一种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及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70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及电路板,该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包括防雷盒体、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开关型防雷单元以及多个电极;其中,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和开关型防雷单元面对面设置在防雷盒体内,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和开关型防雷单元通过多个电极电气连接,其中,多个电极伸出防雷盒体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板载式防雷器,通过面对面设置三个限压型防雷单元和一个开关型防雷单元,实现新颖、小巧的结构设计,符合板载式防雷器小型化的需求,且具备多个防雷单元,满足大通流防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及电路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告警防雷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及电路板。
技术介绍
防雷器,也叫浪涌保护器(英文名:SurgeprotectionDevice,简称:SPD),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由于5G信号频率高,发射距离短,因此,若需要实现与4G网络同样的覆盖面,则需要增基站布置密度,因此5G基站被安装到建筑物、电线杆等恶劣暴露环境下的情况更多;并且5G通信采用MIMO或AAU天线系统,基站体积越来越小,而高频信号及天线辐射角度的增大,对雷击的安全隐患防范要更加严格;另外,5G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发展和总体成本控制,对新一代可直接安装于5G电源板(PCB)上的微型大通流防雷模块的需求更加迫切。对于传统的防雷器而言,产品体积较大,可设计的空间较大,因此设计难度交底;但对于5G板载式防雷器而言,防雷器在具备大通流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微型化特点,则在设计各模块时,必须严格考虑空间问题,同时需要满足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功能需求,因此对防雷器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技术针对以上背景和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及电路板,用于低压配供电系统与用电设备的雷电或其它瞬时过电压的电涌保护,通过对压敏电阻的合理分布及应用,并通过设计合理的防雷单元及脱扣、告警方式,实现小体积、大通流板载式防雷器的技术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及电路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体积大,其防雷击的电流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所述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包括防雷盒体、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开关型防雷单元以及多个电极;其中,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和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面对面设置在所述防雷盒体内,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和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通过所述多个电极电气连接,其中,所述多个电极伸出所述防雷盒体外。进一步的,所述防雷盒体包括防雷底座和防雷盖体,所述防雷底座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防雷底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三挡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均垂直树立在所述防雷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边,所述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边,所述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放置在所述第三挡板的外侧边;其中,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围合成一开口容腔,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位于所述开口容腔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的一端通过第一弹片电连接形成第一电极;所述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片电连接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和所述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弹片均电连接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的一端,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的另一端为第三电极。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弹片呈“Y”字形状。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容腔分为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容腔内;其中,所述第二容腔内还设有弹簧,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弹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为压敏电阻。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为气体放电管。进一步的,所述防雷底座上设有四个卡扣,用于扣合所述防雷盖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低压电源防雷模块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和上述所述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所述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主体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面对面的设置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和开关型防雷单元,其结构设计新颖、小巧,有效节约空间,符合板载式防雷器小型化的需求;且具备多个防雷单元,满足大通流防雷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一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低压电源防雷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低压电源防雷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防雷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低压电源防雷模块的电气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低压电源防雷模块的电路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一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低压电源防雷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低压电源防雷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防雷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低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包括防雷盒体、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开关型防雷单元以及多个电极;其中,/n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和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面对面设置在所述防雷盒体内,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和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通过所述多个电极电气连接,其中,所述多个电极伸出所述防雷盒体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电源板载式防雷器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包括防雷盒体、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开关型防雷单元以及多个电极;其中,
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和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面对面设置在所述防雷盒体内,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和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通过所述多个电极电气连接,其中,所述多个电极伸出所述防雷盒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盒体包括防雷底座和防雷盖体,所述防雷底座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防雷底板;其中,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三挡板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均垂直树立在所述防雷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边,所述第二限压型防雷单元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边,所述第三限压型防雷单元放置在所述第三挡板的外侧边;其中,
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围合成一开口容腔,所述开关型防雷单元位于所述开口容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电源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压型防雷单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少杰陈伟东陈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鹏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