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97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制装置。缝制装置(10)具有多个致动器(42)和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于各个致动器且落座于被缝制物(20)的规定部位的落座体(54)。缝制装置(10)还包括约束夹具(64)。约束夹具(64)通过一并约束设置于致动器的多个落座体(54),能够使多个落座体(54)从致动器脱离。据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多个落座体相对于致动器的脱离、安装。安装。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机针和弯针在被缝制物上形成线迹的缝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在汽车的车厢内营造出高级感,有时对以按照仪表板的形状的方式裁剪乃至成形的表皮材料实施针脚图案的缝制(设置线迹)。最近,正在尝试通过缝制装置来进行该缝制。作为这种缝制装置,已知有本申请人在国际公开公报第2019/187599号中所公开的缝制装置。
[0003]具体而言,该缝制装置具有:缝纫机等缝制机构;在顶端臂上设置有该缝制机构的缝制用机器人;和以可脱离的方式落座于仪表板的内表面即面向车厢的一面的背面的规定部位,并吸附保持该规定部位的多个落座体(在国际公开公报第2019/187599号中提及的“工件保持夹具”)。落座体被分别设置于升降用致动器、例如气缸等的活塞杆,随着该活塞杆上升而落座于所述规定部位。通过该落座,维持仪表板的形状。
[0004]缝制机构为了连续地进行缝制而沿着仪表板依次移动。若在落座体落座于仪表板的、被进行缝制的部位的状态下,机针或弯针会与落座体发生干涉。为了避免该干涉,在被进行缝制的部位上,通过使位于该部位的活塞杆下降,从而使落座体从仪表板脱离。然后,当缝制结束、缝制机构通过时,活塞杆再次上升,从而落座体再次落座于仪表板的内表面。即,落座体再次支承仪表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假设在对一种车型的仪表板进行了缝制之后,对另一种车型的仪表板进行缝制的情况。由于仪表板的形状、大小会根据车型而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落座体更换为与仪表板的形状、大小相称的型号。
[0006]如上所述,存在有多个落座体。因此,若依次更换每个落座体,则不仅繁琐,而且会给作业者带来负担。另外,由于更换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不得不长时间中断缝制作业。相应地导致缝制效率降低。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多个落座体相对于致动器的脱离、安装的缝制装置。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缝制装置,其通过机针和弯针在被缝制物上形成线迹,其中,所述机针随着重复进行往复移动而刺入或脱离所述被缝制物;所述弯针隔着所述被缝制物而与所述机针相向,并且被收装于缝台内,所述缝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致动器、多个落座体和约束夹具,其中,多个所述落座体以可拆装的方式被设置于各个所述致动器,并且相对于所述被缝制物的规定部位落座或者远离;所述约束夹具能够一并约束多个所述落座体,另一方面,能够一并解除相对于多个所述落座体的约束,
通过所述约束夹具一并约束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多个所述落座体,随着所述致动器向远离所述被缝制物的方向进行动作,而使多个所述落座体能够从所述致动器脱离,当所述约束夹具一并解除对多个所述落座体的约束时,随着所述致动器向相对于所述被缝制物落座或者远离的方向进行动作,而使所述落座体能够位移。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1个约束夹具一并约束多个落座体。与此相反,也能够一并解除约束夹具对多个落座体的约束。因此,能够从约束夹具向致动器或者其反方向,一并交接多个落座体。因此,能够一并更换多个落座体。
[0010]即,在本专利技术中,无需单独地对各个落座体进行更换作业。因此,由于能够简化更换作业,从而减少作业者的负担。而且,由于能够以较短的时间更换落座体,因此使缝制作业的中断时间变短。相应地,能够避免缝制效率的降低。
[0011]通过参照附图说明的下面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上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应易于被理解。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制装置的概略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构成缝制装置的保持机构被分离为基座和保持盘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3是构成缝制装置的致动器的顶端、以及落座体的概略立体图。图4是保持机构的后部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5是表示将约束夹具配置于落座体的后方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6是表示在落座体上保持被缝制物,并进行缝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7是表示将约束夹具从图5起连结于作为支承体的第1臂部件、第2臂部件的上端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8是表示使作为滑动部件的滑动板从图7起滑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9是放大图8中的、缺口的内壁部进入作为突起的销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图10是表示使构成致动器的升降杆从图8起下降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关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缝制装置,以其与在该缝制装置中进行的落座体的更换方法的关系,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中的“前”表示配设有图1所示的保持机构30的一侧,另一方面,“后”表示配设有缝制用机器人152的一侧。另外,“宽度方向”是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而且,将作业者在从缝制用机器人152侧(后方)视觉确认保持机构30侧(前方)时的左手侧定义为“左”,将右手侧定义为“右”。
[0014]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制装置10的概略整体立体图。该缝制装置10用于对作为被缝制物的仪表板20进行缝制。当参照图6概略说明仪表板20时,该仪表板20构成为在基材22上层叠表皮材料24而成的中空的层叠物。作为基材22和表皮材料24的各个原材料的优选例,可列举出烯烃类弹性体等高分子。
[0015]在仪表板20上,沿着表皮材料24的外表面的缝制线L,形成有作为针脚图案的线迹26。此时,仪表板20被落座体54从基材22的内表面侧支承,针对该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0016]返回图1,缝制装置10具有:保持仪表板20的保持机构30;和用于形成线迹26的缝制机构32。首先,针对其中的保持机构30进行说明。
[0017]保持机构30具有基座34和被定位固定于基座34的保持盘36。如图2所示,基座34和保持盘36能够彼此分离。即,在基座34上设置有2个第1托盘夹紧件38,另一方面,在保持盘36上,在与第1托盘夹紧件38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1嵌入区块40。当第1托盘夹紧件38进入第1嵌入区块40内时,在压缩空气、工作油等压力流体的作用下,第1嵌入区块40被锁定。伴随于此,第1托盘夹紧件38难以从第1嵌入区块40脱离。由于以上的结构和动作公知,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18]在基座34的后部,以沿着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例如,10个)作为致动器的升降用气缸42。升降用气缸42构成为包括作为上升或者下降的进退部件的升降杆44。升降杆44沿着铅锤方向进行升降动作。
[0019]在升降杆44的顶端上,分别设置有图3所示的载置块46。即,载置块46以与升降杆44的升降动作一体地升降的方式进行位移。在各个载置块46上,以隔着通孔50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2个第2托盘夹紧件48。另外,在通孔50的附近立起设置有2根定位销52(凸部)。在载置块46上,如以下所说明的那样载置有落座体54。
[0020]一方的保持盘36具有:通过载置于基座34的上表面而被该基座34支承的基部60;和被立起设置于该基部60的支承柱部62。基部60为呈大致U字形状的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制装置(10),其通过机针(164)和弯针(162)在被缝制物(20)上形成线迹(26),其中,所述机针随着重复进行往复移动而刺入或脱离所述被缝制物(20);所述弯针隔着所述被缝制物而与所述机针相向,并且被收装于缝台(160)内,所述缝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致动器(42)、多个落座体(54)和约束夹具(64),其中,多个所述落座体以可拆装的方式被设置于各个所述致动器,并且相对于所述被缝制物的规定部位落座或者远离;所述约束夹具能够一并约束多个所述落座体,另一方面,能够一并解除相对于多个所述落座体的约束,通过所述约束夹具一并约束设置于所述致动器的多个所述落座体,随着所述致动器向远离所述被缝制物的方向进行动作,而使多个所述落座体能够从所述致动器脱离,当所述约束夹具一并解除对多个所述落座体的约束时,随着所述致动器向相对于所述被缝制物落座或者远离的方向进行动作,而使所述落座体能够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部(60)、支承体(90、92)和第1拆装机构(96),其中,所述支承体的一端以可拆装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基部;所述第1拆装机构能够执行所述支承体相对于所述基部的约束或者约束解除,所述缝制装置设置有第2拆装机构(98),该第2拆装机构用于将所述约束夹具支承于所述支承体的另一端,并且能够进行所述约束夹具对所述支承体的另一端的约束或者约束解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缝制装置具有基座(34),并且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基部上设置有托盘夹紧件(3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夹具具有底座(110)和滑动部件(112),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一真安达正和高村畅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