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柄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86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双手柄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左手柄、右手柄、联动转轴、控制电路以及两个第一轴承;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主体内;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左右两侧面板相对位置的分别开设有一水平通孔,所述水平通孔内均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联动转轴的两端贯穿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第一轴承分别与所述左手柄以及所述右手柄连接;所述联动转轴用于使所述左手柄及所述右手柄保持同步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手柄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控制领域,特别涉及双手柄控制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转向和行走(或者火炮的俯仰角度和方位角度)控制器,均是分开控制,机动性不高,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双手均不能脱离操纵杆进行其他操作,而且安装调试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装配方便,集成度高的双手柄控制器,不仅可以实现单手控制,还可以即插即用,操作方便。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双手柄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左手柄、右手柄、联动转轴、控制电路以及两个第一轴承;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主体内;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左右两侧面板相对位置的分别开设有一水平通孔,所述水平通孔内均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联动转轴的两端贯穿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第一轴承分别与所述左手柄以及所述右手柄连接;所述联动转轴用于使所述左手柄及所述右手柄保持同步转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手柄控制器还包括航空插头、中空转轴、第二轴承以及第三轴承;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底面开始有一垂直通孔,且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内部相对所述垂直通孔的位置还设有一转轴固定座,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转轴固定座内;所述第三轴承设置在所述垂直通孔以及所述转轴固定座内;所述中空转轴分别通过所述垂直通孔的第三轴承以及所述转轴固定座的第二轴承与所述控制器主体相连;所述航空插头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空转轴位于所述控制器主体外的一端上;所述航空插头的信号线通过所述中空转轴的中空部分与控制器主体内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手柄控制器还包括至少两个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手柄以及所述右手柄上。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手柄控制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旋钮;所述旋钮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前侧面板上,所述旋钮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手柄控制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前侧面板上,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手柄控制器还包括拨动开关保护装置,以及至少一个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前侧面板上,所述拨动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拨动开关保护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前侧面板,所述拨动开关保护装置用于遮挡所述拨动开关。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手柄控制器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组件、第二复位组件;所述联动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复位组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复位组件与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相互抵触。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手柄控制器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以及第三复位组件;所述中空转轴还套设有第三复位组件,所述第三复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内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双手柄控制器,通过联动转轴使用户左右手均可单独控制双轴向运动,机动性高;手柄集成度高且手柄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大大增加操作者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同时还采用了专用航空插头,使控制器可以快速接插的同时还有相应的防水性能,本技术所提供的双手柄控制器结构简单,方便安装,维修调试方便,性能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手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手柄控制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双手柄控制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技术提供了双手柄控制器,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左手柄1、至少一个旋钮2、右手柄4、至少一个指示灯5、拨动开关保护装置6、两个第一轴承7、联动转轴8、第二轴承9、第三轴承10、中空转轴11、航空插头12、至少一个拨动开关13、控制电路、控制器主体14、第一复位弹簧15、第一复位组件16、第二复位组件17、第二复位弹簧18以及第三复位组件19;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主体14内;所述控制器主体14的左右两侧面板相对位置的分别开设有一水平通孔,所述水平通孔内均设置有第一轴承7,所述联动转轴8的两端贯穿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第一轴承7分别与所述左手柄1以及所述右手柄4连接;所述联动转轴8上套设有第一复位组件16,所述第二复位组件17的一端与控制器主体1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复位组件1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制器主体14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复位组件16与所述第二复位组件17相互抵触;所述左手柄1以及所述右手柄4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按钮开关3;当用户单手转动所述左手柄1或者右手柄4时,所述联动转轴带动另一侧的手柄同步转动;同时带动第一复位组件16转动,进而使得第二复位组件17绕固定点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压缩或拉伸第一复位弹簧15,当用户松开手柄后,第一复位弹簧15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带动第二复位组件17绕固定点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复位组件16转动,进而使得手柄进行复位;所述控制器主体14的底面开始有一垂直通孔,且所述控制器主体14的内部相对所述垂直通孔的位置还设有一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手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主体、左手柄、右手柄、联动转轴、控制电路以及两个第一轴承;/n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主体内;/n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左右两侧面板相对位置的分别开设有一水平通孔,所述水平通孔内均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联动转轴的两端贯穿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第一轴承分别与所述左手柄以及所述右手柄连接;/n所述联动转轴用于使所述左手柄及所述右手柄保持同步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手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主体、左手柄、右手柄、联动转轴、控制电路以及两个第一轴承;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主体内;
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左右两侧面板相对位置的分别开设有一水平通孔,所述水平通孔内均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联动转轴的两端贯穿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第一轴承分别与所述左手柄以及所述右手柄连接;
所述联动转轴用于使所述左手柄及所述右手柄保持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手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手柄控制器还包括航空插头、中空转轴、第二轴承以及第三轴承;
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底面开始有一垂直通孔,且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内部相对所述垂直通孔的位置还设有一转轴固定座,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转轴固定座内;所述第三轴承设置在所述垂直通孔以及所述转轴固定座内;
所述中空转轴分别通过所述垂直通孔的第三轴承以及所述转轴固定座的第二轴承与所述控制器主体相连;
所述航空插头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空转轴位于所述控制器主体外的一端上;所述航空插头的信号线通过所述中空转轴的中空部分与控制器主体内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手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手柄控制器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以及第三复位组件;
所述中空转轴还套设有第三复位组件,所述第三复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控制器主体的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竞涛刘海波陈瑞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工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