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装置及包含该联动装置的磁悬浮联动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26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动装置及包含该联动装置的磁悬浮联动门,联动装置包括:传动带、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物体固定连接,传动带环绕设置在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外,第一固定板固定在传动带的一侧,传动带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物体,第一动滑轮连接有第三物体,第三物体移动带动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在传动带上运动,以使第二物体带动第三物体沿同一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一种联动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门扇,由于联动装置设置在门框上,所以,适用于其他类型门扇时,无需对联动装置加以考虑,通过安装部件便可实现门扇的快速安装或者更换,大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动装置及包含该联动装置的磁悬浮联动门
本技术属于门窗
,具体涉及一种联动装置及包含该联动装置的磁悬浮联动门。
技术介绍
层叠门以其拥有较宽的过人区域这个显著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磁悬浮门机和层叠门结合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联动装置固定设置在门扇上,不同类型的门扇,需要采用不同的联动装置,如极窄边框、木门、金属边框门都需要采用不一样的专用联动装置,部分类型的门扇(如无框玻璃门)因为联动装置不好安装而做不了层叠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联动装置及包含该联动装置的磁悬浮联动门,其能适配不同类型的门扇,安装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联动装置,包括:传动带、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物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带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外,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传动带的一侧,所述传动带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物体,所述第一动滑轮连接有第三物体,所述第三物体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在所述传动带上运动,以使所述第二物体带动所述第三物体沿同一方向移动。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磁悬浮联动门,包括上述的联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门组件、第二门组件、连接部件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与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滑轮与所述第一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门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传动带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门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门组件移动,所述第一门组件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在所述传动带上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门组件沿同一方向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部件、第一导轨和第一门扇,所述第二门组件包括:第二滑动部件、第二导轨和第二门扇;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门框上,所述第一门扇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件上,所述第二门扇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部件上;所述第一动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件上,所述传动带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带的另一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延长板,所述延长板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首尾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部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传动带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带为钢丝绳或皮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部件,其包括:连接臂与连接块,所述第一滑动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件的底部均固定有所述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连接有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一门扇、所述第二门扇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若干安装槽,所述第一门扇以及所述第二门扇的顶部均固定有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联动装置设置在门框上,可实现一种联动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门扇,方便生产,且安装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磁悬浮联动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磁悬浮联动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磁悬浮联动门的另一局部结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磁悬浮联动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所述磁悬浮联动门的局部细节图。标记说明:1、联动装置;11、传动带;12、第一动滑轮;13、第二动滑轮;14、第一固定板;2、第一门组件;21、第一滑动部件;22、第一导轨;23、第一门扇;3、第二门组件;31、第二滑动部件;32、第二导轨;33、第二门扇;4、驱动装置;5、延长板;6、第二固定板;7、安装部件;71、连接臂;72、连接块;8、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联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传动带11、第一动滑轮12、第二动滑轮13和第一固定板14,第一固定板14与第一物体固定连接,传动带11环绕设置在第一动滑轮12和第二动滑轮13外,第一固定板14固定在传动带11的一侧,传动带11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物体,第一动滑轮12连接有第三物体,第三物体移动带动第一动滑轮12和第二动滑轮13在传动带11上运动,以使第二物体带动第三物体沿同一方向移动。具体的,联动装置实质上为以第一固定板14与第一物体的连接点作为固定端、第二物体与传动带11的连接点为活动端的动滑轮组,第三物体移动时,带动第一动滑轮12在传动带11上运动,由于传动带11的作用,使得第二动滑轮14在传动带上与第一动滑轮13发生同步运动,从而带动传动11带往同一方向延伸,使得第二物体与第一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悬浮联动门,如图2所示,包括实施例一中的联动装置1,还包括:第一门组件2、第二门组件3、连接部件和驱动装置4,第一固定板14与门框固定连接,第一动滑轮12与第一门组件2连接,第二门组件3通过连接部件与传动带11连接,驱动装置4与第一门组件2连接以驱动第一门组件2移动,第一门组件2移动并带动第一动滑轮12和第二动滑轮13在传动带11上运动,以使第一门组件2带动第二门组件3沿同一方向移动。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第一门组件2包括:第一滑动部件21、第一导轨22和第一门扇23,第二门组件3包括:第二滑动部件31、第二导轨32和第二门扇33;第一导轨22和第二导轨32固定在门框上,第一门扇23固定在第一滑动部件21上,第二门扇33固定在第二滑动部件31上;第一动滑轮12设置在第一滑动部件21上,传动带11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板14与第一导轨22固定连接,传动带11的另一侧通过连接部件与第二滑动部件31固定连接,第一滑动部件21与第二滑动部件31的结构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延长板5,延长板5与第一滑动部件21首尾连接,即延长板5与第一滑动部件21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板14可设置成“L”型,第二固定板6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导轨22上,另一端固定在传动带11上。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6可设置成“L”型,第二固定板6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动部件31上,另一端固定在传动带11上。具体的,由于第一门组件2和第二门组件3分别设置在传动带11不同的两侧,使得第一门组件2和第二门组件3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上,驱动装置4驱动第一滑动部件21在第一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带、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物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带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外,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传动带的一侧,所述传动带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物体,所述第一动滑轮连接有第三物体,所述第三物体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在所述传动带上运动,以使所述第二物体带动所述第三物体沿同一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带、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物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带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外,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传动带的一侧,所述传动带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物体,所述第一动滑轮连接有第三物体,所述第三物体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在所述传动带上运动,以使所述第二物体带动所述第三物体沿同一方向移动。


2.一种磁悬浮联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门组件、第二门组件、连接部件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与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滑轮与所述第一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门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传动带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门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门组件移动,所述第一门组件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在所述传动带上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门组件沿同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悬浮联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部件、第一导轨和第一门扇,所述第二门组件包括:第二滑动部件、第二导轨和第二门扇;
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门框上,所述第一门扇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件上,所述第二门扇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伟邓廉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云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