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04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煮酒装置,包括锅盖、蒸锅和蒸汽底锅,所述锅盖呈圆锥形,且锅盖的底部通过第一水封槽连接于所述蒸锅的顶端,所述锅盖的上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连接有导气管,所述锅盖上端在导气管的外侧设有第二水封槽,所述蒸汽底锅一体连接于蒸锅的底部,所述蒸锅的内部为蒸煮腔室,所述蒸煮腔室的底部安装有蒸屉,所述蒸屉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蒸汽孔,所述蒸煮腔室通过蒸汽孔与蒸汽底锅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蒸锅上端的中央位置上安装有旋转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防止酒槽出现糊底现象,提高了出酒质量,可以提高出酒速度,从而节省煮酒时间,提高蒸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煮酒装置
本技术涉及煮酒
,具体涉及一种煮酒装置。
技术介绍
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用品,每年的需求量极大,酿酒的蒸煮过程是在专门的煮酒锅内进行的,将液态发酵酒料连同酒槽放置在蒸煮锅蒸馏出酒。现有的煮酒锅在煮酒过程中,酒槽在蒸煮过程中不能翻动,在高温环境中容易糊底,影响出酒质量,并且传统的煮酒锅蒸煮时间过长,煮酒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煮酒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煮酒锅中酒槽不能翻动导致容易糊底,并且蒸煮时间过长,蒸煮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煮酒装置,包括锅盖、蒸锅和蒸汽底锅,所述锅盖呈圆锥形,且锅盖的底部通过第一水封槽连接于所述蒸锅的顶端,所述锅盖的上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连接有导气管,所述锅盖上端在导气管的外侧设有第二水封槽,所述蒸汽底锅一体连接于蒸锅的底部,所述蒸锅的内部为蒸煮腔室,所述蒸煮腔室的底部安装有蒸屉,所述蒸屉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蒸汽孔,所述蒸煮腔室通过蒸汽孔与蒸汽底锅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蒸锅上端的中央位置上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外围设有高温防护罩,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在蒸煮腔室内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蒸屉中央的轴承座内,所述转轴下部的外侧连接有搅动杆,所述蒸锅的上端面上还开设有通气孔与锅盖连通,所述锅盖内的顶部安装有过滤层。优选地,所述蒸锅的一侧设有注液口和排料口,所述注液口和排料口均与所述蒸汽底锅连通。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注液口与排料口与蒸汽底锅的连通管路分别安装有控制阀门,酒液可以从注液口添加到蒸汽底锅内,而食物残渣可以从排料口中排出。优选地,所述蒸汽底锅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水位镜。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水位镜观察蒸汽底锅内的液面高度,以免加液过渡或者干烧设备底部。优选地,所述锅盖上安装有温度表,所述温度表的检测端伸入到锅盖的内部。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直观观察设备内部的温度。优选地,所述锅盖、蒸锅和蒸汽底锅均采用不锈钢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旋转电机、转轴以及搅动杆,在煮酒过程中可以对蒸屉上的酒槽进行不断搅动,避免酒槽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堆积,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酒槽出现糊底现象,提高了出酒质量,同时翻动酒槽可以提高出酒速度,从而节省煮酒时间,提高蒸煮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蒸锅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蒸屉的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锅盖1、蒸锅2、蒸汽底锅3、第一水封槽4、连接头5、导气管6、第二水封槽7、蒸煮腔室8、蒸屉9、蒸汽孔10、旋转电机11、高温防护罩12、转轴13、轴承座14、搅动杆15、通气孔16、过滤层17、注液口18、排料口19、水位镜20、温度表2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煮酒装置,包括锅盖1、蒸锅2和蒸汽底锅3,锅盖1呈圆锥形,更加便于酒蒸汽向上集中,加快收集,且锅盖1的底部通过第一水封槽4连接于蒸锅2的顶端,锅盖1的上端设有连接头5,连接头5连接有导气管6,锅盖1上端在导气管6的外侧设有第二水封槽7,第一水封槽和第二水封槽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密封性,防止酒气、酒味的泄露渗出,蒸汽底锅3一体连接于蒸锅2的底部,蒸锅2的内部为蒸煮腔室8,蒸煮腔室8的底部安装有蒸屉9,蒸屉9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蒸汽孔10,蒸煮腔室8通过蒸汽孔10与蒸汽底锅3的内部空间连通,通过设置蒸屉,可以将酒液与酒槽分隔放置,酒槽从蒸锅的上端添加至蒸屉上,而酒液从注液口添加至蒸汽底锅内,这样可以防止酒槽直接与加热部件接触,避免在高温条件下糊底。蒸锅2上端的中央位置上安装有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的外围设有高温防护罩12,旋转电机11的输出端在蒸煮腔室8内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蒸屉9中央的轴承座14内,转轴13下部的外侧连接有搅动杆15,蒸锅2的上端面上还开设有通气孔16与锅盖1连通,锅盖1内的顶部安装有过滤层17,蒸发出的酒气从通气孔进入到锅盖内,然后经过过滤层进入到导气管中。本实施例中,蒸锅2的一侧设有注液口18和排料口19,注液口18和排料口19均与蒸汽底锅3连通。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注液口与排料口与蒸汽底锅的连通管路分别安装有控制阀门,酒液可以从注液口添加到蒸汽底锅内,而食物残渣可以从排料口中排出。本实施例中,蒸汽底锅3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水位镜2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水位镜观察蒸汽底锅内的液面高度,以免加液过渡或者干烧设备底部。本实施例中,锅盖1上安装有温度表21,温度表21的检测端伸入到锅盖1的内部。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直观观察设备内部的温度。本实施例中,锅盖1、蒸锅2和蒸汽底锅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在使用时,煮酒装置整体放置在加热部件上(可以利用燃气灶加热、电加热或蒸汽加热),并将酒槽放置蒸屉9上,将酒液通过注液口18添加至蒸汽底锅3内,在第一水封槽4和第二水封槽7内加水实现密封效果,然后开始对蒸汽底锅3进行加热,煮酒过程中,旋转电机11启动,带动转轴13以及搅动杆15旋转,对蒸屉9上的酒槽进行不断搅动,避免酒槽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堆积,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酒槽出现糊底现象,提高了出酒质量,同时翻动酒槽可以提高出酒速度,从而节省煮酒时间,提高蒸煮效率,高温防护罩12可以保护旋转电机11运行的过程中不受到高温蒸汽的影响,蒸发出的酒气经过通气孔16和过滤层17后进入到导气管6中准备下一步的冷凝。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煮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1)、蒸锅(2)和蒸汽底锅(3),所述锅盖(1)呈圆锥形,且锅盖(1)的底部通过第一水封槽(4)连接于所述蒸锅(2)的顶端,所述锅盖(1)的上端设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连接有导气管(6),所述锅盖(1)上端在导气管(6)的外侧设有第二水封槽(7),所述蒸汽底锅(3)一体连接于蒸锅(2)的底部,所述蒸锅(2)的内部为蒸煮腔室(8),所述蒸煮腔室(8)的底部安装有蒸屉(9),所述蒸屉(9)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蒸汽孔(10),所述蒸煮腔室(8)通过蒸汽孔(10)与蒸汽底锅(3)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蒸锅(2)上端的中央位置上安装有旋转电机(11),所述旋转电机(11)的外围设有高温防护罩(12),所述旋转电机(11)的输出端在蒸煮腔室(8)内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蒸屉(9)中央的轴承座(14)内,所述转轴(13)下部的外侧连接有搅动杆(15),所述蒸锅(2)的上端面上还开设有通气孔(16)与锅盖(1)连通,所述锅盖(1)内的顶部安装有过滤层(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1)、蒸锅(2)和蒸汽底锅(3),所述锅盖(1)呈圆锥形,且锅盖(1)的底部通过第一水封槽(4)连接于所述蒸锅(2)的顶端,所述锅盖(1)的上端设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连接有导气管(6),所述锅盖(1)上端在导气管(6)的外侧设有第二水封槽(7),所述蒸汽底锅(3)一体连接于蒸锅(2)的底部,所述蒸锅(2)的内部为蒸煮腔室(8),所述蒸煮腔室(8)的底部安装有蒸屉(9),所述蒸屉(9)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蒸汽孔(10),所述蒸煮腔室(8)通过蒸汽孔(10)与蒸汽底锅(3)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蒸锅(2)上端的中央位置上安装有旋转电机(11),所述旋转电机(11)的外围设有高温防护罩(12),所述旋转电机(11)的输出端在蒸煮腔室(8)内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蒸屉(9)中央的轴承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强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