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床垫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58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床垫针织布,包括基层、面层,以及设于基层和面层之间的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包括阻燃填充腔,所述阻燃填充腔内部填充有PE阻燃颗粒以及第一阻燃纱线、第二阻燃纱线,所述第一阻燃纱线与第二阻燃纱线编织为层状体,所述PE阻燃颗粒包覆在第一阻燃纱线和第二阻燃纱线的周围;所述阻燃层与面层之间还设有增柔层;所述基层、阻燃层、增柔层、面层之间依次编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床垫针织布的防火性能,保证使用安全,同时,以多种阻燃方式互相配合的方式,提高了阻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床垫针织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垫阻燃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阻燃床垫针织布。
技术介绍
针织布是床垫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在床垫中主要铺设于上部,直接与人体接触,因此,床垫的安全性能应当引起格外的重视。在现有技术中,床垫使用的针织布通常为双层,即基层和面层,为了达到提高舒适性的目的,通常面层都是采用棉质纱线编织而成,同时为了达到防火的目的,棉质纱线通常都会在防火涂料中进行浸泡,浸泡过后再编织为面层。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面层上的防火图层都会有较大的磨损,从而导致面层的防火性能下降。因此,长时间使用过后的床垫,其安全性会大幅下降,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床垫针织布,该床垫针织布能够提高床垫的阻燃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阻燃床垫针织布,包括基层、面层,以及设于基层和面层之间的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包括阻燃填充腔,所述阻燃填充腔内部填充有PE阻燃颗粒以及第一阻燃纱线、第二阻燃纱线,所述第一阻燃纱线与第二阻燃纱线编织为层状体,所述PE阻燃颗粒包覆在第一阻燃纱线和第二阻燃纱线的周围;所述阻燃层与面层之间还设有增柔层;所述基层、阻燃层、增柔层、面层之间依次编织连接。可选的,所述阻燃填充腔通过双层的亚麻布编织构成。可选的,在所述阻燃填充腔的内部,所述层状体与阻燃填充腔之间编织连接,所述PE阻燃颗粒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阻燃填充腔的内部。可选的,所述第一阻燃纱线包括两股阻燃涤纶纱线,两股阻燃涤纶纱线互相捻合在一起。可选的,所述第二阻燃纱线包括两股阻燃腈纶纱线,两股阻燃腈纶纱线互相捻合在一起。可选的,所述增柔层的底部车缝有稳定层,所述增柔层通过稳定层与所述阻燃层编织连接。可选的,所述稳定层的内部具有孔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面层和基层之间增设阻燃层,阻燃层与面层的搭配,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床垫针织布的防火性能,保证使用安全。2.本技术的阻燃层通过阻燃颗粒与第一阻燃纱线、第二阻燃纱线的搭配,实现了多种阻燃方式互相配合,提高了阻燃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阻燃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层状体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床垫针织布,其包括基层1、面层2。基层1采用棉毛布,面层2采用棉质纱线编织而成,棉质纱线在编织为面层2前,在防护涂料中浸泡15分钟。在本技术中,在基层1和面层2之间还设有阻燃层3,其中,如图2所示,阻燃层3包括阻燃填充腔301,阻燃填充腔301内部填充有PE阻燃颗粒302以及第一阻燃纱线303、第二阻燃纱线304,第一阻燃纱线303与第二阻燃纱线304编织为层状体4,层状体4的结构如图3所示,PE阻燃颗粒302包覆在第一阻燃纱线303和第二阻燃纱线304的周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阻燃层3采用双层的亚麻布6进行编织构成,双层的亚麻布6编织在一起后,两层亚麻布6的中部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则构成上述的阻燃填充腔301。在本技术中,在阻燃填充腔301的内部,层状体4与阻燃填充腔301之间编织连接,而PE阻燃颗粒302则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阻燃填充腔301的内部。在本技术中,阻燃层3与面层2之间还设有增柔层5,增柔层5可提高床垫针织布的面层2的柔软性,从而提高床垫的舒适度,基层1、阻燃层3、增柔层5、面层2之间依次编织连接。增柔层5的底部车缝有稳定层8,增柔层5通过稳定层8与阻燃层3编织连接,在稳定层8的内部具有孔隙9,孔隙9可以起到辅助阻燃的作用。在本技术中,第一阻燃纱线303包括两股阻燃涤纶纱线7,两股阻燃涤纶纱线7互相捻合在一起。而第二阻燃纱线304包括两股阻燃腈纶纱线,两股阻燃腈纶纱线互相捻合在一起。第一阻燃纱线303、第二阻燃纱线304分别通过两股纱线捻合而成,可提高层状体4的强度。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技术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床垫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面层(2),以及设于基层(1)和面层(2)之间的阻燃层(3);/n所述阻燃层(3)包括阻燃填充腔(301),所述阻燃填充腔(301)内部填充有PE阻燃颗粒(302)以及第一阻燃纱线(303)、第二阻燃纱线(304),所述第一阻燃纱线(303)与第二阻燃纱线(304)编织为层状体(4),所述PE阻燃颗粒(302)包覆在第一阻燃纱线(303)和第二阻燃纱线(304)的周围;/n所述阻燃层(3)与面层(2)之间还设有增柔层(5);/n所述基层(1)、阻燃层(3)、增柔层(5)、面层(2)之间依次编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床垫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面层(2),以及设于基层(1)和面层(2)之间的阻燃层(3);
所述阻燃层(3)包括阻燃填充腔(301),所述阻燃填充腔(301)内部填充有PE阻燃颗粒(302)以及第一阻燃纱线(303)、第二阻燃纱线(304),所述第一阻燃纱线(303)与第二阻燃纱线(304)编织为层状体(4),所述PE阻燃颗粒(302)包覆在第一阻燃纱线(303)和第二阻燃纱线(304)的周围;
所述阻燃层(3)与面层(2)之间还设有增柔层(5);
所述基层(1)、阻燃层(3)、增柔层(5)、面层(2)之间依次编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床垫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填充腔(301)通过双层的亚麻布(6)编织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床垫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钱江王菊良金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沃克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