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35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4
一种输液泵,包括第一泵壳、第二泵壳、主轴、以及摆盘组件,第一泵壳与第二泵壳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弹性管道的第一管道容置槽和第二管道容置槽,主轴上设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摆盘组件包括设于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摆盘以及设于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摆盘,第一摆盘上设有与第一管道容置槽配合的第一凸部,第二摆盘上设有与第二管道容置槽配合的第二凸部,第一摆盘与第二摆盘之间具有间距,若第一摆盘的中心线为L1、第二摆盘的中心线为L2、主轴的转动轴线为L3,则L1、L2分别与L3相交且L1和L2为异面直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减少凸部与对应的弹性管道之间的摩擦,消除弹性管道内壁的摩擦,延长泵的使用寿命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泵,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泵。

技术介绍

[0002]泵是一种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广泛应用于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传统的泵包括离心泵、隔膜泵、活塞泵,蠕动泵等。在化工、食品、制药、生物工程等领域,对流量脉动和流量精度有较高要求,而传统泵无法完全满足要求,使用中无法保证产品质量。传统的蠕动泵(管道泵)是通过对管道的压死点移动吸入或排出液体,其虽具有便于清洗消毒,成本低的特点,但由于管道压死点受力大且易于疲劳,导致其使用寿命低,且其具有流态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有利于减少凸部与对应的弹性管道之间的摩擦,消除弹性管道内壁的摩擦,延长泵的使用寿命的输液泵。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泵,包括第一泵壳、第二泵壳、主轴、以及摆盘组件,所述第一泵壳与第二泵壳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弹性管道的第一管道容置槽和第二管道容置槽,所述主轴上设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摆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摆盘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摆盘,所述第一摆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管道容置槽配合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摆盘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管道容置槽配合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摆盘与所述第二摆盘之间具有间距,若所述第一摆盘的中心线为L1、所述第二摆盘的中心线为L2、所述主轴的转动轴线为L3,则L1、L2分别与L3相交且L1和L2为异面直线。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摆盘挤压弹性管道形成的流量脉冲与所述第二摆盘挤压弹性管道形成的流量脉冲之间的相位相差90
°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部挤压弹性管道的面S1的中心点为O1, L1和L3的交点与O1重合,所述第二凸部挤压弹性管道的面S2的中心点为O2,L2和L3的交点与O2重合。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轴上设有相互抵接的第一支撑垫环和第二支撑垫环,所述第一支撑垫环与第一摆盘接触的一面与所述第一摆盘平行布置,所述第二支撑垫环与第二摆盘接触的一面与所述第二摆盘平行布置。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道容置槽两端的宽度小于中段的宽度且两端的深度大于中段的深度;所述第二管道容置槽两端的宽度小于中段的宽度且两端的深度大于中段的深度。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道容置槽和第二管道容置槽均包括
两个相对布置的C形槽,各所述C形槽内分别设有一根所述弹性管道。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进液汇集腔和出液汇集腔,各所述弹性管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液汇集腔连通,出液端与所述出液汇集腔连通。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管道的进液端与进液汇集腔之间、以及出液端与出液汇集腔之间分别设有单向阀。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以及位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的弹性膜片,所述第一通道内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弹性膜片相连,所述第二通道出口处设有多个出液孔。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主轴之间设有传动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输液泵,摆盘组件的第一摆盘和第二摆盘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主轴上,而是在主轴上设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摆盘、第二摆盘间隔安装于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第一摆盘和第二摆盘不再接触,主轴旋转时,第一摆盘、第二摆盘以各自的中心线绕与主轴的转动轴线的交点摆动(与圆锥摆相似),第一摆盘与第一管道容置槽配合挤压对应的弹性管道、第二摆盘与第二管道容置槽配合挤压对应的弹性管道,减少了凸部与对应的弹性管道之间的摩擦,消除了弹性管道内壁的摩擦,提高弹性管道的使用寿命,防止弹性管道内部产生微粒,并且也无需在第一摆盘和第二摆盘上设置凹陷并安装滚珠,可以简化摆盘组件的结构,同时第一摆盘和第二摆盘相对主轴的倾斜角度也无需保持一致,可以灵活进行选择,L1和L2为异面直线,也即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第一摆盘和第二摆盘旋转角度可以实现相差补偿,使泵的流量更加均匀,运行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输液泵第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输液泵第二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摆盘组件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摆盘组件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摆盘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泵壳或第二泵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主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单向阀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进液汇集腔、出液汇集腔和弹性管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弹性管道的流量脉冲

相位示意图。
[0025]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二弹性管道的流量脉冲

相位示意图。
[0026]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三弹性管道的流量脉冲

相位示意图。
[0027]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四弹性管道的流量脉冲

相位示意图。
[0028]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各弹性管道汇集后的流量脉冲

相位示意图。
[0029]图1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中各标号表示:1、第一泵壳;11、第一管道容置槽;12、进液口;13、出液口;2、第二泵壳;21、第二管道容置槽;3、主轴;31、第一轴承座;32、第二轴承座;33、电机;34、传动
键;35、第一支撑垫环;36、第二支撑垫环;4、摆盘组件;41、第一凸部;42、第二凸部;43、第一摆盘;44、第二摆盘;5、弹性管道;51、第一弹性管道;52、第二弹性管道;53、第三弹性管道;54、第四弹性管道;6、单向阀;61、阀体;62、第一通道;63、第二通道;65、弹性膜片;66、顶杆;67、出液孔;7、C形槽;81、进液汇集腔;82、出液汇集腔;91、第一限位环;92、第二限位环;93、第一轴承;94、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图1至图1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输液泵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输液泵,包括第一泵壳1、第二泵壳2、主轴3、以及摆盘组件4,第一泵壳1与第二泵壳2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泵,包括第一泵壳(1)、第二泵壳(2)、主轴(3)、以及摆盘组件(4),所述第一泵壳(1)与第二泵壳(2)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弹性管道(5)的第一管道容置槽(11)和第二管道容置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上设有第一轴承座(31)和第二轴承座(32),所述摆盘组件(4)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座(31)上的第一摆盘(43)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座(32)上的第二摆盘(44),所述第一摆盘(4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管道容置槽(11)配合的第一凸部(41),所述第二摆盘(44)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管道容置槽(21)配合的第二凸部(42),所述第一摆盘(43)与所述第二摆盘(44)之间具有间距,若所述第一摆盘(43)的中心线为L1、所述第二摆盘(44)的中心线为L2、所述主轴(3)的转动轴线为L3,则L1、L2分别与L3相交且L1和L2为异面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盘(43)挤压弹性管道(5)形成的流量脉冲与所述第二摆盘(44)挤压弹性管道(5)形成的流量脉冲之间的相位相差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41)挤压弹性管道(5)的面S1的中心点为O1, L1和L3的交点与O1重合,所述第二凸部(42)挤压弹性管道(5)的面S2的中心点为O2,L2和L3的交点与O2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上设有相互抵接的第一支撑垫环(35)和第二支撑垫环(36),所述第一支撑垫环(35)与第一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立峰陈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源创生物技术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