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式冷凝器和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95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和空调机组,涉及空调领域。该蒸发式冷凝器包括第一汇集管、第二汇集管和多组板管,相邻两组板管形成外部通道;板管具有内部介质通道;第一板片在第一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一翻边、以及在第二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二翻边;第二板片在第三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三翻边、以及在第四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四翻边;相邻板管的第一翻边与第三翻边连接成第一汇集管,相邻板管的第二翻边与第四翻边连接成第二汇集管;或第一汇集管依次与第一翻边和第三翻边连接,第二汇集管依次与第二翻边和第四翻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提高换热效率,改善制冷、制热双工况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空调机组的效率。调机组的效率。调机组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式冷凝器和空调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和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蒸发式冷凝技术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但是,换热器的性能、制造难度、成本、可靠性等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以及兼顾制冷、制热双工况的高性能换热模式尚存在困难。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蒸发式冷凝器,提高了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效率,特别是通过特殊设计改善制冷、制热双工况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空调机组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和空调机组,其可以提高换热效率,改善制冷、制热双工况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空调机组的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包括第一汇集管、第二汇集管和多组板管,所述多组板管依次设置,且相邻两组所述板管之间相互间隔并形成外部通道;
[0006]所述板管包括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连接并形成四周封闭的内部介质通道;
[0007]所述第一板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介质通道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板片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一翻边、以及在所述第二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二翻边;
[0008]所述第二板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介质通道连通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且所述第二板片在所述第三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三翻边、以及在所述第四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四翻边,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围成所述内部介质通道的第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围成所述内部介质通道的第二口;
[0009]相邻的两组板管的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一汇集管,所述第一汇集管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相邻的两组板管的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四翻边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二汇集管,所述第二汇集管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汇集管依次与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连接,且所述第一汇集管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汇集管依次与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四翻边连接,且所述第二汇集管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片与所述第二板片焊接,并在焊点的位置形成多个连接点和/或连接线,在非焊接点的位置形成鼓包,所述鼓包形成所述内部介质通道。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板管的外表面上,所述焊点成阵列排布,且满足以下关系:
[0012]在第一方向上:Xi=a*i2+b*i+c,其中,Xi表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i个焊点与第一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i为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焊点序号,a、b、c为常数;
[0013]在第二方向上:Yj=d*j2+e*j+f,其中,Yj表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j个焊点与第一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j为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焊点序号,d、e、f为常数。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第二口的上方,所述内部介质通道在所述第一口处具有第一流动孔,所述第一流动孔远离所述第一口朝横向和/或斜向上延伸;
[0015]和/或,所述内部介质通道在所述第二口处具有第二流动孔,所述第二流动孔朝垂直向下延伸,和/或所述第二流动孔朝远离所述板管的边缘延伸。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流动孔包括向下延伸的第一孔和远离所述板管边缘延伸的第二孔;
[0017]所述蒸发式冷凝器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汇集管内,并将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分别分隔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0018]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连通孔,或者,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第二汇集管之间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间隙。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板包括板体和设置于所述板体两端的端板,所述端板均与所述第二汇集管连接,所述端板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汇集管连接,所述板体设置有所述连通孔,或者所述板体与所述第二汇集管之间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间隙。
[0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板上设置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设置在所述端板的底部。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部介质通流道包括两组,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为对应的两组,且两组所述内部介质通道相互交错设置,以使在所述板管上流动的至少部分水依次经过两组所述内部介质通道的外表面。
[00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风机、水泵、接水盘、播水装置、压缩机、节流结构、水冷式换热器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
[0023]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内部介质通道的进口连接,所述内部介质通道的出口与所述节流结构的进口连接,所述节流结构的出口与所述水冷式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口连接,所述水冷式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
[0024]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的下方,水泵与所述接水盘和所述播水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接水盘内的水通过所述播水装置喷出,所述播水装置用于向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喷水,所述风机带动气体流经所述蒸发式冷凝器。
[002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部介质通道包括两组,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为对应的两组,且两组所述内部介质通道相互交错设置,以使在所述板管上流动的水依次经过两组所述内部介质通道的外表面;
[0026]两组所述内部介质通道中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用于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水冷式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口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与所述水冷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并在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管路还与使用侧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所述使用侧的冷水进入所述水冷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或者进入所述第二通道;
[0027]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水冷式换热器的冷水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并在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管路还与使用侧的回水口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用
于使述第二通道的出口或所述水冷式换热器的冷水出口回水至所述使用侧的回水口。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设计可以采用更高效的加工方式,形成蒸发式冷凝器,通过内部通道流通冷媒,外部通道流通喷淋水和空气,利用外部喷淋水的蒸发带走内部冷媒的热量,形成一种高效的换热方式。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优化了第一口的进口方式和通过点阵方式优化板片内部通道流动,使得其换热效率更高。通过在第二口的优化设计,使得板片之间的分液更加均匀,大幅改善了传统在制热模式下分液不均匀而影响制热效果的问题,提高了制热效率。通过设置交错的流通通道,可以实现使得在压缩制冷和自然冷源模式下的喷淋水两侧均可以间隙性与内部介质换热,实现双高效运行。在通过模具加工成型一体的板片带翻边结构,然后可以采用高效率的批量焊接成型蒸发式冷凝器。通过板管内部的通道的优化设计,提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汇集管(110)、第二汇集管(120)和多组板管(130),所述多组板管(130)依次设置,且相邻两组所述板管(130)之间相互间隔并形成外部通道(101);所述板管(130)包括第一板片(131)和第二板片(132),所述第一板片(131)和所述第二板片(132)连接并形成四周封闭的内部介质通道(133);所述第一板片(131)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介质通道(133)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板片(131)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一翻边(1311)、以及在所述第二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二翻边(1312);所述第二板片(132)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介质通道(133)连通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且所述第二板片(132)在所述第三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三翻边(1321)、以及在所述第四开口的周缘设置有向外的第四翻边(1322),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围成所述内部介质通道(133)的第一口(102),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围成所述内部介质通道(133)的第二口(103);相邻的两组板管(130)的所述第一翻边(1311)与所述第三翻边(1321)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一汇集管(110),所述第一汇集管(110)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相邻的两组板管(130)的所述第二翻边(1312)与所述第四翻边(1322)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二汇集管(120),所述第二汇集管(120)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汇集管(110)依次与所述第一翻边(1311)和所述第三翻边(1321)连接,且所述第一汇集管(110)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汇集管(120)依次与所述第二翻边(1312)和所述第四翻边(1322)连接,且所述第二汇集管(120)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131)与所述第二板片(132)焊接,并在焊点的位置形成多个连接点和/或连接线,在非焊接点的位置形成鼓包,所述鼓包形成所述内部介质通道(1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管(130)的外表面上,所述焊点成阵列排布,且满足以下关系:在第一方向上:Xi=a*i2+b*i+c,其中,Xi表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i个焊点与第一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i为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焊点序号,a、b、c为常数;在第二方向上:Yj=d*j2+e*j+f,其中,Yj表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j个焊点与第一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j为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焊点序号,d、e、f为常数。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102)位于所述第二口(103)的上方,所述内部介质通道(133)在所述第一口(102)处具有第一流动孔(1021),所述第一流动孔(1021)远离所述第一口(102)朝横向和/或斜向上延伸;和/或,所述内部介质通道(133)在所述第二口(103)处具有第二流动孔(1031),所述第二流动孔(1031)朝垂直向下延伸,和/或所述第二流动孔(1031)朝远离所述板管(130)的边缘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动孔(1031)包括向下延伸的第一孔(1032)和远离所述板管(130)边缘延伸的第二孔(1033);所述蒸发式冷凝器(100)还包括导流板(140),所述导流板(140)设置于所述第二汇集管(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埃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