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21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设有推车支架,推车支架上侧设有消毒组件,消毒组件包括与推车支架固定连接的消毒框,消毒框内左右对称设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相对一侧配合消毒框内壁设有消毒池,两个隔板相远离一侧配合消毒框内壁设有储液池,消毒池中间转动装配有螺纹柱,螺纹柱下侧贯穿消毒池连接有转动组件,消毒池内设有弹性软囊,弹性软囊中间开有通孔,弹性软囊左右两侧均设有进水软管,弹性软囊上侧设有置物板,置物板与螺纹柱螺纹连接,消毒池相对于隔板的另外两侧壁均匀设有若干喷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并且能够便于器械从消毒液中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疗对人们的生活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因此需要许多不同的医疗用品和器械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医疗推车就成为了运送这些医疗用品和器械的重要载具,但现有的医疗推车只能起到运送物品的作用,功能单一无法对使用过后的器械进行消毒,而需要将使用后的器械再专门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消毒,从而增加了医务人员在运送物品上时间的浪费,同时一般的消毒方式是将器械放入消毒液中浸润消毒,虽然这样的消毒方式非常全面,但在器械放入和取出消毒液的过程中,就容易造成医务人员双手被消毒液沾染,造成医务人员操作的不适,特别是器械取出消毒液时,需要医务人员从消毒液中捞取器械,不仅非常不便,而且当存在一些较为尖锐的器械时,容易造成医务人员手部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从而提高推车的实用性,并且能够便于消毒后的医疗器械从消毒液中取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有推车支架,所述底座上侧设有放置框,所述推车支架上侧设有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包括与推车支架固定连接的消毒框,所述消毒框内左右对称设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相对一侧配合消毒框内壁设有消毒池,两个所述隔板相远离一侧配合消毒框内壁设有储液池,两个所述储液池的体积相同,所述隔板上侧开有矩形通槽,所述储液池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高度位置低于矩形通槽,所述消毒池中间转动装配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下侧贯穿消毒池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螺纹柱与消毒池下侧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螺纹柱上端设有限位块,所述消毒池内设有弹性软囊,所述弹性软囊下侧与消毒池下侧粘连,所述弹性软囊中间开有与螺纹柱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弹性软囊左右两侧均设有与储液池相连通的进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弹性软囊上侧设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与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弹性软囊上侧与置物板下侧粘接,所述置物板四周设有与消毒池相匹配的密封胶条,所述消毒池相对于隔板的另外两侧壁均匀设有若干喷水管,若干所述喷水管均与弹性软囊连接,所述喷水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在转运医疗用品和器械时,放置框能够放置医疗用品,消毒框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在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时,先将医疗器械有序地放置在置物板上,然后通过转动组件使螺纹柱转动,由于置物板与螺纹柱螺纹连接,因此当螺纹柱转动时置物板随之上升或下降,当置物板下降时,置物板向下挤压弹性软囊,而弹性软囊内装有消毒液,因此消毒液被挤压并通过喷水管喷入消毒池,从而对置物板上的医疗器械进行冲刷,当置物板下降到消毒池下侧时,弹性软囊被压缩,而弹性软囊内的消毒液则被完全挤入消毒池,从而使消毒池内充满消毒液,从而能够对置物板上的医疗器械进行浸润消毒,从而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密封胶条能够提高置物板的密封性,第二单向阀只能允许消毒液从弹性软囊输出到消毒池;当医疗器械消毒完毕后再次转动螺纹柱,从而使置物板上升,当置物板上升时消毒液被置物板向上抬升,此时消毒液通过隔板上侧的矩形通槽排入储液池,而滤网能够过滤掉消毒液中的杂物,由于弹性软囊上侧与置物板下侧粘接,弹性软囊下侧与消毒池下内壁粘接,因此能够使弹性软囊的通孔处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防止消毒液从弹性软囊与置物板或弹性软囊与消毒池之间的空隙处泄露,并且当置物板上升时置物板带动弹性软囊再次舒展,并通过进水软管将储液池中的消毒液再次吸入弹性软囊,从而准备下一次的消毒处理,当置物板上升并与限位块贴合时,消毒池内的消毒液被完全排入储液池,从而能够使医疗器械脱离消毒液,方便了医疗器械的整理取出,避免医务人员在消毒液中去捞取造成不便,第一单向阀只能允许消毒液从储液池进入弹性软囊;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浸润消毒,提高医疗推车实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医疗器械消毒处理的效果,并且能够在医疗器械消毒完成后方便地将医疗器械从消毒液中取出,避免医务人员需要用手从消毒液中去捞取医疗器械造成不便,避免了医务人员的手受到损伤。进一步限定,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有与螺纹柱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锥齿和设于消毒框下侧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转动装配有转轴,所述转轴设有与第一传动锥齿啮合的第二传动锥齿,所述转轴右侧贯穿外壳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侧设有固定螺栓。这样的结构,当转动把手时转轴随之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锥齿转动,从而使第一传动锥齿转动,最终使螺纹柱转动,外壳能够保护内部部件不受外界影响,当置物板位置合适后可旋紧紧固螺栓,从而避免转轴自转动。进一步限定,所述底座下侧设有四个万向轮。这样的结构,能够便于装置的移动。进一步限定,所述消毒池和储液池上侧均分别设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这样的结构,能够将消毒池和储液池遮盖,避免杂物落入。进一步限定,所述消毒框位于把手一侧设有推把。这样的结构,能够便于装置的推动。进一步限定,所述储液池下侧设有排液口。这样的结构,能够便于消毒液的排出。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隔板相对一侧均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的高度位置高于矩形通槽的高度位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从而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并且紫外线消毒灯的高度位置高于矩形通槽的高度位置,这样能够防止消毒液影响紫外线消毒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浸润消毒,提高医疗推车实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医疗器械消毒处理的效果;并且能够在医疗器械消毒完成后方便地将医疗器械从消毒液中取出,避免医务人员需要用手从消毒液中去捞取医疗器械造成不便,避免了医务人员的手受到损伤。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一;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二;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底座1、推车支架11、放置框12、万向轮13、推把14、消毒框2、隔板21、消毒池22、第一盖板221、储液池23、第二盖板231、矩形通槽24、过滤网25、紫外线消毒灯26、螺纹柱3、限位块31、弹性软囊32、通孔33、进水软管34、第一单向阀341、置物板4、密封胶条41、喷水管42、第二单向阀421、第一传动锥齿5、外壳51、转轴52、第二传动锥齿53、把手54、固定螺栓5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包括底座1,底座1上侧设有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推车支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放置框(12),所述推车支架(11)上侧设有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包括与推车支架(11)固定连接的消毒框(2),所述消毒框(2)内左右对称设有两个隔板(21),两个所述隔板(21)相对一侧配合消毒框(2)内壁设有消毒池(22),两个所述隔板(21)相远离一侧配合消毒框(2)内壁设有储液池(23),两个所述储液池(23)的体积相同,所述隔板(21)上侧开有矩形通槽(24),所述储液池(23)内设有过滤网(25),所述过滤网(25)的高度位置低于矩形通槽(24),所述消毒池(22)中间转动装配有螺纹柱(3),所述螺纹柱(3)下侧贯穿消毒池(22)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螺纹柱(3)与消毒池(22)下侧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螺纹柱(3)上端设有限位块(31),所述消毒池(22)内设有弹性软囊(32),所述弹性软囊(32)下侧与消毒池(22)下侧粘连,所述弹性软囊(32)中间开有与螺纹柱(3)相匹配的通孔(33),所述弹性软囊(32)左右两侧均设有与储液池(23)相连通的进水软管(34),所述进水软管(34)内设有第一单向阀(341),所述弹性软囊(32)上侧设有置物板(4),所述置物板(4)与螺纹柱(3)螺纹连接,所述弹性软囊(32)上侧与置物板(4)下侧粘接,所述置物板(4)四周设有与消毒池(22)相匹配的密封胶条(41),所述消毒池(22)相对于隔板(21)的另外两侧壁均匀设有若干喷水管(42),若干所述喷水管(42)均与弹性软囊(32)连接,所述喷水管(42)内设有第二单向阀(4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消毒医用器械的推车,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推车支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放置框(12),所述推车支架(11)上侧设有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包括与推车支架(11)固定连接的消毒框(2),所述消毒框(2)内左右对称设有两个隔板(21),两个所述隔板(21)相对一侧配合消毒框(2)内壁设有消毒池(22),两个所述隔板(21)相远离一侧配合消毒框(2)内壁设有储液池(23),两个所述储液池(23)的体积相同,所述隔板(21)上侧开有矩形通槽(24),所述储液池(23)内设有过滤网(25),所述过滤网(25)的高度位置低于矩形通槽(24),所述消毒池(22)中间转动装配有螺纹柱(3),所述螺纹柱(3)下侧贯穿消毒池(22)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螺纹柱(3)与消毒池(22)下侧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螺纹柱(3)上端设有限位块(31),所述消毒池(22)内设有弹性软囊(32),所述弹性软囊(32)下侧与消毒池(22)下侧粘连,所述弹性软囊(32)中间开有与螺纹柱(3)相匹配的通孔(33),所述弹性软囊(32)左右两侧均设有与储液池(23)相连通的进水软管(34),所述进水软管(34)内设有第一单向阀(341),所述弹性软囊(32)上侧设有置物板(4),所述置物板(4)与螺纹柱(3)螺纹连接,所述弹性软囊(32)上侧与置物板(4)下侧粘接,所述置物板(4)四周设有与消毒池(22)相匹配的密封胶条(41),所述消毒池(22)相对于隔板(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素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胸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