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用隔音耳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17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1
一种新型医用隔音耳塞,包括呈柱状的且内部中空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左端的圆周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右侧的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右侧的套筒的外壁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与套筒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且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的外部周长从左到右逐渐减短,所述套筒内套设有调节连杆,调节连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套筒,且调节连杆的右端设有挡块,调节连杆的左端设有外螺纹,调节连杆的左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适用于大小耳道的人群,方便拆卸清洗,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医用隔音耳塞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隔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医用隔音耳塞。
技术介绍
噪音指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关注健康和安全的人员早已意识到在高噪音环境中充分保护听力的必要性,并且已经对提供这类保护做出了很多努力。然而,这个领域的大部分专家承认这些努力还没有完全成功。现在医院一些机房内,需要人员经常去巡视机器是否运作正常,就需要工作人员近距离在高噪音环境中工作,现在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拿棉球或海绵进行堵塞耳道,因此当前使用的听力保护装置通常是不舒适的,并且不能灵活使用,且隔音效果较差,长时间佩戴会造成耳鸣等损害人耳。另外由于人的耳道尺寸各不相同,包括从直径为7mm至8mm的“小”耳道到直径为9mm至10mm的“中”耳道、和直径为11mm至12mm甚至大到14mm的“大”耳道,因此单一大小的耳塞不能适应不同大小的耳道,且清洗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医用耳塞不能适应不同大小的耳道且清洗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隔音耳塞,包括呈柱状的且内部中空的套筒,套筒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套筒左端的圆周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右侧的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二限位块右侧的套筒的外壁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塞进耳道起到隔音作用。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与套筒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塞向耳道时,可沿靠近套筒方向收缩,且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的外部周长从左到右逐渐减短,适应耳道且方便将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塞入耳道。第一塞体内设有第一滑套,第二塞体内设有第二滑套,第三塞体内设有第三滑套,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和第三滑套从左到右依次套设在套筒的外侧壁上,且第一塞体右端、第二塞体右端和第三塞体的右端分别对应固定在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和第三滑套右端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和第三滑套的总长大于第二限位块右端的套筒长度。所述套筒内套设有调节连杆,调节连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套筒,且调节连杆的右端设有挡块,调节连杆的左端设有外螺纹,调节连杆的左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优选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设有用来卡接耳部的凸起部,凸起部固定在套筒上。优选地,所述挡块成半圆状,且挡块的直径与套筒的外径等长半圆状的挡块适应耳道,给人以舒适感。优选地,所述第一塞体、第二塞体、第三塞体和挡块的材质均为硅胶材质,硅胶材质隔音效果好且可以清洗。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调节栏杆的设置可以通过调节连杆左端的调节螺母,对套筒上的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进行调节固定,且方便对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进行拆卸,同时可根据不同人的耳道大小选择并更换不同型号的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的外侧周长,从左到右依次减短,适应耳道,使用时方便插入;第一限位块的设置对第一塞体起到限位作用,第二限位块的设置对调节螺母起到限位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视图;图6为第一塞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套筒;2、凸起部;3、第一塞体;4、第二塞体;5、第三塞体;6、调节连杆;11、第一限位块;12、第二限位块;31、第一滑套;41、第二滑套;51、第三滑套;61、挡块;62、调节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为了解决医用耳塞不能适应不同耳道且清洗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隔音耳塞,包括呈柱状的且内部中空的套筒1,套筒1的两端设有开口,套筒1左端的圆周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1,第一限位块11右侧的套筒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块12,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2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二限位块12右侧的套筒1的外壁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和第三塞体5,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和第三塞体5塞进耳道起到隔音作用。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和第三塞体5与套筒1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和第三塞体5塞向耳道时,可沿靠近套筒1的方向收缩,且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和第三塞体5的外部周长从左到右逐渐减短,适应耳道且方便将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和第三塞体5塞入耳道。第一塞体3内设有第一滑套31,第二塞体4内设有第二滑套41,第三塞体5内设有第三滑套51,第一滑套31、第二滑套41和第三滑套51从左到右依次套设在套筒1的外侧壁上,且第一塞体3右端、第二塞体4右端和第三塞体5的右端分别对应固定在第一滑套31、第二滑套41和第三滑套51右端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滑套31、第二滑套41和第三滑套51的总长大于第二限位块12右端的套筒1的长度。所述套筒1内套设有调节连杆6,调节连杆6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套筒1,且调节连杆6的右端设有挡块61,调节连杆6的左端设有外螺纹,调节连杆6的左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62。优选地,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2之间设有用来卡接耳部的凸起部2,凸起部2固定在套筒1上。优选地,所述挡块61成半圆状,且挡块61的直径与套筒1的外径等长半圆状的挡块适应耳道,给人以舒适感。优选地,所述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第三塞体5和挡块61的材质均为硅胶材质,硅胶材质隔音效果好且可以清洗。使用过程: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根据使用人员的耳道大小分别选取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和第三塞体5,而后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母62,将调节螺母62从调节连杆6的左端螺纹处卸下,从套筒1的右端取出调节螺杆6,将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和第三塞体5套设在套筒1伤,而后将调节螺杆6穿过套筒1,用调节螺母62将调节螺杆6拧紧固定,使得第一滑套31、第二滑套41和第三滑套51彼此之间顶紧接触,从而实现对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和第三塞体5的固定。需要对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和第三塞体5进行清洗时,通过调节螺母62,将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和第三塞体5拆卸清洗即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医用隔音耳塞,包括呈柱状的且内部中空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套筒左端的圆周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右侧的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右侧的套筒的外壁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与套筒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且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的外部周长从左到右逐渐减短,所述套筒内套设有调节连杆,调节连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套筒,且调节连杆的右端设有挡块,调节连杆的左端设有外螺纹,调节连杆的左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医用隔音耳塞,包括呈柱状的且内部中空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套筒左端的圆周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右侧的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右侧的套筒的外壁上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与套筒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且第一塞体、第二塞体和第三塞体的外部周长从左到右逐渐减短,所述套筒内套设有调节连杆,调节连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套筒,且调节连杆的右端设有挡块,调节连杆的左端设有外螺纹,调节连杆的左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第一塞体内设有第一滑套,第二塞体内设有第二滑套,第三塞体内设有第三滑套,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和第三滑套从左到右依次套设在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静花瑞芳任修梅刘苗苗裴斐斐黄博闫晶晶李楠楠侯月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大心医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