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红叶专利>正文

一种防水透声耳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44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透声耳塞,包括一对镜像对称的耳塞单体,耳塞单体包括耳挂、防水透声膜、耳塞安装件和耳塞,耳挂由连接一体的弯折部和主体部组成,安装孔外端面安装防水透声膜,耳塞安装件包括连接一体的固定主体和耳塞安装柱,固定主体外周侧设有安装嵌条,固定主体通过安装嵌条嵌入安装槽中实现安装于主体部,耳塞安装柱从安装孔内侧伸出,耳塞安装柱用于安装耳塞,防水透声膜能够阻止水进入传声孔、通孔、耳塞孔从而起到防止水进入耳朵的目的同时声音可穿透防水透声膜到达耳朵,最终实现防水透声功能,实用性强,另外,耳塞与耳塞安装柱安装稳固,穿戴不易分离脱落,满足游泳、潜水、冲浪等水上运动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透声耳塞
本技术涉及水上运动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透声耳塞。
技术介绍
人们在进行游泳、潜水、冲浪等水上运动时,为了防止水进入耳朵内,会在左右耳朵处佩戴防水耳塞堵住耳朵,现有防水耳塞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如下不足之处:一是现有防水耳塞为实心结构,穿戴时除了隔绝水进入耳朵同时也隔绝了声音,不利于人们说话交流,甚至严重时遇到紧急危险,也不能得到别人的有效提醒,因此现有防水耳塞使用不便捷;二是现有防水耳塞主要由壳体和软胶体两部分组成,使用时软胶体是直接塞入耳朵内而壳体是外露的,它们两者的安装结构不稳固,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壳体和软胶体相分离、耳塞戴不稳直接掉落等现象,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防水耳塞阻止了声音传递、结构不稳固、穿戴易分离掉落,为此提供了一种防水透声耳塞,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水透声耳塞,包括一对镜像对称的耳塞单体,所述耳塞单体包括耳挂、防水透声膜、耳塞安装件和耳塞,耳挂由连接一体的弯折部和主体部组成,主体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外端面安装防水透声膜,安装孔内设有安装槽,耳塞安装件包括连接一体的固定主体和耳塞安装柱,固定主体外周侧设有安装嵌条,固定主体通过安装嵌条嵌入安装槽中实现安装于主体部,耳塞安装柱从安装孔内侧伸出,耳塞安装柱用于安装耳塞,固定主体设有传声孔,耳塞安装柱设有通孔,耳塞设有耳塞孔,传声孔与通孔相通,通孔与耳塞孔相通,防水透声膜盖合传声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塞包括基圆部和安装在基圆部外周侧由内向外的第一弧形片部、第二弧形片部、第三弧形片部,基圆部设有与耳塞安装柱相配合的基圆安装孔,基圆安装孔与耳塞孔相通,耳塞安装柱外周侧设有相隔开的安装台阶和限位台阶,基圆部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位于第一弧形片部、第二弧形片部之间,第二环形槽位于第二弧形片部、第三弧形片部之间,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的直径大于基圆安装孔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塞采用硅胶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声孔为M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防水透声耳塞整体结构设计独特,通过耳挂将耳塞单体挂装到耳朵上,耳塞塞入到耳朵中,防水透声膜能够阻止水进入传声孔、通孔、耳塞孔从而起到防止水进入耳朵的目的同时声音可穿透防水透声膜到达耳朵,最终实现防水透声功能,实用性强,另外,耳塞与耳塞安装柱安装稳固,穿戴不易分离脱落,满足游泳、潜水、冲浪等水上运动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对耳塞单体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耳塞单体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耳塞单体的主视图;图4是本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耳挂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耳塞安装件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的耳塞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的耳塞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6所示,一种防水透声耳塞,包括一对镜像对称的耳塞单体A,所述耳塞单体A包括耳挂1、防水透声膜2、耳塞安装件3和耳塞4,耳挂1由连接一体的弯折部11和主体部12组成,主体部12设有安装孔13,安装孔13外端面安装防水透声膜2,安装孔13内设有安装槽14,耳塞安装件3包括连接一体的固定主体31和耳塞安装柱32,固定主体31外周侧设有安装嵌条33,固定主体31通过安装嵌条33嵌入安装槽14中实现安装于主体部12,耳塞安装柱32从安装孔13内侧伸出,耳塞安装柱32用于安装耳塞4,固定主体31设有传声孔34,传声孔34为M形方便收纳声音进入,耳塞安装柱32设有通孔35,耳塞4设有耳塞孔41,传声孔34与通孔35相通,通孔35与耳塞孔41相通,防水透声膜2盖合传声孔34防止水进入而允许声音通过。如图6~8所示,耳塞4包括基圆部42和安装在基圆部42外周侧由内向外的第一弧形片部43、第二弧形片部44、第三弧形片部45,耳塞4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第一弧形片部43、第二弧形片部44、第三弧形片部45塞入到耳朵中与耳朵相接触保证耳塞不易脱落,基圆部42设有与耳塞安装柱32相配合的基圆安装孔46,安装耳塞4时耳塞安装柱32直接插装到基圆安装孔46中,基圆安装孔46与耳塞孔41相通,耳塞安装柱32外周侧设有相隔开的安装台阶36和限位台阶37,基圆部42设有第一环形槽47和第二环形槽48,第一环形槽47、第二环形槽48的直径大于基圆安装孔46的直径,第一环形槽47位于第一弧形片部43、第二弧形片部44之间,第二环形槽48位于第二弧形片部44、第三弧形片部45之间,安装台阶36可选择插入到第一环形槽47或第二环形槽48中从而调整耳塞4的位置,而限位台阶37是用于限位耳塞4防止安装过位。综上所述,本技术防水透声耳塞整体结构设计独特,通过耳挂1将耳塞单体挂装到耳朵上,耳塞4塞入到耳朵中,防水透声膜2能够阻止水进入传声孔34、通孔35、耳塞孔41从而起到防止水进入耳朵的目的,同时声音可穿透防水透声膜2经传声孔34、通孔35、耳塞孔41到达耳朵,最终实现防水透声功能,实用性强,而耳塞与耳塞安装柱设计合理,耳塞安装到耳塞安装柱结构稳固,耳塞不易松动,穿戴不易分离脱落,满足游泳、潜水、冲浪等水上运动的使用要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透声耳塞,包括一对镜像对称的耳塞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单体包括耳挂、防水透声膜、耳塞安装件和耳塞,耳挂由连接一体的弯折部和主体部组成,主体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外端面安装防水透声膜,安装孔内设有安装槽,耳塞安装件包括连接一体的固定主体和耳塞安装柱,固定主体外周侧设有安装嵌条,固定主体通过安装嵌条嵌入安装槽中实现安装于主体部,耳塞安装柱从安装孔内侧伸出,耳塞安装柱用于安装耳塞,固定主体设有传声孔,耳塞安装柱设有通孔,耳塞设有耳塞孔,传声孔与通孔相通,通孔与耳塞孔相通,防水透声膜盖合传声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透声耳塞,包括一对镜像对称的耳塞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单体包括耳挂、防水透声膜、耳塞安装件和耳塞,耳挂由连接一体的弯折部和主体部组成,主体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外端面安装防水透声膜,安装孔内设有安装槽,耳塞安装件包括连接一体的固定主体和耳塞安装柱,固定主体外周侧设有安装嵌条,固定主体通过安装嵌条嵌入安装槽中实现安装于主体部,耳塞安装柱从安装孔内侧伸出,耳塞安装柱用于安装耳塞,固定主体设有传声孔,耳塞安装柱设有通孔,耳塞设有耳塞孔,传声孔与通孔相通,通孔与耳塞孔相通,防水透声膜盖合传声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声耳塞,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红叶
申请(专利权)人:安红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