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流式无人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57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漂流式无人艇,包括装置本体;在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获取装置本体前方或全景影像的CCTV视频监控装置、用于传输信息的通讯装置、定位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CCTV视频监控装置、通讯装置和定位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环境CCTV视频监控装置对无人艇前方的景象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控制装置进行信息处理,然后通过通讯装置将信息实时传输到岸基或后台中,从而保证信息的传递效果,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AIS装置、VHF装置以及通讯天线,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信息的传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流式无人艇
本技术涉及无人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漂流式无人艇。
技术介绍
目前,在海洋或其他的水域中,有使用无人艇进行水文监测、海洋环境勘测、情报收集和渔业调查等作业。但目前的无人艇,其信息传递难以实现实时传递的效果,且受距离跟环境影响,经常出现数据传递不及时、或者数据丢失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漂流式无人艇,以达到实时传递数据并保证数据传输效果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漂流式无人艇,包括装置本体;在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获取装置本体前方或全景影像的CCTV视频监控装置、用于传输信息的通讯装置、定位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CCTV视频监控装置、通讯装置和定位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太阳能板。进一步地,所述装置本体为橡胶材料块、发泡材料块或内部设置有气囊的塑胶块。进一步地,在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装置本体移动的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讯装置包括AIS装置;所述AIS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讯装置包括VHF装置;所述VHF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讯装置包括通讯天线;所述通信天线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GPS定位装置;所述GPS定位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环境CCTV视频监控装置对无人艇前方的景象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控制装置进行信息处理,然后通过通讯装置将信息实时传输到岸基或后台中,从而保证信息的传递效果,且本技术中,设置有AIS装置、VHF装置以及通讯天线,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信息的传递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装置本体;2、雷达装置;3、GPS定位装置;4、AIS装置;5、VHF装置;6、通讯天线;7、太阳能板;8、CCTV视频监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漂流式无人艇,包括装置本体1;在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获取装置本体1前方或全景影像的CCTV视频监控装置8、用于传输信息的通讯装置、定位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CCTV视频监控装置8、通讯装置和定位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其中,通过CCTV视频监控装置8对无人艇前方的景象或无人艇的周围全景影像进行摄像监控,并通过控制装置进行信息处理,然后通过通讯装置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岸基或后台中,以此让相应人员可以实时获取无人艇前方的景象信息,并以此进行水文监测、海洋环境勘测、情报收集和渔业调查等作业。其中,控制装置可以采用PLC控制器、PC控制器以及其它可以实现本申请相应效果的控制器。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讯装置包括AIS装置4;所述AIS装置4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其中,可以通过AIS装置4向船舶、岸基或后台中发送AIS报文,以此将装置本体1监测到的数据发送到相应位置,而用于情报收集的时候,可以通过AIS装置4对各船舶进行识别,然后将识别到的船舶信息发送至后台,以此实现情报收集作用。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讯装置包括VHF装置5;所述VHF装置5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VHF通讯模块可以将控制装置内的需要传输的信息发送至预定位置。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讯装置包括通讯天线6;所述通信天线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通信天线可以为4/5G传输天线,以此实现本技术的信号传输。上述三种设置均可实现本技术的信息传输,以此提供多种方式进行无人艇信息的实时传递,从而保证数据传输效果。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GPS定位装置3;所述GPS定位装置3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GPS装置可以对无人艇进行定位,从而可以让相应人员了解到无人艇的实时位置。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雷达装置2;所述雷达装置2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雷达装置2可以对无人艇进行定位,从而可以让相应人员了解到无人艇的实时位置。通过GPS定位装置3及雷达装置2,以此提供两种定位方式,从而进一步保证无人艇的定位效果。其中,定位装置用于获取无人艇当前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当前搜救示位标所在的经纬度信息以及当前时间,然后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处理并编码,然后通过通讯装置发送至岸基或后台中。进一步地,在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太阳能板7,太阳能板7用于为装置本体1内的各部件进行充电,以此保证无人艇的可续持使用;此外,还可以在装置本体上设置有风能电源装置、海水能电源装置和纳米电源装置三者中的至少一种,以此提供多种方式为无人艇内部部件进行供电,例如:在无人艇位于水域进行工作的时候,可通过风能电源装置接收风能,并将其转化电能,以此为无人艇内部部件进行充电,或通过海水能电源装置将海水能量转化为电能,以此为无人艇内部部件进行供电,通过上述设置提供多种充电方式,从而保证无人艇的可持续使用。进一步地,所述装置本体1为橡胶材料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漂流式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在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获取装置本体前方或全景影像的CCTV视频监控装置、用于传输信息的通讯装置、定位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CCTV视频监控装置、通讯装置和定位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流式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在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获取装置本体前方或全景影像的CCTV视频监控装置、用于传输信息的通讯装置、定位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CCTV视频监控装置、通讯装置和定位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流式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太阳能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流式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为橡胶材料块、发泡材料块或内部设置有气囊的塑胶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流式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装置本体移动的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峰陈敬普龚鑫鹏韩斌范嵩范晓月王峰文小波文明忠胡华锋刘士军魏操杨茁凌文豪蓝启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