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23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包括车站主体、围护桩和临时立桩基础,车站主体包括盖板和底板,底板与临时立桩基础固定连接,盖板上固定有压顶梁,压顶梁与围护桩固定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独施工抗浮桩对车站主体抗浮而存在的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实现将用于临时支撑盖板的临时围护桩和临时立桩基础作为车站主体的永久抗浮结构,无需对围护桩和临时立桩基础进行拆除,缩短了施工周期且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盖挖顺作法是地下车站和区间隧道施工建设中常用的施作方法,通常分为全盖挖和半盖挖两种方式。全盖挖顺作法的施工顺序是在现有场地上,按所需宽度,由地表完成围护结构后,以定型的预制标准构件覆盖于围护结构上,形成盖板,用以地表车辆的临时通行,以维持场地的正常使用,然后再往下逐层进行土方开挖及架设横撑,直至开挖到设计的底标高。而后再依序自下而上施作建筑结构主体及防水措施,待主体结构完成后,拆除临时路面系统的盖板后回填土并恢复路面交通的使用。而半盖挖顺作法相比全盖挖顺做法,其区别在于,在初始挖掘后搭建盖板时,仅搭建一半并用于临时通行,施工时经由另一半未搭建盖板的空地对下方场地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施工,完成下方施工后,将该未搭建盖板的空地填土恢复对应侧的交通,而后再对设有盖板的一侧进行填土以恢复路面交通的使用。半盖挖顺作法相比全盖挖顺作法,具有建设成本低、施工安全性更强的优点,因此,在地铁车站施工领域已被广泛使用。在实施半盖挖顺作法进行隧道车站施工的过程中,盖板施工完成后将作为后期明挖侧施工的车行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稳定性支撑,目前盖板及车辆通行的荷载一般由围护桩及基坑中部的临时钢管柱进行临时性的支撑,其中临时钢管柱是由建设在基坑底部的临时立桩基础进行连接支撑的。由于临时钢管柱是位于车站主体的中部的,其容易阻碍影响隧道内的施工操作的开展,在车站主体完成后,为便于车站主体的后续施工操作,需要单独将临时钢管柱及临时钢管柱底部的临时立桩基础共同拆除。此外,施工中对车站主体结构的抗浮设计也非常的关键,如果设计不满足结构抗浮要求,可能引起基础底板隆起、开裂、冒浆溢水等问题,甚至造成主体结构的上浮和大面积破坏,引发隧道事故等。现目前对车站主体的抗浮处理,主要采用在主体结构下部设置抗浮桩的方式来实现,通过抗浮桩将车站底板与地基稳定连接,从而较好的达到对主体结构抗浮的目的,但单独施工抗浮桩,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成本,存在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独施工抗浮桩对车站主体抗浮而存在的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包括车站主体、围护桩和临时立桩基础,车站主体包括盖板和底板,底板与临时立桩基础固定连接,盖板上固定有压顶梁,压顶梁与围护桩固定连接。本方案的原理是:本方案采用将车站主体的底板与临时立桩基础固定连接的方式,使临时立桩基础对底板起到固定的效果,达到对底板抗浮的目的,如此,在车站主体未完成前,临时立桩基础配合临时钢管柱共同对盖板进行支撑,在车站主体完成后,拆除临时钢管柱并保留临时立桩基础,利用已建设好的现成的临时立桩基础参与车站主体的抗浮,从而无需再将临时立桩基础拆除。同时,通过将车站主体的盖板、压顶梁和围护桩固定在一起,当车站主体受到浮力影响时,所受作用力通过压顶梁传递至围护桩,并经由围护桩传递至地下土层,从而通过固定在地层下的围护桩对浮力进行抵抗,实现辅助对车站主体进行抗浮的目的。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采用临时立桩基础和围护桩共同参与车站主体的抗浮,从而无需单独建设抗拔桩结构,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施工成本;2、通过将临时立桩基础与车站主体固定在一起而达到对车站主体抗浮的目的,在车站主体未完成前,临时立桩基础配合临时钢管柱对盖板进行支撑,在车站主体完成后,临时立桩基础参与车站主体的抗浮,从而实现对临时立桩基础的多用处理,同时,无需在车站主体完成后对临时立桩基础进行拆除施工,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3、围护桩通过压顶梁与车站主体的盖板固定在一起而对车站主体进行抗浮,在车站主体未完成前,围护桩配合临时钢管柱对盖板进行支撑,在车站主体完成后,围护桩参与车站主体的抗浮,从而实现围护桩功能的转变,对该结构进行了充分的利用,也促进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压顶梁与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纵截面呈工字形,且连接件的中部向外侧膨出而形成膨大部。本方案中,通过连接件将压顶梁与盖板之间连接固定,使得二者间的固定效果更好,相互间的作用力传递效果更佳。连接件的纵截面呈工字形,使得连接件能够与压顶梁和盖板稳定的连接,连接结构受力更为稳定。连接件的中部为向外膨出的膨大部,当作用力经由连接件传递至盖板或压顶梁上时,膨大部能够增大作用力的施作面积,一方面实现围护桩固定作用力的稳定传递,另一方面利用膨大部的弧形表面对浮力进行多个方向的分散,从而使得围护桩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抵抗,加强了围护桩对车站主体的抗浮作用。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膨大部上固定连接有横向延伸的支撑部,支撑部与围护桩固定连接。本方案中,膨大部通过支撑部与围护桩固定在一起,一方面增强了盖板与压顶梁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使得围护桩能够直接经由连接件对抗车站主体所受的浮力,使其对车站主体的抗浮效果更佳。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盖板与底板之间设有中板,盖板与中板之间、中板与底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侧墙,侧墙与围护桩固定连接。本方案中,侧墙既对盖板起到支撑的效果,又能够将车站主体的底板与围护桩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能够使围护桩对底板所受的浮力进行抵抗,起到对车站主体抗浮的目的。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侧墙的侧部固设有倾斜的锚杆,锚杆远离侧墙的一端位于另一端的上方且插入并固定在围护桩内。通过锚杆将侧墙和围护桩固定在一起,加强了二者间的固定效果,使围护桩对底板的抗浮效果更好。同时,锚杆倾斜向上插入围护桩内设置,当车站主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时,锚杆能够与围护桩充分接触而对该浮力进行抵抗,由此达到增强抗浮效果的目的。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盖板的两端向下弯折而形成连接部,连接部的下端均设有斜面,侧墙上与盖板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斜面配合且固定连接的楔面,斜面与楔面凹凸配合。本方案中,将盖板的连接部与侧墙之间的连接部位设计为倾斜的面配合结构,既增大了二者间的连接面积,增强了侧墙对盖板的支撑效果,又使得盖板施以侧墙的部分作用力得以分解至围护桩上,从而增大了围护桩与侧墙之间的接触摩擦力,更利于围护桩通过侧墙对底板进行抗浮。斜面与楔面之间采用凹凸配合的结构进行连接,一方面增大了二者间的接触面积,加强了连接固定效果,另一方面增大了二者间的摩擦作用,有效避免斜面与楔面之间相对侧滑的情况,更利于二者的连接支撑。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斜面和楔面上均设有多个锯齿,斜面与楔面上的锯齿相互咬合。本方案中,斜面与楔面之间采用锯齿配合,使得二者连接后所形成的连接面为折叠起伏的波折面,其具有较大且陡然的转角,能够达到较好的迷宫密封的效果,以增强盖板与侧墙连接部位的密封程度,进而增强侧墙与围护桩之间连接的密封效果,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斜面和楔面上均设有多个圆滑的凸起,相邻凸起之间均设有圆滑的凹槽,斜面与楔面之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包括车站主体、围护桩和临时立桩基础,车站主体包括盖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与临时立桩基础固定连接,盖板上固定有压顶梁,压顶梁与所述围护桩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包括车站主体、围护桩和临时立桩基础,车站主体包括盖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与临时立桩基础固定连接,盖板上固定有压顶梁,压顶梁与所述围护桩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顶梁与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纵截面呈工字形,且连接件的中部向外侧膨出而形成膨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大部上固定连接有横向延伸的支撑部,支撑部与围护桩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底板之间设有中板,盖板与中板之间、中板与底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侧墙,侧墙与围护桩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的侧部固设有倾斜的锚杆,锚杆远离侧墙的一端位于另一端的上方且插入并固定在围护桩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浮的建筑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方勇李俊付渝东李强健罗鸿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