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组件、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和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60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6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护组件、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和电机。该防护组件用于防护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遮挡部,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第二遮挡部,设在所述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遮挡部和所述第二遮挡部为间隙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遮挡部上设有突出所述第一遮挡部的突出段。两个相对运动的部件上分别设置间隙配合的遮挡部,再利用其中一个遮挡部上的突出段对间隙形成覆盖,能避免雨水由该间隙流入,从而起到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组件、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和电机
本申请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防护组件、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和电机。
技术介绍
常规外转子电机的转动部件裸露在外,转动部件与内部的定子组件部分存在结构间隙,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其间隙部位无法做到完全密封,因此无法实现有效防水,只能在防水要求不严格的环境下使用,极大限制了外转子电机的应用领域。现有就外转子电机的防护,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电机的定子部件浇封包覆处理,完全阻隔水、风尘等侵蚀导电部件,其弊端为:转动部件和机壳、定子组件等固定部件间的装配缝隙仍存在水、粉尘侵入内腔可能,造成电机卡死、金属内腔生锈腐蚀等隐患。二、通过附加多个组合零部件,在转动部件与定子部件的装配缝隙处组合构成一套防护结构,虽能有效阻隔异物和水侵入电机内腔;但附加防护结构的零部件增加很多,增加材料成本且加大了生产制造难度,零部件尺寸精度和过程装配精度波动很容易造成转动部件干涉,引起机械摩擦、卡死、振动放大和噪音等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组件、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和电机,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内部,且结构简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护组件,用于防护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遮挡部,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第二遮挡部,设在所述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遮挡部和所述第二遮挡部为间隙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遮挡部上设有突出所述第一遮挡部的突出段。可选地,所述第一遮挡部包括向远离所述间隙延伸的弯折段。可选地,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有第三遮挡部,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三遮挡部位于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可选地,所述第三遮挡部与所述第一部件之间设有排水间隙。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防护组件。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机壳部,所述第二部件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机壳部转动连接;在相对转动的间隙配合处,所述转动部在轴向上部分突出所述机壳部。可选地,所述转动部包括鼠笼转子,所述鼠笼转子的端部设有台阶环。可选地,所述机壳部设为凹槽状,所述鼠笼转子设在所述凹槽的靠口侧,且所述台阶环与所述开口间隙配合。可选地,所述凹槽的纵截面形状包括梯形,所述凹槽底部宽度小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防护组件或如上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护组件,用于防护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遮挡部,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第二遮挡部,设在所述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遮挡部和所述第二遮挡部为间隙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遮挡部上设有突出所述第一遮挡部的突出段。两个相对运动的部件上分别设置间隙配合的遮挡部,再利用其中一个遮挡部上的突出段对间隙形成覆盖,能避免雨水由该间隙流入,从而起到防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的总装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外转子电机的主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图3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图3中局部B的放大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机壳部;11、定子组件;12、第一遮挡部;2、转动部;21、第二遮挡部;3、安装支架;31、排水间隙;4、间隙;5、螺钉。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防护组件,用于防护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遮挡部12,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第二遮挡部21,设在所述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遮挡部12和所述第二遮挡部21为间隙4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遮挡部21上设有突出所述第一遮挡部12的突出段。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存在相互运动的对应关系,可能会存在相对运动的配合间隙4,采用第一遮挡部12和第二遮挡部21作为形成该间隙4的侧壁,并且第二遮挡部21上存在突出第一遮挡部12的突出段,这样突出段能对该间隙4产生遮盖的作用,雨水不易直接进入该间隙4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遮挡部12包括向远离所述间隙4延伸的弯折段。对第一遮挡部12的结构进行优化设置,包含有向远离该间隙4延伸的弯折段,能使得即使有雨水伸入该间隙4,也会沿该弯折段流出间隙4。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组件还包括有第三遮挡部,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三遮挡部位于所述间隙4的延伸方向上。在间隙4的延伸方向上设置第三遮挡部,对间隙4进行正面遮挡,能防止雨水沿间隙4延伸方向进入间隙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遮挡部与所述第一部件之间设有排水间隙431。由于第三遮挡部设在第一部件上,避免存在积水,在两者之间设置排水间隙431,便于积水流走。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防护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包括机壳部1,所述第二部件包括转动部2,所述转动部2与所述机壳部1转动连接;在相对转动的间隙4配合处,所述转动部2在轴向上部分突出所述机壳部1。传统外转子电机中,存在转动部2和机壳部1之间的转动间隙4;机壳部1固定不动,其上设有定子组件11,外转子套设于定子组件11外周,外转子构成的转动部2通过轴承设在机壳部1上,转动部2与机壳部1之间的间隙4配合处,转动部2沿轴向上存在部分突出机壳部1的结构,即可实现避免雨水由此间隙4进入电机壳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部2包括鼠笼转子,所述鼠笼转子的端部设有台阶环。实际应用中,转动部2采用鼠笼转子,可在鼠笼转子的端部上设置台阶环结构,具体为鼠笼转子沿轴向上延伸,而径向上台阶环的尺寸小于鼠笼转子的尺寸,这样台阶环能有间隙4地罩设于机壳部1。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部1设为凹槽状,鼠笼转子设在所述凹槽的靠口侧,且所述台阶环与所述开口间隙4配合。机壳部1整体为凹槽状,更具体为圆槽,内部设置定子组件11,鼠笼转子设在开口侧,台阶环罩设于开口的外周,形成间隙4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的纵截面形状包括梯形,所述凹槽底部宽度小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机壳部1采用带倾斜面的结构,便于雨水自流走,避免在间隙4附近形成积水。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防护组件或如上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本申请的电机,包括带有外转子结构的电机,由机壳部1、转动部2、定子组件11等组成,机壳部1与转动部2存在转动间隙4。在间隙4结合处外侧,机壳部1、安装支架3和转动部2构成防水用外空腔;机壳部1和安装支架3设置有排水间隙31。对上述转动间隙4进行防水设置,防水方式由安装支架3、机壳部1弯钩型外沿与鼠笼转子的“L”型台阶端环共同构成,鼠笼转子的“L”型台阶端环轴向略高出机壳部1的外沿,确保雨水滴落是不会直接通过间隙4直接侵入电机内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组件,用于防护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n第一遮挡部(12),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上;/n第二遮挡部(21),设在所述第二部件上;/n所述第一遮挡部(12)和所述第二遮挡部(21)为间隙(4)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遮挡部(21)上设有突出所述第一遮挡部(12)的突出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组件,用于防护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
第一遮挡部(12),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上;
第二遮挡部(21),设在所述第二部件上;
所述第一遮挡部(12)和所述第二遮挡部(21)为间隙(4)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遮挡部(21)上设有突出所述第一遮挡部(12)的突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部(12)包括向远离所述间隙(4)延伸的弯折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有第三遮挡部,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三遮挡部位于所述间隙(4)的延伸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遮挡部与所述第一部件之间设有排水间隙(31)。


5.一种外转子电机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组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川礼司扣华李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