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阻塞的智能药房出药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55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避免阻塞的智能药房出药轨道,包括倾斜的出药轨道本体,所述出药轨道本体顶端连接有接药漏斗,所述接药漏斗与出药轨道本体的连接部朝向出药轨道本体长度方向的一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出药轨道本体等宽,所述开口的高度为5cm,所述出药轨道本体的底面紧密铺设有若干道转速相等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表面包覆有高摩擦粘性橡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药品进入接药漏斗后,最下面的药品在包覆有高摩擦粘性橡胶层的驱动辊的带动下向出药轨道本体的下端移动,而上面的药品在开口上沿的阻挡下无法进入出药轨道本体,从而实现了出药轨道本体上的依次出药,避免了阻塞情况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阻塞的智能药房出药轨道
本技术涉及智能药房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避免阻塞的智能药房出药轨道。
技术介绍
目前,药房的自动化设备,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医疗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能够极大地提高药品在零售终端储运的效率,减少差错率,节约宝贵的营业面积,继而引发零售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带来经营方式的转变和运营模式的升级;尤其在中国,医院中的药房其面临较大的出药压力,自动化的出药机构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但现有智能药房自动出药装置一般结构复杂,使用操作复杂,需要将药品依次排列在出药槽内,且出药槽储备药品的量较小,需要经常补充药品,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需要设计智能药房自动出药装置。在目前的常用的智能药房自动出药装置中,主要的创造设计方向主要在于出药流程中自动取药装置及配合的驱动程序,一般采用的出药轨道仅仅是简单的坡度轨道,大多质地为PVC和金属,这种出药轨道在购药量较大时极易发生阻塞,导致药品无法顺利下落并由顾客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阻塞的智能药房出药轨道。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一种避免阻塞的智能药房出药轨道,包括倾斜的出药轨道本体,所述出药轨道本体顶端连接有接药漏斗,所述接药漏斗与出药轨道本体的连接部朝向出药轨道本体长度方向的一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出药轨道本体等宽,所述开口的高度为5cm,所述出药轨道本体的底面紧密铺设有若干道转速相等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表面包覆有高摩擦粘性橡胶层。作为优选的,所述开口的上沿安装有弹性阻挡帘。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阻挡帘的下沿平行于出药轨道本体的底面。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阻挡帘的下沿距出药轨道本体的底面2cm。作为优选的,所述接药漏斗的内壁涂覆有低摩擦光滑涂层。作为优选的,所述低摩擦光滑涂层包括ZnO涂层。作为优选的,所述高摩擦粘性橡胶层包括粘弹性高阻尼橡胶层。作为优选的,所述接药漏斗的外壁上紧贴固定连接有震荡机。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药品进入接药漏斗后,最下面的药品在包覆有高摩擦粘性橡胶层的驱动辊的带动下向出药轨道本体的下端移动,而上面的药品在开口上沿的阻挡下无法进入出药轨道本体,从而实现了出药轨道本体上的依次出药,避免了阻塞情况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药轨道本体;2、接药漏斗;3、开口;4、驱动辊;5、高摩擦粘性橡胶层;6、弹性阻挡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一种避免阻塞的智能药房出药轨道,包括倾斜的出药轨道本体1,出药轨道本体1顶端连接有接药漏斗2,接药漏斗2与出药轨道本体1的连接部朝向出药轨道本体1长度方向的一面设有开口3,开口3与出药轨道本体1等宽,开口3的高度为5cm,出药轨道本体1的底面紧密铺设有若干道转速相等的驱动辊4,驱动辊4的表面包覆有高摩擦粘性橡胶层5。药品进入接药漏斗2后,最下面的药品在包覆有高摩擦粘性橡胶层5的驱动辊4的带动下向出药轨道本体1的下端移动,而上面的药品在开口3上沿的阻挡下无法进入出药轨道本体1,从而实现了出药轨道本体1上的依次出药,避免了阻塞情况的出现。这里高摩擦粘性橡胶层5选用粘弹性高阻尼橡胶层,设置高摩擦粘性橡胶层5可以避免驱动辊4带动药品运动时药品在驱动辊4上发生滑动影响出药流程。开口3的上沿安装有弹性阻挡帘6,弹性阻挡帘6的下沿平行于出药轨道本体1的底面,弹性阻挡帘6的下沿距出药轨道本体1的底面2cm。由于药品与高摩擦粘性橡胶层5间的摩擦力要远大于药品与药品间的摩擦力,因此在弹性阻挡帘6的作用下可以将重叠在一起且盒子厚度之和小于5cm的药品分离开,保证每次只有一盒药品进入出药轨道本体1。接药漏斗2的内壁涂覆有低摩擦光滑涂层,低摩擦光滑涂层包括ZnO涂层。接药漏斗2的外壁上紧贴固定连接有震荡机。在接药漏斗2内壁上涂覆ZnO涂层作为低摩擦光滑涂层,配合震荡机的震动作用,可以帮助药品顺利经过接药漏斗2落入出药轨道本体1,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阻塞的智能药房出药轨道,包括倾斜的出药轨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轨道本体顶端连接有接药漏斗,所述接药漏斗与出药轨道本体的连接部朝向出药轨道本体长度方向的一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出药轨道本体等宽,所述开口的高度为5cm,所述出药轨道本体的底面紧密铺设有若干道转速相等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表面包覆有高摩擦粘性橡胶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阻塞的智能药房出药轨道,包括倾斜的出药轨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轨道本体顶端连接有接药漏斗,所述接药漏斗与出药轨道本体的连接部朝向出药轨道本体长度方向的一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出药轨道本体等宽,所述开口的高度为5cm,所述出药轨道本体的底面紧密铺设有若干道转速相等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表面包覆有高摩擦粘性橡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阻塞的智能药房出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上沿安装有弹性阻挡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阻塞的智能药房出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挡帘的下沿平行于出药轨道本体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星科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