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850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一个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用于传输无线电池模组;一个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并行放置,且传输方向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相反;一个计算机;一个i soSPI通信盒,与所述计算机连接;至少两个无线通信盒,一端与所述i soSPI通信盒连接,另一端与无线电池模组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或者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进行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特别指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进行检测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针对电池模组的检测,传统的方法是通过线束和连接器连接电池模组进行检测,而电池模组放置在流水线输送设备上进行流转,但是存在线束和连接器容易破损,进而引发安全问题的缺点。因此,通过无线的方法对无线电池模组进行检测是未来的趋势。然而,通过无线的方法对无线电池模组进行检测,需要事先利用无线通信盒与无线电池模组进行组网,而组网的过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传统上无线电池模组放置在流水线输送设备上,等待组网完成且检测完成后,才往下流转,耗费大量的时间,使得无线电池模组检测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及方法,实现提升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的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及方法,实现提升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的效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包括:一个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用于传输无线电池模组;一个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并行放置,且传输方向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相反;一个计算机;一个isoSPI通信盒,与所述计算机连接;至少两个无线通信盒,一端与所述isoSPI通信盒连接,另一端与无线电池模组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或者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进行传输。进一步地,所述isoSPI通信盒包括:一个通信接口,与所述计算机连接;一个MCU,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一个第一SPI转isoSPI芯片,与所述MCU连接;至少一个第一isoSPI接口,一端与所述第一SPI转isoSPI芯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无线通信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接口为太网接口。进一步地,所述isoSPI通信盒还包括:一个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MCU以及第一SPI转isoSPI芯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盒包括:一个2.4G无线模块,与无线电池模组无线连接;一个第二SPI转isoSPI芯片,与所述2.4G无线模块连接;一个第二isoSPI接口,一端与所述第二SPI转isoSPI芯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isoSPI通信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盒还包括:一个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2.4G无线模块以及第二SPI转isoSPI芯片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计算机通过isoSPI通信盒将无线电池模组的MAC地址写入无线通信盒;步骤S20、无线电池模组通过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输送至第一工位,断开无线通信盒与isoSPI通信盒的连接,将无线通信盒放置在无线电池模组的上端;步骤S30、无线电池模组和无线通信盒通过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输送至第二工位的过程中,无线通信盒基于所述MAC地址完成与无线电池模组的组网;步骤S40、在第二工位上,将无线通信盒连接至isoSPI通信盒,计算机依次通过isoSPI通信盒以及无线通信盒对无线电池模组进行检测;步骤S50、断开无线通信盒与isoSPI通信盒的连接,将无线通信盒通过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传输至第一工位循环使用。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中,所述计算机依次通过isoSPI通信盒以及无线通信盒对无线电池模组进行检测具体为:计算机预设一电压标准值、一温度标准值以及一误差范围,计算机依次通过isoSPI通信盒以及无线通信盒获取无线电池模组的实际电压值以及实际温度值;计算机判断所述电压标准值与实际电压值的偏差是否小于误差范围,若是,则生成电压合格的检测结果;若否,则生成电压不合格的检测结果;计算机判断所述温度标准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偏差是否小于误差范围,若是,则生成温度合格的检测结果;若否,则生成温度不合格的检测结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以及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当无线电池模组通过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传输到第一工位时,将已经写入无线电池模组的MAC地址的无线通信盒放置在无线电池模组上,无线通信盒随无线电池模组被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传输到第二工位,传输的过程中无线通信盒基于MAC地址完成与无线电池模组的组网,无线电池模组到达第二工位时即可立即进行检测,不必再花时间专门等待组网,且检测完成后无线通信盒可通过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再传输回第一工位循环使用,即对组网和检测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进而极大的提升了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使用状态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标记说明:100-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1-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2-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3-计算机,4-isoSPI通信盒,5-无线通信盒,6-无线电池模组,41-通信接口,42-MCU,43-第一SPI转isoSPI芯片,44-第一isoSPI接口,45-第一电源模块,51-2.4G无线模块,52-第二SPI转isoSPI芯片,53-第二isoSPI接口,54-第二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在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1的输送范围内设置两个工位,无线电池模组6传输到第一工位时,将已经写入无线电池模组6的MAC地址的无线通信盒5放置在无线电池模组6上,在无线电池模组6和无线通信盒5输送至第二工位的过程中完成组网,使得无线电池模组6在第二工位可立即进行检测,不必等待组网时间,以提升无线电池模组6检测的效率。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100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个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1,用于传输无线电池模组6;一个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2,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1并行放置,且传输方向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1相反,用于传输所述无线通信盒5;一个计算机3,用于向所述无线通信盒5写入MAC地址,对无线电池模组6进行检测;一个isoSPI通信盒4,与所述计算机3连接,用于以太网和isoSPI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至少两个无线通信盒5,一端与所述isoSPI通信盒4连接,另一端与无线电池模组6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1或者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2进行传输,用于与无线电池模组6进行无线连接组网,进而对无线电池模组6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个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用于传输无线电池模组;/n一个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并行放置,且传输方向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相反;/n一个计算机;/n一个isoSPI通信盒,与所述计算机连接;/n至少两个无线通信盒,一端与所述isoSPI通信盒连接,另一端与无线电池模组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或者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进行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用于传输无线电池模组;
一个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并行放置,且传输方向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相反;
一个计算机;
一个isoSPI通信盒,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至少两个无线通信盒,一端与所述isoSPI通信盒连接,另一端与无线电池模组无线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流水线输送设备或者第二流水线输送设备进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soSPI通信盒包括:
一个通信接口,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一个MCU,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
一个第一SPI转isoSPI芯片,与所述MCU连接;
至少一个第一isoSPI接口,一端与所述第一SPI转isoSPI芯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无线通信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为太网接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soSPI通信盒还包括:
一个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MCU以及第一SPI转isoSPI芯片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盒包括:
一个2.4G无线模块,与无线电池模组无线连接;
一个第二SPI转isoSPI芯片,与所述2.4G无线模块连接;
一个第二isoSPI接口,一端与所述第二SPI转isoSPI芯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isoSPI通信盒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线电池模组检测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平陈崇滨邓秉杰王粦鹏熊刚孔腾陈冬冬池圣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