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包、电池防爆控制系统以及电池防爆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850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力电池包、电池防爆控制系统以及电池防爆控制方法。该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和动力电池,所述电池包壳体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动力电池的容置空腔,装配在所述容置空腔内的用于采集电池包监测数据的防爆监测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壳体上的用于向所述容置空腔输入惰性气体的进气通道,以有效对动力电池进行防护,降低汽车自燃的概率,并可在未发生自燃时,延迟自燃发生的时间,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以及整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包、电池防爆控制系统以及电池防爆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电池防爆控制系统以及电池防爆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环境和能源的现状,全球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频发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使得安全问题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电动汽车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热失控,随着电池的比能量和比功率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的危险也随之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电池防爆控制方法以及电池防爆控制系统,以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易自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和动力电池,所述电池包壳体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动力电池的容置空腔,还包括装配在所述容置空腔内的用于采集电池包监测数据的防爆监测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壳体上的用于向所述容置空腔输入惰性气体的进气通道。优选地,所述防爆监测机构包括至少一组传感器监测组件,每一所述传感器监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氧含量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所述电池包壳体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容置空腔的防爆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防爆控制系统,包括上述动力电池包、与所述动力电池包上设置的防爆监测机构相连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进气通道相连的用于提供惰性气体的惰性气体供应机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防爆监测机构采集的电池包监测数据,控制所述惰性气体供应机构向所述容置空腔输入惰性气体。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供应机构包括液氮供应机构,用于向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容置空腔内提供液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防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包内的防爆监测机构采集的电池包监测数据;若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达到防爆保护标准,则控制所述惰性气体供应机构向所述容置空腔输入惰性气体。优选地,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包括氧含量传感器采集的含氧量监测数据;所述若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达到防爆保护标准,则控制所述惰性气体供应机构向所述容置空腔输入惰性气体,包括:若所述温度监测数据和所述含氧量监测数据达到含氧量自燃标准,则确定与所述含氧量自燃标准相对应的第一控制速率;控制所述惰性气体供应机构依据所述第一控制速率向容置空腔内输入惰性气体。优选地,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包括烟雾传感器采集的烟雾监测数据;所述若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达到防爆保护标准,则控制所述惰性气体供应机构向所述容置空腔输入惰性气体,包括:若所述烟雾监测数据达到烟雾自燃标准,则确定与所述烟雾自燃标准相对应的第二控制速率;控制所述惰性气体供应机构依据所述第二控制速率向所述容置空腔内输入惰性气体。优选地,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包括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监测数据;所述若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达到防爆保护标准,则控制所述惰性气体供应机构向所述容置空腔输入惰性气体,包括:若所述若所述温度监测数据达到温度自燃标准,则确定与所述温度自燃标准相对应的第三控制速率;控制所述惰性气体供应机构依据所述第三控制速率向所述容置空腔内输入惰性气体。优选地,所述温度监测数据包括单位时间内的温度变化率或者当前温度值;若所述温度监测数据达到温度自燃标准包括:若所述单位时间内的温度变化率满足温度变化标准,或者所述当前温度值达到温度阈值。上述动力电池包、电池防爆控制系统以及电池防爆控制方法,通过在电池包壳体形成的容置空腔内装配防爆监测机构,以实时采集电池包监测数据,以便控制器根据该电池包监测数据,控制惰性气体供应机构通过设置在动力电池包上的进气通道向动力电池包内输送惰性气体,降低动力电池包内的氧气浓度,降低动力电池包内的氧气浓度,以从燃烧三要素中“氧气”这一维度进行防燃和阻燃,有效对动力电池进行防护,降低汽车自燃的概率,并可在未发生自燃时,延迟自燃发生的时间,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以及整车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防爆控制系统的一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包的一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防爆控制方法的一流程图;图4是图3中步骤S302的一具体流程图;图5是图3中步骤S302的一具体流程图;图6是图3中步骤S302的一具体流程图;图中:10、动力电池包;11、电池包上壳体;12、电池包下壳体;13、动力电池;14、防爆监测机构;141、第一温度传感器;142、第一氧含量传感器;143、第二温度传感器;144、第二氧含量传感器;145、烟雾传感器;15、进气通道;16、防爆阀;20、控制器;30、惰性气体供应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电池防爆控制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池防爆控制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包10、与动力电池包10上设置的防爆监测机构14相连的控制器20、与控制器20和进气通道15相连的用于提供惰性气体的惰性气体供应机构30,控制器20根据防爆监测机构14采集的电池包监测数据,控制惰性气体供应机构30向容置空腔(图中未示出)内输入惰性气体。其中,防爆监测机构14是设置在动力电池包10内用于采集电池包监测数据的机构。控制器20是用于对电池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控制惰性气体的惰性气体供应机构30向容置空腔内输入惰性气体的设备。惰性气体供应机构30是用于根据控制器20的指令,向容置空腔内提供惰性气体的机构。进气通道15是用于向动力电池包10内输送惰性气体供应机构30提供的惰性气体的通道。该进气通道15用于连通惰性气体供应机构30和动力电池包10,以使惰性气体供应机构30提供的惰性气体通过该进气通道15输送至动力电池包10内。具体地,发生燃烧的三要素包括可燃物、高温和氧气,当可燃物具备燃烧风险或已燃烧时,通过阻断上述三个要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即可有效防止或阻止可燃物燃烧或爆炸。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池防爆控制系统中的动力电池包10内设置有防爆监测机构14,该防爆监测机构14会实时采集电池包监测数据,并发送给控制器20,以便控制器20根据电池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动力电池包10内动力电池13的安全状态,当控制器20监测到动力电池13内处于危险状态时,则向惰性气体供应机构30发送指令,控制惰性气体供应机构30向动力电池包10内输入惰性气体,以降低动力电池包10内的氧气浓度,以从燃烧三要素中的“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和动力电池,所述电池包壳体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动力电池的容置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在所述容置空腔内的用于采集电池包监测数据的防爆监测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壳体上的用于向所述容置空腔输入惰性气体的进气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壳体和动力电池,所述电池包壳体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动力电池的容置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在所述容置空腔内的用于采集电池包监测数据的防爆监测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壳体上的用于向所述容置空腔输入惰性气体的进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监测机构包括至少一组传感器监测组件,每一所述传感器监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氧含量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壳体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容置空腔的防爆阀。


4.一种电池防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与所述动力电池包上设置的防爆监测机构相连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进气通道相连的用于提供惰性气体的惰性气体供应机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防爆监测机构采集的电池包监测数据,控制所述惰性气体供应机构向所述容置空腔输入惰性气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防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供应机构包括液氮供应机构,用于向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容置空腔内提供液氮。


6.一种电池防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动力电池包内的防爆监测机构采集的电池包监测数据;
若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达到防爆保护标准,则控制惰性气体供应机构向容置空腔内输入惰性气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防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监测数据包括氧含量传感器采集的含氧量监测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光邱万超华超曾维权李昌明于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