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尘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96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尘的模具,包括模具和模腔;所述模具内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的上方两侧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靠近第一转轴的一侧均布设置有三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卷簧,且卷簧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卷簧的两端呈垂直方向设置;所述卷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模具内;所述卷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与传动装置传动配合连接,传动装置与控制装置活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在不使用模具时,通过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在卷簧的作用下将模腔堵住,有效的防止了灰尘和小颗粒进入模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尘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是一种可防尘的模具。
技术介绍
用模具进行生产,其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模具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各工业部门的重视,不仅能够减少材料的消耗还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但是现有的模具不具有防尘装置,一旦模具的模腔内进入灰尘和小颗粒时,灰尘和颗粒会污染使用模具加工产品的原料,同时小颗粒会使加工的产品尺寸及形状发生局部变化,从而造成模具加工成型的产品质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尘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尘的模具,包括模具和模腔;所述模具内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靠近第一转轴的一侧均布设置有三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卷簧,且卷簧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卷簧的两端呈垂直方向设置;所述卷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模具内;所述卷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与传动装置传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控制装置活动配合。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对称那个转动装置在模具的底端中部内;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和第四齿轮,且第五齿轮之间传动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的中部;所述第四齿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配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对称转动安装在模具的底端两侧内;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一齿轮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四转轴远离第四齿轮的一端传动安装有旋钮。进一步,所述旋钮设置在模具的外侧。进一步,所述第四转轴靠近旋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活动配合有控制装置。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棘爪;所述棘爪设置在第六齿轮远离第三转轴的一侧,且棘爪与第六齿轮活动配合;所述棘爪远离第六齿轮的一侧通过连杆与滑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板远离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板和弹簧均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设置在模具的底端一侧内;所述滑板远离连杆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滑板的一端设置在模具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装置在不使用模具时,通过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在卷簧的作用下将模腔堵住,防止了灰尘和小颗粒进入模腔内,从而避免了小颗粒会使加工的产品尺寸及形状发生局部变化的现象,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具,2-模腔,3-方形槽,4-第一转轴,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卷簧,8-凹槽,9-第一齿轮,10-第一链条,11-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13-第二转轴,14-第二链条,15-第四齿轮,16-第三转轴,17-第四转轴,18-第五齿轮,19-第六齿轮,20-棘爪,21-旋钮,22-连杆,23-滑板,24-弹簧,25-滑槽,26-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防尘的模具,包括模具1和模腔2;所述模具1内设置有模腔2;所述模腔2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方形槽3;所述方形槽3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靠近第一转轴4的一侧均布设置有三组凹槽8;所述凹槽8内设置有卷簧7,且卷簧7套设在第一转轴4上;所述卷簧7的两端呈垂直方向设置;所述卷簧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模具1内;所述卷簧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挡板5或第二挡板6内;所述第一转轴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通过第一链条10与传动装置传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控制装置活动配合。在使用模具1时,转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转动通过第一链条10带动第一齿轮9转动,第一齿轮9转动即第一转轴4转动,即可使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向转动,且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卷簧7处于压缩状态,将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转动至竖直方向即可使用,因传动装置与控制装置活动配合,使得传动装置无法反向转动,即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无法在卷簧7的作用下反向转动,即可使用模具1,当使用模具1结束后,使控制装置与传动装置脱离配合,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即可在卷簧7的作用下反向转动,即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将模腔2的上方堵住,即实现灰尘无法进入模腔2内。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三转轴16、第四转轴17、第五齿轮18和第四齿轮15;所述第三转轴16和第四转轴17对称那个转动装置在模具1的底端中部内;所述第三转轴16和第四转轴17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18和第四齿轮15,且第五齿轮18之间传动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5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16和第四转轴17的中部;所述第四齿轮15通过第二链条14传动配合连接有第三齿轮12;所述第三齿轮12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13上;所述第二转轴13对称转动安装在模具1的底端两侧内;所述第二转轴1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通过第一链条10与第一齿轮9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四转轴17远离第四齿轮15的一端传动安装有旋钮21。请参阅图3,所述旋钮21设置在模具1的外侧。请参阅图3,所述第四转轴17靠近旋钮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六齿轮19;所述第六齿轮19活动配合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只能使第六齿轮19单向转动。请参阅图3,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棘爪20;所述棘爪20设置在第六齿轮19远离第三转轴16的一侧,且棘爪20与第六齿轮19活动配合;所述棘爪20远离第六齿轮19的一侧通过连杆22与滑板23固定连接;所述滑板23远离2的一侧设置有弹簧24;所述滑板23和弹簧24均滑动设置在滑槽25内;所述滑槽25设置在模具1的底端一侧内;所述滑板23远离连杆2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拉杆26;所述拉杆26远离滑板23的一端设置在模具1的外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模具1时,转动旋钮21,旋钮21转动即第四转轴17、第四转轴17上第五齿轮18和第四转轴17上第四齿轮15转动,第四转轴17上第五齿轮18带动第三转轴16上第五齿轮18反向转动,即第三转轴16和第四齿轮15反向转动,第四齿轮15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尘的模具,包括模具(1)和模腔(2);所述模具(1)内设置有模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2)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方形槽(3);所述方形槽(3)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靠近第一转轴(4)的一侧均布设置有三组凹槽(8);所述凹槽(8)内设置有卷簧(7),且卷簧(7)套设在第一转轴(4)上;所述卷簧(7)的两端呈垂直方向设置;所述卷簧(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模具(1)内;所述卷簧(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挡板(5)或第二挡板(6)内;所述第一转轴(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通过第一链条(10)与传动装置传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控制装置活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尘的模具,包括模具(1)和模腔(2);所述模具(1)内设置有模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2)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方形槽(3);所述方形槽(3)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靠近第一转轴(4)的一侧均布设置有三组凹槽(8);所述凹槽(8)内设置有卷簧(7),且卷簧(7)套设在第一转轴(4)上;所述卷簧(7)的两端呈垂直方向设置;所述卷簧(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模具(1)内;所述卷簧(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挡板(5)或第二挡板(6)内;所述第一转轴(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通过第一链条(10)与传动装置传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控制装置活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尘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三转轴(16)、第四转轴(17)、第五齿轮(18)和第四齿轮(15);所述第三转轴(16)和第四转轴(17)对称那个转动装置在模具(1)的底端中部内;所述第三转轴(16)和第四转轴(17)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18)和第四齿轮(15),且第五齿轮(18)之间传动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5)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16)和第四转轴(17)的中部;所述第四齿轮(15)通过第二链条(14)传动配合连接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长生段勤俭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群宏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