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789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挤出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箱,所述冷凝箱内左右两侧顶部和中部下侧均设置有通管,三组所述通管贯穿于中空板内,且中空板延伸至冷凝箱外侧,所述中空板内中部设置有进出水管,所述冷凝箱底壁连通设置有排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中空板和通管,可通过三组中空板与冷凝箱形成四组排气腔,并由上下错位设置的三组通管流通热气,增加热气外排行程,进而提升热气分子冷凝效果,可降低对真空泵造成的损伤,起到真空泵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
本技术涉及挤出设备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双螺杆挤出机是20世纪30年代由意大利人专利技术的,用于聚合物的加工。其应用范围广泛,可适用于多种物料的加工,可实现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率。目前塑料加工改性主要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其可实现大量的塑料改性品种的生产,如:玻纤增强、阻燃料造粒、高填充料造粒(如:PE、PP填充75%CaCO3。热敏性物料造粒(如:PVC、XLPE电缆料)、浓色母粒、反应挤出造粒(如:EVA热熔胶、聚氨酯)等领域。国内大部分塑料改性厂和研究院都在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塑料的加工实验和生产。目前改性塑料的国内年产量在200万吨以上。经检索(申请号:CN201721340708.7),可得知,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包括设置于真空泵与双螺杆挤出机的连接管路中的装置本体,其包括冷凝罐,罐内放冷却液,罐外设有夹套,夹套内设冷凝腔,夹套壳体上设有真空泵接口、挤出机接口和冷凝液出口;挤出机接口通过三通连接件连接双螺杆挤出机,三通连接件的中部接口连接真空表。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该装置采用冷凝罐与热气分子接触进行气体冷凝冷却,起到真空泵防护作用,但是冷凝罐与热气分子接触面不足,需关闭真空泵一侧的阀体,静待热气分子缓慢降温,再对其断续性抽气,接触面的不足造成该工序浪费大量时间,实用性差;2.该装置采用调整装置整体的高度,使连接端与不同高度的挤出机工作腔连通,该整体调节方式,工作强度大,费时费力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通过设置有中空板和通管,可通过三组中空板与冷凝箱形成四组排气腔,并由上下错位设置的三组通管流通热气,增加热气外排行程,进而提升热气分子冷凝效果,可降低对真空泵造成的损伤,起到真空泵防护作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箱;所述冷凝箱内左右两侧顶部和中部下侧均设置有通管,三组所述通管贯穿于中空板内,且中空板延伸至冷凝箱外侧,所述中空板内中部设置有进出水管,所述冷凝箱底壁连通设置有排液管,且排液管共有四组,四组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冷凝箱左壁底部连通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左侧连通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插接有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通过密封圈与套管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金属软管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冷凝箱右壁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真空泵,所述冷凝箱右外壁底部固定设置有撑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风管上连通设置有真空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撑板内侧转角处固定设置有加强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撑板底壁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配重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管内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通过设置有中空板和通管,可通过三组中空板与冷凝箱形成四组排气腔,并由上下错位设置的三组通管流通热气,增加热气外排行程,进而提升热气分子冷凝效果,可降低对真空泵造成的损伤,起到真空泵防护作用。2.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通过设置有金属软管和密封圈,在金属软管连通挤出机的工作腔时,由定位板的定位孔装配定位,方便快捷,可通过手动弯折金属软管,调整金属软管下端口的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挤出机工作腔连通,同时密封圈的设置,以保证金属软管的密封连通。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的套管与金属软管连通部分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凝箱;2、中空板;3、通管;4、真空泵;5、排气管;6、进出水管;7、真空表;8、进风管;9、套管;10、金属软管;11、定位板;12、配重块;13、排液管;14、撑板;15、定位孔;1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箱1;所述冷凝箱1内左右两侧顶部和中部下侧均设置有通管3,三组所述通管3贯穿于中空板2内,且中空板2延伸至冷凝箱1外侧,所述中空板2内中部设置有进出水管6,所述冷凝箱1底壁连通设置有排液管13,且排液管13共有四组,四组所述排液管13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冷凝箱1左壁底部连通设置有进风管8,所述进风管8左侧连通设置有套管9,所述套管9内插接有金属软管10,所述金属软管10通过密封圈16与套管9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金属软管10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15,所述冷凝箱1右壁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上设置有真空泵4,所述冷凝箱1右外壁底部固定设置有撑板14。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有中空板2和通管3,可通过三组中空板2与冷凝箱1形成四组排气腔,并由上下错位设置的三组通管3流通热气,增加热气外排行程,进而提升热气分子冷凝效果,可降低对真空泵4造成的损伤,起到真空泵4防护作用,通过设置有金属软管10和密封圈16,在金属软管10连通挤出机的工作腔时,由定位板11的定位孔15装配定位,方便快捷,可通过手动弯折金属软管10,调整金属软管10下端口的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挤出机工作腔连通,同时密封圈16的设置,以保证金属软管10的密封连通。其中,所述进风管8上连通设置有真空表7。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有真空表7,便于工作人员查看抽排真空进度使用。其中,所述撑板14内侧转角处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有加强筋,可通过加强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箱(1);/n所述冷凝箱(1)内左右两侧顶部和中部下侧均设置有通管(3),三组所述通管(3)贯穿于中空板(2)内,且中空板(2)延伸至冷凝箱(1)外侧,所述中空板(2)内中部设置有进出水管(6),所述冷凝箱(1)底壁连通设置有排液管(13),且排液管(13)共有四组,四组所述排液管(13)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冷凝箱(1)左壁底部连通设置有进风管(8),所述进风管(8)左侧连通设置有套管(9),所述套管(9)内插接有金属软管(10),所述金属软管(10)通过密封圈(16)与套管(9)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金属软管(10)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15),所述冷凝箱(1)右壁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上设置有真空泵(4),所述冷凝箱(1)右外壁底部固定设置有撑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箱(1);
所述冷凝箱(1)内左右两侧顶部和中部下侧均设置有通管(3),三组所述通管(3)贯穿于中空板(2)内,且中空板(2)延伸至冷凝箱(1)外侧,所述中空板(2)内中部设置有进出水管(6),所述冷凝箱(1)底壁连通设置有排液管(13),且排液管(13)共有四组,四组所述排液管(13)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冷凝箱(1)左壁底部连通设置有进风管(8),所述进风管(8)左侧连通设置有套管(9),所述套管(9)内插接有金属软管(10),所述金属软管(10)通过密封圈(16)与套管(9)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金属软管(10)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15),所述冷凝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鑫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