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杯套打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72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硅胶杯套打孔设备,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打孔支撑座、夹持机构、打孔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设置在打孔支撑座的正上方并正对打孔支撑座的顶端;所述的打孔机构设置在打孔支撑座的侧方并正对打孔支撑座的侧面;所述夹持机构和打孔机构均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使用时,硅胶杯套倒扣在打孔支撑座上,并用夹持机构夹紧,用打孔机构一次性打多个孔,解决了硅胶杯套侧壁上打孔困难的问题;本设备可一次性打多个孔,打孔效率高,打孔冲头与打孔气缸可拆卸连接,打孔冲头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心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可形成多种孔型的硅胶杯套,硅胶杯套的形式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杯套打孔设备
本技术属于硅胶杯套
,尤其涉及一种硅胶杯套打孔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销售的茶杯就材质而言有很多种,但无论是陶瓷质、塑料质、玻璃质还是金属质的茶杯,其共同的缺点就是隔热、防滑效果差;如果杯子里的水温度较高,端杯时就会烫手,放下时,还会烫坏桌面或茶几面,一旦桌面或茶几面有水,稍有不慎,碰着茶杯,茶杯就会滑落地下,轻则水流一地,重则茶杯碎裂,造成浪费。因此就有了利用硅胶的耐高温的特性制成的杯套。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硅胶杯套如专利号为CN201996162U公开的茶杯,为解决现有茶杯隔热防滑效果差的问题而设计。茶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外周设有硅胶杯套,该硅胶杯套的外周面均布一体凸块或一体凹陷,该硅胶杯套的底部设有上表面均布一体凹陷或一体凸块的四方形硅胶杯垫。随着人们对各种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倘若硅胶杯套的结构是一成不变的,那么硅胶杯套也势必会被人们淘汰。因此,目前结构比较新颖的硅胶杯套是在硅胶杯套的侧壁上打上各种形状的孔,这些形状各异的孔起到与上述专利凸凹和凹陷相同的作用,同时孔型的变化可以使得硅胶杯套的形式更加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由于硅胶杯套的材质较软,在硅胶杯套侧壁上打孔的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胶杯套打孔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硅胶杯套侧壁上打孔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硅胶杯套打孔设备,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打孔支撑座、夹持机构、打孔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设置在打孔支撑座的正上方并正对打孔支撑座的顶端;所述的打孔机构设置在打孔支撑座的侧方并正对打孔支撑座的侧面;所述夹持机构和打孔机构均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气缸座、夹持气缸和压紧块,夹持气缸座包括竖板和顶板,竖板的底端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顶板与竖板的顶端固定,夹持气缸固定在顶板上,夹持气缸的活动杆朝下且正对打孔支撑座的顶端,压紧块固定在夹持气缸活动杆的底端并与打孔支撑座配合,夹持气缸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打孔机构包括打孔气缸座、打孔气缸和若干打孔冲头,打孔气缸座固定在底座上表面,打孔气缸安装于打孔气缸座上,打孔冲头与打孔气缸可拆卸连接,且打孔冲头均朝向打孔支撑座,打孔气缸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在硅胶杯套打孔前,可根据设计调整打孔冲头的数量及间距。优选地,所述的打孔冲头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心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硅胶杯套打孔前,可调整打孔冲头的截面形状,进而打出各种形状的孔,使得硅胶杯套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优选地,所述的打孔冲头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优选地,所述的打孔支撑座面向打孔机构的侧面为平面。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涉及的硅胶杯套打孔设备包括打孔支撑座、夹持机构和打孔机构,硅胶杯套倒扣在打孔支撑座上,并用夹持机构夹紧,用打孔机构一次性打多个孔,解决了硅胶杯套侧壁上打孔困难的问题。2.本技术涉及的打孔机构包括打孔气缸座、打孔气缸和若干打孔冲头,可一次性打多个孔,打孔效率高;打孔冲头与打孔气缸可拆卸连接,打孔冲头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心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可形成多种孔型的硅胶杯套,硅胶杯套的形式多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硅胶杯套打孔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硅胶杯套打孔设备的侧视图。其中:1-底座,2-打孔支撑座,3-夹持机构,31-夹持气缸座,311-竖板,312-顶板,32-夹持气缸,33-夹紧块,4-打孔机构,41-打孔气缸座,42-打孔气缸,43-打孔冲头,5-控制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参照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硅胶杯套打孔设备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打孔支撑座2、夹持机构3、打孔机构4和控制机构5。所述的夹持机构3设置在打孔支撑座2的正上方并正对打孔支撑座2的顶端;打孔机构4设置在打孔支撑座2的侧方并正对打孔支撑座2的侧面;打孔支撑座2面向打孔机构4的侧面为平面,夹持机构3和打孔机构2均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所述的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气缸座31、夹持气缸32和压紧块33,夹持气缸座31包括竖板311和顶板312,竖板311的底端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顶板312与竖板311的顶端固定,夹持气缸32固定在顶板312上,夹持气缸32的活动杆朝下且正对打孔支撑座2的顶端,压紧块33固定在夹持气缸32活动杆的底端并与打孔支撑座2配合,夹持气缸32与控制机构5通信连接。所述的打孔机构4包括打孔气缸座41、打孔气缸42和若干打孔冲头43,打孔气缸座41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打孔气缸42安装于打孔气缸座41上,打孔冲头43与打孔气缸42可拆卸连接,打孔冲头43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在硅胶杯套打孔前,可根据设计调整打孔冲头43的数量及间距;打孔冲头4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心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硅胶杯套打孔前,可调整打孔冲头43的截面形状,进而打出各种形状的孔,使得硅胶杯套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本实施中设置4个圆形截面的打孔冲头43;打孔冲头43均朝向打孔支撑座,打孔气缸42与控制机构5通信连接。所述的控制机构5上设有控制面板,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设置前后两次打孔的间隔时间。硅胶杯套打孔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1)根据硅胶杯套的设计要求调整打孔冲头43的数量及各打孔冲头43的截面形状,通过控制面板向控制机构5输入前后两次打孔的间隔时间,然后将硅胶杯套倒扣在打孔支撑座2上,启动设备;2)控制机构5向夹持气缸32发出信号,夹持气缸32向下推动压紧块33向下移动并压住硅胶杯套的底,并与打孔支撑座2的顶端配合夹紧硅胶杯套;3)控制机构5向打孔气缸42发出信号,打孔气缸42带动打孔冲头43向打孔支撑座2运动一次,打孔冲头43对硅胶杯套的侧壁进行一次打孔;4)控制机构5向打孔气缸42和夹持气缸32发出信号,打孔气缸42和夹持气缸32恢复到初始状态,设备进入空档期,在空档期内,人工旋转硅胶杯套一定角度,准备下次打孔;5)当空档期时间等于设置的前后两次打孔的间隔时间,返回步骤2);6)重复步骤2)~5),直至完成一个硅胶杯套的所有打孔作业,跟换下一个硅胶杯套或关闭设备。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不脱离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和精神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多种修改、添加及替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杯套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打孔支撑座、夹持机构、打孔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设置在打孔支撑座的正上方并正对打孔支撑座的顶端;所述的打孔机构设置在打孔支撑座的侧方并正对打孔支撑座的侧面;所述夹持机构和打孔机构均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杯套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打孔支撑座、夹持机构、打孔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设置在打孔支撑座的正上方并正对打孔支撑座的顶端;所述的打孔机构设置在打孔支撑座的侧方并正对打孔支撑座的侧面;所述夹持机构和打孔机构均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杯套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气缸座、夹持气缸和压紧块,夹持气缸座包括竖板和顶板,竖板的底端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顶板与竖板的顶端固定,夹持气缸固定在顶板上,夹持气缸的活动杆朝下且正对打孔支撑座的顶端,压紧块固定在夹持气缸活动杆的底端并与打孔支撑座配合,夹持气缸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龙赵群惠董伟伟方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利登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