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7410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7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的两侧设有传输机构,翻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安装盒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安装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设置有两个翻转盒,铁片机械零件从输送带中传送至其中一个翻转盒内,且翻转盒内部也设置有一上一下两个输送装置,由第一电机带动两个翻转盒旋转,而在这旋转的过程中第二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两个从动齿轮使两个翻转盒翻转,从而使得翻转盒内部的铁片机械零件翻面,再通过传送带传送出,达到取代人工的自动翻转铁片机械零件上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飞速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于机器的利用,人类的智慧使得我们制造出了一台又一台便于使用的机器,它们的产生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提升,而这些机器的产生离不开对其机械零件的加工与组装,就比如说切割、打磨等等都是机械加工的一种方式。当今市场上的机械加工上料装置大多都是人工上料的方法,这种方法增加了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当对一些机械铁片零件上料时,铁片片的锋利可能会划伤工作人员的手,并且工作效率也及其低下,不仅如此在对铁片机械零件加工时,也只能采用人工的方式翻转铁片零件,十分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工的上料方式工作效率低下,且无法对铁片零件进行自动翻转加工工作,为此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使其有效的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的两侧设有传输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安装盒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安装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两侧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一端贯穿于安装盒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优选的,所述翻转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远离翻转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翻转盒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表面套接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远离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有输送带。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翻转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翻转盒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电机通过第三传动轴传动连接有传动轮。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设置有两个翻转盒,铁片机械零件从输送带中传送至其中一个翻转盒内,且翻转盒内部也设置有一上一下两个输送装置,由第一电机带动两个翻转盒旋转,而在这旋转的过程中第二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两个从动齿轮使两个翻转盒翻转,从而使得翻转盒内部的铁片机械零件翻转,再通过传送带传送出,达到取代人工的自动翻转铁片机械零件上料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的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的翻转盒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的翻转盒侧面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第一电机;3、第一旋转杆;4、安装支架;5、翻转机构;51、第二电机;52、安装盒;53、第一传动轴;54、主动齿轮;55、第二旋转杆;56、第二传动轴;57、从动齿轮;6、传输机构;61、翻转盒;62、安装柱;63、传送带;64、传动轮;65、第三电机;66、限位板;67、第三传动轴;7、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4,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有翻转机构5,翻转机构5的两侧设有传输机构6,翻转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52,第二电机51的输出端贯穿于安装盒52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53,安装盒5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55,两侧第二旋转杆55的一端贯穿于安装盒52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56。传输机构6包括翻转盒61,翻转盒6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安装柱62,安装柱62远离翻转盒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送带63,传送带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64,翻转盒6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6,限位板66起到在翻转过程中起到阻隔零件的效果,使其不会落在翻转盒61内的夹缝之中,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且进入到翻转盒61内部的零件会由于传送带63的带动传送至翻转盒61的内部,在进行翻转的过程中传送带63会停止工作,待翻转完成后便可以由传送带63把内部的零件传送出去,增加了该装置的便利性,底座1的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3,第一旋转杆3的表面套接有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安装支架4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固,底座1的顶部远离第一电机2固定连接有输送带7,由第一电机2与第一旋转杆3便可以带动顶部的两个翻转盒61旋转,使其与两侧的输送带7对接,实现自动上料的效果,第一传动轴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4,两个第二传动轴5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57,主动齿轮54与两个从动齿轮57啮合连接,第三电机65的输出端贯穿于翻转盒61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轴67,第三电机65通过第三传动轴67传动连接有传动轮64,主动齿轮54带动两个从动齿轮57便可以在旋转的时候对翻转盒61进行翻转,使其内部的零件翻转再传送出去,达到了自动翻转上料的效果。使用时,铁片机械零件从输送带7中传送至翻转盒61内,翻转盒61的内部设置有一上一下两个传送带63,由第三电机65带动传送带63将输送带7输送的铁片机械零件传送至翻转盒61的内部,之后通过底座1上的第一电机2带动第一旋转杆3旋转使其顶部的两个翻转盒61九十度旋转至另一侧的输送带7中,而在这旋转的过程中,传送带63停止工作,第二电机51带动主动齿轮54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齿轮57旋转,然后使得翻转盒61进行翻转运动,其内部的铁片机械零件便会翻转至另一面,然后当翻转盒61的出料口旋转至与另一侧的输送带7对接时,便可以启动传送带63把已经翻转的铁片机械零件输送至另一侧的输送带7中传送出去,便完成了自动翻转上料的工作,增加了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翻转机构(5),所述翻转机构(5)的两侧设有传输机构(6),所述翻转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1),所述第二电机(5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52),所述第二电机(51)的输出端贯穿于安装盒(52)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53),所述安装盒(5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55),两侧所述第二旋转杆(55)的一端贯穿于安装盒(52)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56);/n所述传输机构(6)包括翻转盒(61),所述翻转盒(6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安装柱(62),所述安装柱(62)远离翻转盒(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送带(63),所述传送带(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64),所述翻转盒(6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6);/n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3),所述第一旋转杆(3)的表面套接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远离第一电机(2)固定连接有输送带(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翻转机构(5),所述翻转机构(5)的两侧设有传输机构(6),所述翻转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1),所述第二电机(5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52),所述第二电机(51)的输出端贯穿于安装盒(52)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53),所述安装盒(5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55),两侧所述第二旋转杆(55)的一端贯穿于安装盒(52)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56);
所述传输机构(6)包括翻转盒(61),所述翻转盒(6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安装柱(62),所述安装柱(62)远离翻转盒(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送带(63),所述传送带(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64),所述翻转盒(6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6);
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斌李再明阳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