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导轨多工位打孔一体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滑槽;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分别夹紧直线导轨的两端;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一驱动机构,两个第一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夹紧机构相连;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第一钻孔机构和第二钻孔机构,所述第一钻孔机构和所述第二钻孔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两侧;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二驱动机构,两个第一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钻孔机构与第二钻孔机构相连。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提高了沉头孔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导轨多工位打孔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导轨加工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直线导轨多工位打孔一体机。
技术介绍
导轨是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槽或脊,可承受、固定、引导移动装置或设备并减少其摩擦的一种装置,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滑动门的滑糟、窗帘上部的滑槽以及火车的铁轨都属于导轨。为便于实际使用时安装、组装和拆卸,生产时常需利用打孔机给导轨轨道面打孔,现有技术中的传统打孔机的升降机构结构复杂,造价较高,耗能较大;导轨固定机构存在定位不准确、固定效果不好的问题,缺少缓冲机构,易造成机器损伤,申请号为CN201711191045.1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直线导轨打孔机,包括电控装置、加工台、夹紧机构、升降机构、打孔机构,所述加工台上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板、底座和夹紧轨道,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加工台顶面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水平地固定有夹紧轨道,所述打孔机构设置在夹紧机正上方,所述打孔机构的侧面连接升降机构,所述加工台内侧设有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与升降机构、打孔机构相互配合。结构简单、运作灵活、造价较低并且耗能较小;固定材料所用的固定机构定位准确、固定效果好;工作台一侧还设有防护板,可有效避免操作事故发生,但是直线导轨上的孔多为沉头孔,若采用该结构,则每个沉头孔需要加工两次,加工不便,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导轨多工位打孔一体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滑槽;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分别夹紧直线导轨的两端,所述夹紧机构的底部固设有滑块,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丝杠螺母副,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夹紧机构相连,两个第一驱动机构同时启动同向运动且同时停止。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第一钻孔机构和第二钻孔机构,所述第一钻孔机构和所述第二钻孔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第一钻孔机构和第二钻孔机构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钻孔机构与所述第二钻孔机构依次对直线导轨进行钻孔;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丝杠螺母副,所述第二丝杠螺母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两个所述第二丝杠螺母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钻孔机构和所述第二钻孔机构相连。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安装台、油缸和压杆,所述安装台包括底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滑块固设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副相连,所述第一竖板朝向所述第二竖板的表面固设有置物台,所述第二竖板朝向所述第一竖板的表面设有伸入孔,所述置物台的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竖板的顶部的高度,所述油缸固设于所述底板,所述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杆相连,所述压杆穿过所述伸入孔,且所述压杆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置物台。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置物台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压杆相对设置,所述压杆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凹槽的宽度,所述压杆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凹槽的顶部的高度,所述压杆的顶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凹槽的顶部的高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冷却液喷头,所述冷却液喷头的出口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钻孔机构与直线导轨的接触处和所述第二钻孔机构与直线导轨的接触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喷头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凸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2、沉头孔通过依次运动的第一钻孔机构与第二钻孔机构即可成型,一个沉头孔只需要在一个工位上即可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直线导轨多工位打孔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夹紧机构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夹紧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导轨多工位打孔一体机,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直线导轨多工位打孔一体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滑槽11;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夹紧机构2,所述夹紧机构2分别夹紧直线导轨的两端,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安装台21、油缸22和压杆23,所述安装台包括底板211、第一竖板212和第二竖板213,所述底板211的底部固设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与所述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板212朝向所述第二竖板213的表面固设有置物台214,所述第二竖板213朝向所述第一竖板212的表面设有伸入孔2131,所述置物台214的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竖板212的顶部的高度,所述油缸22固设于所述底板211上,所述油缸22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杆23相连,所述压杆23穿过所述伸入孔2131,且所述压杆23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置物台214。油缸22驱动压杆23运动,实现压杆23对直线导轨的压紧或者松开。考虑到直线导轨为了适应不同场合具有不同尺寸,为了对不同尺寸的直线导轨进行夹紧,所述置物台214上开设有凹槽2141,所述凹槽2141与所述压杆23相对设置,所述压杆23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凹槽2141的宽度,所述压杆23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凹槽2141的顶部的高度,所述压杆23的顶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凹槽2141的顶部的高度。这样设置,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直线导轨进行压紧固定。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一驱动机构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1与第一丝杠螺母副32,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副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211相连,两个第一丝杠螺母副32同时启动同向运动且同时停止。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两个夹紧机构2,即拥有两个底板211,因此第一丝杠螺母副31与第一驱动电机32也为两组设置,每组连接一个底板211。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第一钻孔机构41和第二钻孔机构42,所述第一钻孔机构41和所述第二钻孔机构42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台1的两侧,所述第一钻孔机构41和第二钻孔机构42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钻孔机构41与所述第二钻孔机构42依次对直线导轨进行钻孔,当第一钻孔机构41上的钻头411对直线导轨进行钻孔后回程,第二钻孔机构42上的钻头421对直线导轨进行钻孔,由于钻头411与钻头421的尺寸不同,就实现了直线导轨上的沉头孔的加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导轨多工位打孔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滑槽;/n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分别夹紧直线导轨的两端,所述夹紧机构的底部固设有滑块,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n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丝杠螺母副,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夹紧机构相连,两个第一驱动机构同时启动同向运动且同时停止;/n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第一钻孔机构和第二钻孔机构,所述第一钻孔机构和所述第二钻孔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第一钻孔机构和第二钻孔机构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钻孔机构与所述第二钻孔机构依次对直线导轨进行钻孔;/n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丝杠螺母副,所述第二丝杠螺母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两个所述第二丝杠螺母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钻孔机构和所述第二钻孔机构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导轨多工位打孔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滑槽;
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分别夹紧直线导轨的两端,所述夹紧机构的底部固设有滑块,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丝杠螺母副,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夹紧机构相连,两个第一驱动机构同时启动同向运动且同时停止;
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第一钻孔机构和第二钻孔机构,所述第一钻孔机构和所述第二钻孔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第一钻孔机构和第二钻孔机构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钻孔机构与所述第二钻孔机构依次对直线导轨进行钻孔;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丝杠螺母副,所述第二丝杠螺母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两个所述第二丝杠螺母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钻孔机构和所述第二钻孔机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鑫型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