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位双面槽车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15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可转位双面槽车削刀片,包括车削刀片本体,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外表面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刀面与两个第二刀面,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对应两个第一刀面与两个第二刀面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断屑槽,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四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切屑槽,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定位孔,且安装定位孔的内侧壁对应四个第一断屑槽的位置均开设有导热内槽,四个所述导热内槽均嵌入连接有导热金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热金属杆通过螺栓可以稳定的被固定在导热内槽中,并与导热硅脂以及导热内槽内壁贴合,从而便于将刀具的内部热量直接导致安装部位上,进而提升该刀具的散热能力,进而提升该刀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位双面槽车削刀片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转位双面槽车削刀片,属于车削刀片

技术介绍
可转位刀片是指机械夹固在刀体上,切削刃用钝后不重磨而转位使用的刀片。现有技术中,可转位切削刀片会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可转位切削刀片散热多是通过与安装部位接触的位置进行散热,而可转位切削刀片自身的导热性能并不够优秀。2、现有的可转位切削刀片上仅设置单处的断屑槽,从而导致刀片的断屑效果不会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转位双面槽车削刀片。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转位双面槽车削刀片,包括车削刀片本体;其中,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外表面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刀面与两个第二刀面,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对应两个第一刀面与两个第二刀面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断屑槽,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四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切屑槽,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定位孔,且安装定位孔的内侧壁对应四个第一断屑槽的位置均开设有导热内槽,四个所述导热内槽均嵌入连接有导热金属杆。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导热金属杆远离导热内槽的一端均设置有螺纹,且四个导热金属杆远离导热内槽的一端均延伸至车削刀片本体的底端。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切屑槽的内侧壁远离车削刀片本体的一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二断屑槽。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切屑槽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断屑槽之间相互贯通。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导热内槽与导热金属杆的间隙处填充设置有导热硅脂。<br>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导热金属杆的材质可采用银或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被车削刀片本体上第一刀面或是第二刀面切斜的工件废屑若是未被第一断屑槽断开,该废屑沿着切屑槽移至第二断屑槽一侧,以便于被第二断屑槽断开,从而有利于提升该刀具断屑的能力,同时方便将刀具的内部热量直接导至安装部位上,进而提升该刀具的散热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车削刀片本体;2、第一刀面;3、第二刀面;4、第一断屑槽;5、切屑槽;6、第二断屑槽;7、安装定位孔;8、导热内槽;9、导热硅脂;10、导热金属杆。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2所示,涉及一种可转位双面槽车削刀片,包括车削刀片本体1,车削刀片本体1的外表面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刀面2与两个第二刀面3,车削刀片本体1的顶端对应两个第一刀面2与两个第二刀面3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断屑槽4,车削刀片本体1的顶端四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切屑槽5,车削刀片本体1的顶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定位孔7,且安装定位孔7的内侧壁对应四个第一断屑槽4的位置均开设有导热内槽8,四个导热内槽8均嵌入连接有导热金属杆10。使用时,被车削刀片本体1上第一刀面2或是第二刀面3切斜的工件废屑若是未被第一断屑槽4断开,该废屑沿着切屑槽5移至第二断屑槽6一侧,以便于被第二断屑槽6断开,从而有利于提升该刀具断屑的能力,在通过螺栓对准安装定位孔7将该刀具安装在指定位置上后,导热金属杆10通过螺栓可以稳定的被固定在导热内槽8中,并对导热金属杆10进行挤压,使其更好地与导热硅脂9以及导热内槽8内壁贴合,并且由于导热金属杆10远离导热内槽8的一端均延伸至车削刀片本体1的底端,可以使导热金属杆10与刀片的安装部位进行接触,有利于导出热量,进而提升该刀具的散热能力,进而提升该刀具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实用性。进一步的方案中,四个导热金属杆10远离导热内槽8的一端均设置有螺纹,且四个导热金属杆10远离导热内槽8的一端均延伸至车削刀片本体1的底端。通过在导热金属杆10外侧的表面设置螺纹可有利于同固定该车削刀片本体1用的螺栓进行螺合固定,从而使导热金属杆10可以稳定的被固定在导热内槽8中,并对导热金属杆10进行挤压,使其更好地与导热内槽8内壁贴合,并且由于导热金属杆10远离导热内槽8的一端均延伸至车削刀片本体1的底端,可以使导热金属杆10与刀片的安装部位进行接触,有利于导出热量。进一步的方案中,四个切屑槽5的内侧壁远离车削刀片本体1的一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二断屑槽6。便于未被第一断屑槽4断开的废屑沿着切屑槽5移至第二断屑槽6一侧,以便于被第二断屑槽6断开。进一步的方案中,每个切屑槽5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断屑槽4之间相互贯通。便于未被第一断屑槽4断开的废屑沿着切屑槽5移至第二断屑槽6一侧,以便于被第二断屑槽6断开。进一步的方案中,每个导热内槽8与导热金属杆10的间隙处填充设置有导热硅脂9。便于使导热金属杆10与导热内槽8的间隙得以被填充,从而增大导热金属杆10的受热面积。进一步的方案中,四个导热金属杆10的材质可采用银或铜。便于提升导热金属杆10的导热能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转位双面槽车削刀片,包括车削刀片本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外表面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刀面与两个第二刀面,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对应两个第一刀面与两个第二刀面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断屑槽,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四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切屑槽,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定位孔,且安装定位孔的内侧壁对应四个第一断屑槽的位置均开设有导热内槽,四个所述导热内槽均嵌入连接有导热金属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位双面槽车削刀片,包括车削刀片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外表面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刀面与两个第二刀面,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对应两个第一刀面与两个第二刀面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断屑槽,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四侧边缘处均开设有切屑槽,所述车削刀片本体的顶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定位孔,且安装定位孔的内侧壁对应四个第一断屑槽的位置均开设有导热内槽,四个所述导热内槽均嵌入连接有导热金属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位双面槽车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导热金属杆远离导热内槽的一端均设置有螺纹,且四个导热金属杆远离导热内槽的一端均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锋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蕴航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