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98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1
一种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属于冷拔钢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机柜主回路、主机柜控制回路、主机柜二次回路、PLC柜主回路、PLC柜控制回路以及PLC柜二次回路,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分别与主机柜二次回路及PLC柜二次回路连接,所述的主机柜二次回路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主机柜控制回路连接主机柜主回路,所述的PLC柜二次回路连接PLC柜主回路,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外接人机界面。优点:降低了主机空载运转时的用电,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使用成本,另外通过编码器能精确地提供拔制时小车所处的位置,使之达到设置长度时主机即停,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
本技术属于冷拔钢管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
技术介绍
冷拔机是用于常温下对热轧之后的荒管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小口径、精密、薄壁、高机械性能无缝钢管的重要加工设备。现有的冷拔机主机基本都采用了交流电动机,启动性和调速性较差,而直流电机启动转矩大,调速方便、稳定,配合编码器和人机界面能方便地对拔制的钢管长度及拔制速度进行设置,适用于多规格小口径无缝钢管的高效拔制生产。对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拔机小车的变频控制装置,能保证小车的运行稳定性,改善冷拔钢管的直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柜主回路、主机柜控制回路、主机柜二次回路、PLC柜主回路、PLC柜控制回路以及PLC柜二次回路,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分别与主机柜二次回路及PLC柜二次回路连接,所述的主机柜二次回路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主机柜控制回路连接主机柜主回路,所述的PLC柜二次回路连接PLC柜主回路,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外接人机界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机柜主回路包括第一断路器QF1、第二断路器QF2、第三断路器QF3、第四断路器QF4、第五断路器QF5、第六断路器QF6、第七断路器QF7、第八断路器QF8、第九断路器QF9、第一电抗器L1、第二电抗器L2、第一热继电器FR1、照明灯H、主机励磁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主机风机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柜顶风机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以及装置风机接触器KM4的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的第一断路器QF1和第二断路器QF2为塑壳断路器,第三断路器QF3为智能断路器,第四断路器QF4、第五断路器QF5、第六断路器QF6、第七断路器QF7、第八断路器QF8以及第九断路器QF9为小型断路器,第一断路器QF1、第二断路器QF2以及第三断路器QF3的电源端接入三相交流电源线路,第一断路器QF1的负载端连接PLC柜主回路进行供电,第二断路器QF2的负载端连接第一电抗器L1的一端,第一电抗器L1的另一端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提供电枢回路电源,第三断路器QF3的负载端分别连接第四断路器QF4、第五断路器QF5、第六断路器QF6、第七断路器QF7、第八断路器QF8、第九断路器QF9的电源端,第四断路器QF4的负载端连接主机励磁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主机励磁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接第二电抗器L2后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提供励磁电源,第五断路器QF5的负载端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提供控制回路电源,第六断路器QF6的负载端连接主机风机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主机风机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经过第一热继电器FR1后连接主电机风机M1,第七断路器QF7的负载端连接柜顶风机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的一端,柜顶风机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柜顶风机M2,第八断路器QF8的负载端连接装置风机接触器KM4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装置风机接触器KM4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提供装置风机电源,第九断路器QF9的负载端连接照明灯H,提供主机柜检修照明。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机柜控制回路包括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第一电位器RP1、第二电位器RP2、第三控制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第四控制继电器KA4的常开触点、第五控制继电器KA5的常开触点、第六控制继电器KA6的常开触点以及第二十五控制继电器KA25的常开触点,所述的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采用6RA7087-6DV62-0,第二十五控制继电器KA25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36端,第三控制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37端,第四控制继电器KA4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38端,第二十五控制继电器KA25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三控制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以及第四控制继电器KA4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34端和Z39端,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2端与第一电位器RP1的一端以及第二电位器RP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P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位器RP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1端及Z5端,第一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第五控制继电器KA5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连接第六控制继电器KA6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五控制继电器KA5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和第六控制继电器KA6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4端,第三控制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第四控制继电器KA4的常开触点、第五控制继电器KA5的常开触点、第六控制继电器KA6的常开触点以及第二十五控制继电器KA25的常开触点的开闭由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控制,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105端连接Z106端,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1U1端、1V1端、1W1端用于连接电枢回路电源,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3U1端、3W1端用于连接励磁电源,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5U1端、5W1端用于连接控制回路电源,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4U1端、4V1端、4W1端用于连接装置风机,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12端和Z13端之间连接电流表,用于监测电枢电流,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14端和Z15端之间连接电压表,用于监测电枢电压,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16端和Z17端之间连接电机转速测试仪表,用于监测电机转速,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1C1端和1D1端接直流电机的电枢线圈,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3C端和3D端接励磁线圈。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机柜二次回路包括主机励磁接触器KM1的线圈、主机风机接触器KM2的线圈、柜顶风机接触器KM3的线圈、装置风机接触器KM4的线圈、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二十六控制继电器KA26的常开触点、第二十七控制继电器KA27的常开触点、第二十八控制继电器KA28的常开触点、第二十九控制继电器KA29的常开触点、第四断路器QF4的辅助触点、第六断路器QF6的辅助触点、第七断路器QF7的辅助触点、第八断路器QF8的辅助触点、第十断路器QF10以及第一热继电器FR1的触点,所述的第十断路器QF10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的PLC柜主回路,由PLC柜主回路提供电源,第十断路器QF10的负载端的火线端分别连接第二十六控制继电器KA26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十七控制继电器KA27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十八控制继电器KA28的常开触点的一端以及第二十九控制继电器KA29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十六控制继电器KA26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断路器QF4的辅助触点的一端,第四断路器QF4的辅助触点的另一端与主机励磁接触器KM1的线圈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柜主回路、主机柜控制回路、主机柜二次回路、PLC柜主回路、PLC柜控制回路以及PLC柜二次回路,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分别与主机柜二次回路及PLC柜二次回路连接,所述的主机柜二次回路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主机柜控制回路连接主机柜主回路,所述的PLC柜二次回路连接PLC柜主回路,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外接人机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柜主回路、主机柜控制回路、主机柜二次回路、PLC柜主回路、PLC柜控制回路以及PLC柜二次回路,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分别与主机柜二次回路及PLC柜二次回路连接,所述的主机柜二次回路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主机柜控制回路连接主机柜主回路,所述的PLC柜二次回路连接PLC柜主回路,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外接人机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柜主回路包括第一断路器QF1、第二断路器QF2、第三断路器QF3、第四断路器QF4、第五断路器QF5、第六断路器QF6、第七断路器QF7、第八断路器QF8、第九断路器QF9、第一电抗器L1、第二电抗器L2、第一热继电器FR1、照明灯H、主机励磁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主机风机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柜顶风机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以及装置风机接触器KM4的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的第一断路器QF1和第二断路器QF2为塑壳断路器,第三断路器QF3为智能断路器,第四断路器QF4、第五断路器QF5、第六断路器QF6、第七断路器QF7、第八断路器QF8以及第九断路器QF9为小型断路器,第一断路器QF1、第二断路器QF2以及第三断路器QF3的电源端接入三相交流电源线路,第一断路器QF1的负载端连接PLC柜主回路进行供电,第二断路器QF2的负载端连接第一电抗器L1的一端,第一电抗器L1的另一端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提供电枢回路电源,第三断路器QF3的负载端分别连接第四断路器QF4、第五断路器QF5、第六断路器QF6、第七断路器QF7、第八断路器QF8、第九断路器QF9的电源端,第四断路器QF4的负载端连接主机励磁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主机励磁接触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接第二电抗器L2后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提供励磁电源,第五断路器QF5的负载端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提供控制回路电源,第六断路器QF6的负载端连接主机风机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主机风机接触器KM2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经过第一热继电器FR1后连接主电机风机M1,第七断路器QF7的负载端连接柜顶风机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的一端,柜顶风机接触器KM3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柜顶风机M2,第八断路器QF8的负载端连接装置风机接触器KM4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装置风机接触器KM4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主机柜控制回路,提供装置风机电源,第九断路器QF9的负载端连接照明灯H,提供主机柜检修照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柜控制回路包括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第一电位器RP1、第二电位器RP2、第三控制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第四控制继电器KA4的常开触点、第五控制继电器KA5的常开触点、第六控制继电器KA6的常开触点以及第二十五控制继电器KA25的常开触点,所述的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采用6RA7087-6DV62-0,第二十五控制继电器KA25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36端,第三控制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37端,第四控制继电器KA4的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38端,第二十五控制继电器KA25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三控制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以及第四控制继电器KA4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34端和Z39端,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2端与第一电位器RP1的一端以及第二电位器RP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P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位器RP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1端及Z5端,第一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第五控制继电器KA5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连接第六控制继电器KA6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五控制继电器KA5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和第六控制继电器KA6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4端,第三控制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第四控制继电器KA4的常开触点、第五控制继电器KA5的常开触点、第六控制继电器KA6的常开触点以及第二十五控制继电器KA25的常开触点的开闭由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控制,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105端连接Z106端,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1U1端、1V1端、1W1端用于连接电枢回路电源,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3U1端、3W1端用于连接励磁电源,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5U1端、5W1端用于连接控制回路电源,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4U1端、4V1端、4W1端用于连接装置风机,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12端和Z13端之间连接电流表,用于监测电枢电流,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14端和Z15端之间连接电压表,用于监测电枢电压,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Z16端和Z17端之间连接电机转速测试仪表,用于监测电机转速,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1C1端和1D1端接直流电机的电枢线圈,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IC1的3C端和3D端接励磁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柜二次回路包括主机励磁接触器KM1的线圈、主机风机接触器KM2的线圈、柜顶风机接触器KM3的线圈、装置风机接触器KM4的线圈、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二十六控制继电器KA26的常开触点、第二十七控制继电器KA27的常开触点、第二十八控制继电器KA28的常开触点、第二十九控制继电器KA29的常开触点、第四断路器QF4的辅助触点、第六断路器QF6的辅助触点、第七断路器QF7的辅助触点、第八断路器QF8的辅助触点、第十断路器QF10以及第一热继电器FR1的触点,所述的第十断路器QF10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的PLC柜主回路,由PLC柜主回路提供电源,第十断路器QF10的负载端的火线端分别连接第二十六控制继电器KA26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十七控制继电器KA27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十八控制继电器KA28的常开触点的一端以及第二十九控制继电器KA29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十六控制继电器KA26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断路器QF4的辅助触点的一端,第四断路器QF4的辅助触点的另一端与主机励磁接触器KM1的线圈的一端以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十七控制继电器KA27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热继电器FR1的常闭触点的一端,第一热继电器FR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第六断路器QF6的辅助触点的一端,第六断路器QF6的辅助触点的另一端与主机风机接触器KM2的线圈的一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十八控制继电器KA28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第七断路器QF7的辅助触点的一端,第七断路器QF7的辅助触点的另一端与柜顶风机接触器KM3的线圈的一端以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二十九控制继电器KA29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第八断路器QF8的辅助触点的一端,第八断路器QF8的辅助触点的另一端与装置风机接触器KM4的线圈的一端以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主机励磁接触器KM1的线圈的另一端、主机风机接触器KM2的线圈的另一端、柜顶风机接触器KM3的线圈的另一端、装置风机接触器KM4的线圈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共同连接第十断路器QF10的负载端的零线端,所述的第二十六控制继电器KA26的常开触点、第二十七控制继电器KA27的常开触点、第二十八控制继电器KA28的常开触点以及第二十九控制继电器KA29的常开触点的开闭由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C柜主回路包括第十一断路器QF11、第十二断路器QF12、第十三断路器QF13、第十四断路器QF14、第十五断路器QF15、第十六断路器QF16、液压泵电机控制接触器KM5的常开触点、第十二控制继电器KA12的常开触点、第十三控制继电器KA13的常开触点、第十四控制继电器KA14的常开触点、第十五控制继电器KA15的常开触点、第十六控制继电器KA16的常开触点、第二热继电器FR2、变频器BP2、隔离变压器T1以及开关电源KGDY,所述的变频器BP2采用艾默生EV2000-7.5G,所述的第十一断路器QF11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的主机柜主回路获得供电,第十一断路器QF11的负载端分别连接第十二断路器QF12、第十三断路器QF13、第十四断路器QF14、第十五断路器QF15以及第十六断路器QF16的电源端,第十二断路器QF12的负载端连接液压泵电机控制接触器KM5的常开触点的一端,液压泵电机控制接触器KM5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经过第二热继电器FR2后连接油泵电机M3,第十三断路器QF13的负载端连接变频器BP2的电源端,变频器BP2的负载端连接小车电机M4,变频器BP2的FWD端连接第十二控制继电器KA12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变频器BP2的REV端连接第十三控制继电器KA13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变频器BP2的X1端连接第十四控制继电器KA14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变频器BP2的X2端连接第十五控制继电器KA15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变频器BP2的X3端连接第十六控制继电器KA16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十二控制继电器KA12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十三控制继电器KA13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十四控制继电器KA14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十五控制继电器KA15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以及第十六控制继电器KA16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变频器BP2的COM端,第十四断路器QF14的负载端连接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连接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提供PLC电源,第十五断路器QF15的负载端连接所述的主机柜二次回路及PLC柜二次回路,提供控制电源,第十六断路器QF16的负载端连接开关电源KGDY的交流侧,开关电源KGDY的直流侧连接PLC柜控制回路,提供继电器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拔三线直流冷拔机的电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C柜控制回路包括PLC主机IC2,所述的PLC主机IC2采用FX3U-64MR,PLC主机IC2的L端和N端连接PLC柜主回路,获得PLC电源,PLC主机IC2的X0端、X1端连接编码器,所述的编码器用于冷拔小车的定位控制,PLC主机IC2的X4端连接有第一旋钮开关SA1,用于主机励磁控制,PLC主机IC2的X5端连接有第二旋钮开关SA2,用于主机风机控制,PLC主机IC2的X6端连接有第三旋钮开关SA3,用于柜顶风机控制,PLC主机IC2的X7端连接有第四旋钮开关SA4,用于装置风机控制,PLC主机IC2的X10端连接有第一按钮开关SB1,用于主机急停,PLC主机IC2的X11端连接有第二按钮开关SB2,用于主机合闸,PLC主机IC2的X12端连接有第三按钮开关SB3,用于主机分闸,PLC主机IC2的X13端连接有第五旋钮开关SA5,用于主机低速和高速的选择,PLC主机IC2的X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峰叶青吴益张雪良童建国陆志刚金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无缝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