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墙机手动自动控制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95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切墙机手动自动控制切换机构,属于机械控制领域。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盖、中铝件以及底座,上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立柱,第二立柱顶部向上伸入至上盖上方,并在第二立柱的顶端固定套接进刀手轮,第二立柱中部套接有进刀大齿轮,进刀大齿轮内腔侧壁底端圆周方向上分别开设有能够容纳方销的键槽和匹配方销顶部形状的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切墙机单一的控制方式缺陷,操作者可以根据不同工作环境选择相应的控制方式,有利于方便操作,改善操作者工作环境,使操作更加轻松自如,主要用于切割前、切割中控制功能切换,切割前可以手动快速调整切割起始点,切割中使用自动控制,切割平稳,远距离可以保护操作者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墙机手动自动控制切换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墙机手动自动控制切换机构,属于机械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切墙机,由进刀电机带动锯片沿导轨对墙体进行切割。切墙机手动自动切换机构要优于传统的控制方法,传统切墙机,由于只具有单一的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或者是自动控制;切割工作开始阶段,手动控制方式便于调整切墙机进刀与轨道方向,进刀不能太深,否则在轨道方向切割过程中容易引起锯片卡滞,发生堵转现象,不容易掌握,进而影响生产进度;自动控制方式可以远距离控制切墙机进刀和轨道方向,避免因防护罩破裂伤及操作者,或者切割过程中废水泥浆溅到操作者身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切墙机手动自动控制切换机构,它解决了切墙机单一的控制方式缺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切墙机手动自动控制切换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盖、中铝件以及底座,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立柱,若干个所述第一立柱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中铝件上开设有若干个穿孔,所述中铝件利用所述穿孔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上盖上转动嵌设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平行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顶部向上伸入至所述上盖上方,并在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固定套接进刀手轮,所述第二立柱中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方销,所述上盖底端面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进刀小齿轮,第二立柱中部套接有进刀大齿轮,所述进刀大齿轮内腔侧壁底端圆周方向上分别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方销的键槽和匹配所述方销顶部形状的凹槽,所述第二立柱底部为丝杆,所述中铝件上固定连接有匹配所述丝杆的丝杆螺母,当所述方销位于所述键槽内腔时,所述进刀大齿轮与所述进刀小齿轮相咬合;当所述方销离开所述键槽时,所述进刀大齿轮与所述进刀小齿轮分离。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键槽和所述凹槽两者在所述进刀大齿轮内腔侧壁底端圆周上的位置连线经过所述圆周的圆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及的切墙机手动自动控制切换机构,在自动控制状态时,进刀大齿轮上的键槽与第二立柱上的方销吻合,从而使得进刀大齿轮与进刀小齿轮相咬合,控制进刀电机带动锯片上下切割工作,当需要切换到手动控制时,只需要将进刀大齿轮向上抬起并进行旋转,将进刀大齿轮凹槽搁置在方销上方即可,使进刀大齿轮与进刀小齿轮脱离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进刀电机以及进刀电机输出端安装的锯片未图示);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进刀大齿轮结构示意图(键槽横截面大小与凹槽横截面大小相近似,键槽深度远大于所述凹槽)。图中:上盖1、中铝件2、底座3、第一立柱4、穿孔5、第二立柱6、进刀手轮7、方销8、进刀小齿轮9、进刀大齿轮10、键槽11、凹槽12、丝杆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3所示,切墙机手动自动控制切换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盖1、中铝件2(中铝件2中空设置,用于夹持并固定进刀电机)以及底座3,上盖1和底座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立柱4,若干个第一立柱4相互平行设置,中铝件2上开设有若干个穿孔5,中铝件2利用穿孔5滑动设置在第一立柱4上,上盖1上转动嵌设有第二立柱6,第二立柱6平行于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6顶部向上伸入至上盖1上方,并在第二立柱6的顶端固定套接进刀手轮7,第二立柱6中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方销8,上盖1底端面上连接有电机(电机通常可固定在上盖1或者底座3上,但是由于立柱的长度相对较长,电机主要是为进刀小齿轮9提供动力,进刀小齿轮9在整个切换机构中较为接近进刀大齿轮10以及上盖1,所以电机安装在上盖1上),电机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进刀小齿轮9,第二立柱6中部套接有进刀大齿轮10,进刀大齿轮10内腔侧壁底端圆周方向上分别开设有能够容纳方销8的键槽11和匹配方销8顶部形状的凹槽12,第二立柱6底部为丝杆13,中铝件2上固定连接有匹配丝杆13的丝杆螺母,当方销8位于键槽11内腔时,进刀大齿轮10与进刀小齿轮9相啮合;当方销8离开键槽11时,进刀大齿轮10与进刀小齿轮9分离。键槽11和凹槽12两者在进刀大齿轮10内腔侧壁底端圆周上的位置连线经过圆周的圆心,键槽11和凹槽12的排布距离相对较远,需要进刀大齿轮10旋转180°,可以有效防止进刀大齿轮10从凹槽12上脱落以及转动至键槽11容纳方销8的发生。工作原理:在自动控制状态时,进刀大齿轮10上的键槽11与第二立柱6上的方销8吻合(进刀大齿轮10旋转至键槽11位于方销8上方时放下进刀大齿轮10,使方销8位于键槽11中),从而使得进刀大齿轮10与进刀小齿轮9相咬合,控制进刀电机带动锯片上下切割工作,当需要切换到手动控制时,只需要将进刀大齿轮10向上抬起并进行旋转,将进刀大齿轮10凹槽12搁置在方销8上方即可,使进刀大齿轮10与进刀小齿轮9脱离开,此时转动进刀手轮7即可带动第二立柱6进行旋转,从而手动调整丝杆13上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中铝件2固定,从而实现手动调整进刀电机和锯片的高度,实现手动自动的切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切墙机手动自动控制切换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盖(1)、中铝件(2)以及底座(3),所述上盖(1)和所述底座(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立柱(4),若干个所述第一立柱(4)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中铝件(2)上开设有若干个穿孔(5),所述中铝件(2)利用所述穿孔(5)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上转动嵌设有第二立柱(6),所述第二立柱(6)平行于所述第一立柱(4),所述第二立柱(6)顶部向上伸入至所述上盖(1)上方,并在所述第二立柱(6)的顶端固定套接进刀手轮(7),所述第二立柱(6)中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方销(8),所述上盖(1)底端面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进刀小齿轮(9),第二立柱(6)中部套接有进刀大齿轮(10),所述进刀大齿轮(10)内腔侧壁底端圆周方向上分别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方销(8)的键槽(11)和匹配所述方销(8)顶部形状的凹槽(12),所述第二立柱(6)底部为丝杆(13),所述中铝件(2)上固定连接有匹配所述丝杆(13)的丝杆螺母,/n当所述方销(8)位于所述键槽(11)内腔时,所述进刀大齿轮(10)与所述进刀小齿轮(9)相咬合;/n当所述方销(8)离开所述键槽(11)时,所述进刀大齿轮(10)与所述进刀小齿轮(9)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切墙机手动自动控制切换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盖(1)、中铝件(2)以及底座(3),所述上盖(1)和所述底座(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立柱(4),若干个所述第一立柱(4)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中铝件(2)上开设有若干个穿孔(5),所述中铝件(2)利用所述穿孔(5)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上转动嵌设有第二立柱(6),所述第二立柱(6)平行于所述第一立柱(4),所述第二立柱(6)顶部向上伸入至所述上盖(1)上方,并在所述第二立柱(6)的顶端固定套接进刀手轮(7),所述第二立柱(6)中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方销(8),所述上盖(1)底端面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进刀小齿轮(9),第二立柱(6)中部套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呈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