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热稳定性混晶结构镁合金及可控性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热稳定性混晶结构镁合金及可控性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金属镁密度低、比强度比刚度高、阻尼性能优异,镁合金已经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能够实现轻量化,进而有效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金属镁强度性能较低,并且密排六方(HCP)结构的镁塑性较差,限制了镁合金在高端结构材料领域的应用。目前,镁合金技术创新重点集中于高强高韧化,研究开发比传统镁合金具有更高强度、塑性与耐热性的新型镁合金,成为推动镁合金材料向高端结构材料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金属结构材料中,强度和塑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目前,在提高镁合金室温强度方面,细化晶粒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常,金属材料屈服应力σ与晶粒尺寸d两者遵循Hall-Petch关系:σ=σ0+k·d-1/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热稳定性混晶结构镁合金的可控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将镁基粉末和Ti粉末一起进行机械球磨,得到Ti颗粒增强纳米晶镁合金粉末A;/n(2)向粉末A中加入镁基粉末,进行机械混合,得到Ti颗粒增强纳米晶镁合金粉末与微米晶镁基粉末的混合粉末B;/n(3)将粉末B进行压制成形,得到坯料;/n(4)将步骤(3)中的坯料进行挤压,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热稳定性混晶结构镁合金的可控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镁基粉末和Ti粉末一起进行机械球磨,得到Ti颗粒增强纳米晶镁合金粉末A;
(2)向粉末A中加入镁基粉末,进行机械混合,得到Ti颗粒增强纳米晶镁合金粉末与微米晶镁基粉末的混合粉末B;
(3)将粉末B进行压制成形,得到坯料;
(4)将步骤(3)中的坯料进行挤压,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镁基粉末包括:纯镁粉末和镁合金粉末,平均粒径为1~4000μm,优选为50~5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Ti粉末,平均粒径1~50μm,优选为10~50μm,Ti粉末添加量为1at.%~30a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机械球磨为:将镁基粉末和Ti粉末放入球磨罐,在氩气气氛下进行机械球磨,球料比为20:1~120:1,球磨转速为300~500r/min,每间隔15min~30min球磨一次,单次球磨时间为0.5~2h,球磨2~20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镁基粉末包括:纯镁粉末和镁合金粉末,平均粒径1~4000μm,优选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欢,王荣荣,周吉学,马百常,李航,张素卿,吴建华,唐守秋,王西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