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65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包括粗碎壳体,所述粗碎壳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部对立固定设有两组导料板,所述粗碎壳体内固定设有三组粗碎机构,所述粗碎机构包括电机、转轴、破碎辊和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嵌设于远离电机的粗碎壳体一端内壁面。该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通过设置进料口用于将原料输送到破碎壳体内,通过设置三组粗碎机构对原料进行粗碎作用,设置过滤网便于过滤粗碎产物,设置卡槽与卡块可实现过滤网的快速安装,物料通过三组破碎辊的搅拌、挤压及破碎作用,可对物料进行高效率的粗碎,该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便于使用,具有粗碎效率高、便于筛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钧瓷釉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
技术介绍
钧瓷是中国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钧窑出产的瓷器,因宋徽宗时期曾在近禹州市内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瓷而得名。钧瓷主要贡献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铜红釉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其中,纳米材料作为钧瓷釉料加工材料的一种,为了便于加工生产,其制备前需要进行粗碎,粗碎是指将物料破碎至50mm粒度大小,现有技术中的粗碎装置通常为双辊式破碎,物料在通过两组破碎辊之间时,由于物料之间的挤压,易造成粗碎达不到标准的问题。现有公开的一种石墨材料处理用的粗碎装置,申请号CN201822167250.0,通过设置破碎机构、过滤机构,破碎机构包括:壳体、进料管、两个挡板、两个破碎轮、出料板、第一收集盒、支撑板,过滤机构包括:筛网、储料车、第二收集盒、把手、震动马达,通过破碎机构与过滤机构实现该石墨材料处理用的粗碎装置的粗碎功能,但是该石墨材料处理用的粗碎装置通过设置两组破碎轮,存在粗碎效率不高的问题,物料通过两组破碎轮之间易出现粗碎标准不合格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设计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石墨材料处理用的粗碎装置通过设置两组破碎轮,存在粗碎效率不高的问题,物料通过两组破碎轮之间易出现粗碎标准不合格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包括粗碎壳体,所述粗碎壳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部对立固定设有两组导料板,所述粗碎壳体内固定设有三组粗碎机构,所述粗碎机构包括电机、转轴、破碎辊和轴承,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于粗碎壳体侧面,所述轴承固定嵌设于远离电机的粗碎壳体一端内壁面,所述粗碎壳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且粗碎壳体下端内对立开设有两组卡槽,所述出料口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两端均固定设有卡块,且粗碎壳体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架,两组支撑架之间放置有收集盒。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与导料板沿粗碎壳体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导料板对立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破碎辊两端均固定设有转轴,其中一组转轴固定于轴承内圈中,另一组转轴与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破碎辊设于粗碎壳体内,且三组破碎辊呈规则环形阵列设置,且其中两组破碎辊位于另一组破碎辊上方,且该两组破碎辊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优选的,所述卡槽与出料口内相接通,且卡槽与粗碎壳体一端外侧相接通,所述卡块与卡槽形状相匹配,且卡槽呈弧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通过设置进料口用于将原料输送到破碎壳体内,通过设置三组粗碎机构对原料进行粗碎作用,设置过滤网便于过滤粗碎产物,设置卡槽与卡块可实现过滤网的快速安装,物料通过三组破碎辊的搅拌、挤压及破碎作用,可对物料进行高效率的粗碎,该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便于使用,具有粗碎效率高、便于筛分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侧面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俯视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的粗碎壳体部分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的过滤网与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粗碎壳体,2、进料口,3、导料板,4、粗碎机构,401、电机,402、转轴,403、破碎辊,404、轴承,5、出料口,6、卡槽,7、过滤网,8、卡块,9、支撑架,10、收集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包括粗碎壳体1,粗碎壳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进料口2底部对立固定设有两组导料板3,进料口2与导料板3沿粗碎壳体1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导料板3对立倾斜设置,通过进料口2可将原料输送到粗碎壳体1内,粗碎壳体1内固定设有三组粗碎机构4,粗碎机构4包括电机401、转轴402、破碎辊403和轴承404,电机401通过电机架固定于粗碎壳体1侧面,轴承404固定嵌设于远离电机401的粗碎壳体1一端内壁面,破碎辊403两端均固定设有转轴402,其中一组转轴402固定于轴承404内圈中,另一组转轴402与电机401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破碎辊403表面呈规则的锯齿状,这样通过电机401可驱动转轴402与破碎辊403的同步转动,破碎辊403设于粗碎壳体1内,且三组破碎辊403呈规则环形阵列设置,且其中两组破碎辊403位于另一组破碎辊403上方,且该两组破碎辊403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并且两组倾斜的导料板3下端向两组顶部的破碎辊403之间延伸,这样便于将原料输送到两组顶部的破碎辊403之间,从而通过三组破碎辊403的搅拌与破碎进行粗碎作用,粗碎壳体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5,且粗碎壳体1下端内对立开设有两组卡槽6,出料口5内设有过滤网7,过滤网7两端均固定设有卡块8,卡槽6与出料口5内相接通,且卡槽6与粗碎壳体1一端外侧相接通,卡块8与卡槽6形状相匹配,且卡槽6呈弧状结构,并且过滤网7与出料口5形状相匹配,粗碎壳体1呈圆柱状壳体结构,卡槽6呈弧状,这样可将两组卡块8插入到两组卡槽6内,从而实现将过滤网7安置在出料口5内,进而通过过滤网7可对粗碎后的原料实现过滤作用,且粗碎壳体1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架9,两组支撑架9之间放置有收集盒10,收集盒10顶部为开口结构,且收集盒10放置在出料口5正下方。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时,先将两组卡块8分别插入两组卡槽6内,从而将过滤网7安置在出料口5内,接着接通三组电机401的电源,通过电机401驱动转轴402与破碎辊403的同步转动,工作人员可将原料从进料口2倒入至粗碎壳体1内,原料通过导料板3被导料至位于上方的两组破碎辊403之间,搅碎后进入到三组破碎辊403之间,从而通过三组破碎辊403的搅拌、挤压及破碎作用,对原料进行粗碎作用,并且粗碎产物通过过滤网7可收集到收集盒10内,以上为本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工作过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包括粗碎壳体(1),所述粗碎壳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底部对立固定设有两组导料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碎壳体(1)内固定设有三组粗碎机构(4),所述粗碎机构(4)包括电机(401)、转轴(402)、破碎辊(403)和轴承(404),所述电机(401)通过电机架固定于粗碎壳体(1)侧面,所述轴承(404)固定嵌设于远离电机(401)的粗碎壳体(1)一端内壁面,所述粗碎壳体(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5),且粗碎壳体(1)下端内对立开设有两组卡槽(6),所述出料口(5)内设有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两端均固定设有卡块(8),且粗碎壳体(1)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架(9),两组支撑架(9)之间放置有收集盒(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包括粗碎壳体(1),所述粗碎壳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底部对立固定设有两组导料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碎壳体(1)内固定设有三组粗碎机构(4),所述粗碎机构(4)包括电机(401)、转轴(402)、破碎辊(403)和轴承(404),所述电机(401)通过电机架固定于粗碎壳体(1)侧面,所述轴承(404)固定嵌设于远离电机(401)的粗碎壳体(1)一端内壁面,所述粗碎壳体(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5),且粗碎壳体(1)下端内对立开设有两组卡槽(6),所述出料口(5)内设有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两端均固定设有卡块(8),且粗碎壳体(1)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架(9),两组支撑架(9)之间放置有收集盒(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钧瓷釉料加工用纳米材料粗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与导料板(3)沿粗碎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如凯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正元钧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