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弯硬化沙滩车/汽车PC挡风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659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弯硬化沙滩车/汽车PC挡风板,PC板包括基体以及硬化层。硬化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有机硅树脂硬化液25‑35重量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20‑30重量份;乙烯基MQ硅树脂5‑30重量份;偶氮二异二酸丁甲酯3‑5重量份;乙醇70‑80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该PC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具韧性高、表面硬度高以及抗老化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弯硬化沙滩车/汽车PC挡风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PC板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PC板又被称为聚碳酸酯板,由于具有优异的刚韧平衡性能、超高的透明度、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等特点常被应用于沙滩车挡风板。但是,聚碳酸酯本身的表面硬度低,测得的铅笔硬度一般为3B-2B,耐磨性低,无法应用于户外沙滩风沙大的环境。现有技术通过在沙滩车PC板表面涂覆UV固化剂的方式提升PC板的表面硬度,但是采用UV固化液固化PC板后,PC板的透明度以及韧性有所下降,不利于PC板的弯曲加工;而且,UV固化后PC板的硬度只能达到HB,依旧很难满足PC板在户外风沙环境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发了一种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该PC板不仅韧性好,而且表面硬度高,同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及抗老化能力。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所述PC板包括基体以及硬化层,所述硬化层分布于所述基体上下表面,所述硬化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所述有机硅树脂硬化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所述硅钛分散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纳米二氧化硅3-1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0.5-1重量份;乙醇10-15重量份。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30-50nm,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40-60n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配制硬化层的组份并混合搅拌1-2h制得硬化层硬化液;S2:将S1所得的硬化液喷涂于所述PC板基体上下表面,自然干燥以在PC板基体上下表面形成所述PC板硬化层,最终制得所述PC挡风板。硬化层中的有机硅树脂硬化液可通过如下方式制备:将硅钛分散液15-20重量份、丙烯酸3-8重量份、三羧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8重量份和去离子水1-5重量混合,在70-80℃条件下搅拌30-40min,再添加0.1-0.3重量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继续搅拌6.5-7.5h,得到有机硅树脂硬化液。有机硅树脂硬化液中的硅钛分散液可通过如下方式制备:将纳米二氧化硅3-1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0.5-1重量份、乙醇10-15重量份混合,在70℃下搅拌25min后得到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再加入0.2-0.5重量份的有机硅烷偶联剂,超声处理25-30min,冷却后得到硅钛分散液。优选的,硅钛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有机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搅拌速度为600-700r/min,搅拌温度为25-35℃。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喷涂温度为25-50℃。优选的,所述步骤S2可重复进行1-2次,以在PC板基体表面形成1-3层硬化层,从而提升PC板的硬度。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干燥方式还包括低温热风干燥,干燥温度为40-50℃。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形成的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韧性好,具有较强的缺口冲击强度;表面硬度高,铅笔硬度为HB-H;透光率好,可见光透光率达到90%以上;易于加工,适用于观光车,沙滩车挡风板的制造。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上下表面分别形成2层硬化层,之后将PC板弯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一种可折弯PC板,如图1,该PC板100包括基体10以及硬化层11,基体10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聚碳酸酯80-120重量份;增韧剂3-10重量份;抗氧剂0.5-2重量份。硬化层11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其中,硬化层11中的有机硅树脂硬化液可通过如下方式制备:将硅钛分散液15-20重量份、丙烯酸3-8重量份、三羧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8重量份和去离子水1-5重量混合,在70-80℃条件下搅拌30-40min,再添加0.1-0.3重量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继续搅拌6.5-7.5h,得到有机硅树脂硬化液。有机硅树脂硬化液中的硅钛分散液可通过如下方式制备:将纳米二氧化硅3-1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0.5-1重量份、乙醇10-15重量份混合,在70℃下搅拌25min后得到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再加入0.2-0.5重量份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超声处理25-30min,冷却后得到硅钛分散液。通过在PC板硬化层加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提升PC板的阻燃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硅钛分散液中的乙烯基三甲基硅烷替换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通过在PC板硬化层11中加入乙烯基MQ硅树脂以及偶氮二异二酸丁甲酯,两者协同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硬化层的粘性,提升硬化层在PC板上的附着力。通过在PC板硬化层11中加入二月硅酸二丁基锡,能够有效的降低干燥温度,使PC硬化层在常温或低温热空气下进行干燥,减少了能耗;同时,二月硅酸二丁基锡能够提升PC板的热稳定性。通过在PC板硬化层11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有效地吸收了紫外光,提升了PC板的抗老化能力,防止PC板黄变,延长了PC板的使用寿命。通过加入同一粒径的纳米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可有效避免PC板硬化过程中透明度的降低。纳米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相配合,可均匀地分散于硬化层内,提高了硬化层的外观视觉效果和硬度。纳米二氧化钛比表面积大,在有机相体系中分散性好,同时可有效地散射和吸收紫外光,提高了PC板在恶劣环境下的抗老化性能,同时同一粒径的二氧化钛及二氧化硅,导致了可见光散射程度低,避免了PC板透明度的降低。一种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份配制硬化层11的组份并混合搅拌1-2h;搅拌速度为600-700r/min,搅拌温度为25-35℃,制得硬化层硬化液。S2:将S1所得的硬化液喷涂于所述PC板基体10上下表面,喷涂温度为25-50℃,自然干燥或40-50℃下低温热风干燥后在PC板表面包覆形成PC板硬化层,最终制得所述PC挡风板。本专利技术采用喷涂法使基体上下表面形成硬化层操作简单、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其特征在于:PC板包括基体以及硬化层,所述硬化层分布于所述基体上下表面,所述硬化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其特征在于:PC板包括基体以及硬化层,所述硬化层分布于所述基体上下表面,所述硬化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树脂硬化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钛分散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
纳米二氧化硅3-10重量份;
纳米二氧化钛0.5-1重量份;
乙醇10-15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30-50n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40-60n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弯硬化PC挡风板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俊方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菲克光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