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32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1
本申请涉及刮泥机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其包括支撑架、转动杆、用于驱动转动杆旋转的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刮泥板,所述支撑架横跨过沉淀池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转动杆竖直设置在沉淀池内,且所述转动杆的轴心线与沉淀池的轴心线重合,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多个所述刮泥板均与转动杆相连,并沿着转动杆的外周缘分布,所述刮泥板背离支撑架的一侧与沉淀池的池底相贴合。本申请中刮泥板无需旋转一周就可以实现对沉淀池刮泥一周,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
本申请涉及刮泥机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印染行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排到圆筒状的沉淀池内进行沉淀,然后将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从而用来降低水污染。污水在圆筒状的沉淀池内沉降,对沉淀池进行清理时,需要使用刮泥机对沉降在池底的污泥进行刮除,从而对沉淀池进行清理。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0819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沉淀池的刮泥机,包括刮泥桥、刮泥板、清洁装置和驱动装置;刮泥桥水平设置在沉淀池上方,刮泥桥的一端延伸至与支撑柱上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出水堰外部;刮泥桥另一端下端可转动的设有行走轮,行走轮与地基接触;刮泥板贴靠在沉淀池池底底壁上,并通过连接臂与刮泥桥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安装在刮泥桥另一端,并与行走轮传动连接,驱动装置可驱动行走轮沿地基滚动,并带动刮泥桥水平转动;清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滚筒和毛刷,上述驱动机构通过支架安装在上述刮泥桥下端对应出水堰的位置。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驱动装置驱动刮泥桥旋转一周,才能使得刮泥板对沉淀池的池底进行刮泥一周,存在有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得出: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包括支撑架、转动杆、用于驱动转动杆旋转的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刮泥板,所述支撑架横跨过沉淀池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转动杆竖直设置在沉淀池内,且所述转动杆的轴心线与沉淀池的轴心线重合,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多个所述刮泥板均与转动杆相连,并沿着转动杆的外周缘分布,所述刮泥板背离支撑架的一侧与沉淀池的池底相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沉淀池进行清理时,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杆旋转,转动杆同时带动多个刮泥板旋转,从而多个刮泥板同时对沉淀池池底的污泥进行刮除,使得污泥从四周向中间聚集。这样设置,使得单个刮泥板无需旋转一周就可以实现对沉淀池进行一周的污泥清理,提高了对污泥进行刮除的效率。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相连的插接杆和压块,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供插接杆穿设的穿设孔,所述插接杆穿设过穿设孔并预埋在地面以下,所述压块压制在支撑架上,所述压块通过锚杆固定在地面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块和插接杆的设置,对支撑架起到了限制的作用,有利于增强支撑架与地面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增强支撑架对转动杆和驱动机构支撑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压块朝向支撑架的一侧固设有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与支撑架相抵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杆旋转时,驱动机构带动支撑架发生振动,弹性缓冲层提供弹性缓冲力,起到了减振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刮泥板朝向转动杆的一端固接有圆弧形抱片,所述圆弧形抱片贴合在转动杆的外侧,所述圆弧形抱片通过螺钉螺纹连接在转动杆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形抱片的设置,增大了刮泥板与转动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增强刮泥板与转动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当刮泥板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发生损坏时,操作者将螺钉从转动杆和圆弧形抱片上拧下,并将刮泥板从转动杆的外侧拆卸,再更换上新的刮泥板,操作简单便捷。优选的:所述刮泥板远离转动杆的一端竖直设置有立刮板,所述立刮板与沉淀池的内侧壁相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刮泥板对沉淀池池底的污泥进行刮除的同时,刮泥板带动立刮板对沉淀池的内侧壁的污泥进行刮除,有利于实现对沉淀池的全方位清理,提高了对沉淀池清理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刮泥板背离沉淀池池底的一侧固接有安装块,所述立刮板朝向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插接在安装槽内,所述立刮板上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同时穿设过安装块,所述螺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立刮板和刮泥板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操作者在立刮板发生损坏时,对立刮板进行拆卸并更换,操作简单便捷。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竖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圈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穿设过轴承内圈与驱动机构相连,且所述转动杆的外侧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杆旋转时,转动杆带动轴承内圈旋转,轴承的设置,增加转动杆与支撑架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强转动杆位置的稳定性,并且有利于减少转动杆旋转时转动杆与支撑架之间的摩擦阻力。优选的:所述刮泥板朝向沉淀池池底的一侧的纵截面呈锥形,锥形的所述刮泥板的顶端与沉淀池的池底相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刮泥板背离转动杆的一侧设置成锥形,减小了刮泥板与沉淀池池底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减少刮泥板对污泥进行刮除时将污泥刮起,提高了刮泥板对污泥的刮除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对污泥进行刮除时,多个刮泥板同时对沉淀池进行刮泥,有利于提高对污泥清理的效率;2.刮泥板对沉淀池池底刮除污泥的同时,立刮板对沉淀池的内侧壁进行污泥刮除,有利于将沉淀池的池底清理干净。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刮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刮泥装置与沉淀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1中C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支撑架;11、插接杆;12、压块;121、弹性缓冲层;13、穿设孔;14、锚杆;15、轴承;2、转动杆;3、驱动机构;4、刮泥板;41、圆弧形抱片;411、螺钉;42、安装块;5、立刮板;51、安装槽;52、螺杆;53、螺母;6、沉淀池;61、排污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参照图1和图2,刮泥装置包括支撑架1、转动杆2、用于驱动转动杆2旋转的驱动机构3、以及多个刮泥板4。沉淀池6的池底呈圆弧状,沉淀池6的内侧壁均围成圆筒状,且沉淀池6的池底的中心开设有排污口61。参照图1和图3,支撑架1横跨过沉淀池6的上方,支撑架1支撑在地面上,且支撑架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地面上,连接件包括一体相连的插接杆11和压块12,支撑架1上开设有供插接杆11穿设的穿设孔13,插接杆11穿设过穿设孔13并预埋在地面以下,压块12压制在支撑架1上,压块12通过锚杆14固定在地面上。压块12朝向支撑架1的一侧粘接有一层弹性缓冲层121,弹性缓冲层121可以选用橡胶制成,弹性缓冲层121背离压块12的一侧与支撑架1相抵触。参照图1,驱动机构3可以选用型号为YE2-160L-2的电机,电机固定架设在支撑架1上,转动杆2竖直设置在沉淀池6内,且转动杆2的轴心线与沉淀池6的轴心线重合。支撑架1上竖直设置有轴承15,轴承15外圈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转动杆2朝向支撑架1的一端穿设过支撑架1,转动杆2穿设过支撑架1的一端穿设过轴承15,且转动杆2的外侧与轴承15内圈同轴固定连接,转动杆2与电机的转动轴同轴连接。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转动杆(2)、用于驱动转动杆(2)旋转的驱动机构(3)、以及多个刮泥板(4),所述支撑架(1)横跨过沉淀池(6)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转动杆(2)竖直设置在沉淀池(6)内,且所述转动杆(2)的轴心线与沉淀池(6)的轴心线重合,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支撑架(1)上,多个所述刮泥板(4)均与转动杆(2)相连,并沿着转动杆(2)的外周缘分布,所述刮泥板(4)背离支撑架(1)的一侧与沉淀池(6)的池底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转动杆(2)、用于驱动转动杆(2)旋转的驱动机构(3)、以及多个刮泥板(4),所述支撑架(1)横跨过沉淀池(6)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转动杆(2)竖直设置在沉淀池(6)内,且所述转动杆(2)的轴心线与沉淀池(6)的轴心线重合,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支撑架(1)上,多个所述刮泥板(4)均与转动杆(2)相连,并沿着转动杆(2)的外周缘分布,所述刮泥板(4)背离支撑架(1)的一侧与沉淀池(6)的池底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相连的插接杆(11)和压块(12),所述支撑架(1)上开设有供插接杆(11)穿设的穿设孔(13),所述插接杆(11)穿设过穿设孔(13)并预埋在地面以下,所述压块(12)压制在支撑架(1)上,所述压块(12)通过锚杆(14)固定在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2)朝向支撑架(1)的一侧固设有弹性缓冲层(121),所述弹性缓冲层(121)与支撑架(1)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4)朝向转动杆(2)的一端固接有圆弧形抱片(4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献中王翔陈尊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弘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