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30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属于塔机技术领域。踏板平台包括回转下支承总成、踏板平台和片状标准节,回转下支承总成通过多根钢丝绳吊索与踏板平台连接,踏板平台套设在片状标准节外侧,在踏板平台与片状标准节之间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的一端与踏板平台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向装置,减少了踏板平台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与片状标准节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能源和材料损耗,并且增加了踏板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
技术介绍
踏板平台主要用于内套式塔机的标准节的加节安装,在安装中主要是作为辅助架,便于安装人员在辅助架内进行片状标准节的装配。在安装完每片标准节后,安装人员须在内套架上继续往上爬升,爬升过程需平稳,无晃动,以保障安全人员的安全。现有的踏板平台通过钢丝绳吊索与回转下支撑总成导轨联接,当塔机往上顶升时,同时通过钢丝绳带动踏板平台往上升,到达片状标准节的安装位置;由于平台为柔性连接方式,其上下的运动过程中不稳定,容易晃动,上升阻力大,增加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通过增设导向装置,使自升平台在上下运动过程中不容易晃动,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且较少与片状标准节的摩擦力,较少能源和材料消耗,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包括回转下支承总成、踏板平台和片状标准节,所述回转下支承总成通过多根钢丝绳吊索与所述踏板平台连接,所述踏板平台套设在所述片状标准节外侧,在所述踏板平台与所述片状标准节之间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踏板平台连接。优选的,所述踏板平台包括平台框和围栏,所述围栏与所述平台框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框上铺设有踏板。优选的,所述平台框上设有多个卡位板装置,每个所述卡位板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间隔设置,两个固定板通过卡位销轴连接,在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卡位板,所述卡位板通过转动销轴与固定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连接架、支座、导轮支架和V型导轮,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踏板平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上连接有所述支座,所述支座内设有所述导轮支架,所述导轮支架内设有所述V型导轮,所述导轮支架和V型导轮通过连接销轴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整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调整螺栓与所述支座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整螺栓的一端延伸至支座内并与所述导轮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调整螺栓的另一端与所述穿出支座外部并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轮板、导轮轴、导轮和导轨,所述导轮板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固定架,所述导轮板通过固定销轴与每个固定架连接固定,每个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踏板平台上,所述导轮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导轮板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端,所述导轮轴的另一端外侧套设有所述导轮,所述导轮轴上且位于导轮与所述导轮板之间套设有隔套,所述导轮与所述导轨抵接,所述导轨远离所述导轮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片状标准节上。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显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自升平台包括回转下支承总成、踏板平台和片状标准节,回转下支承总成通过多根钢丝绳吊索与踏板平台连接,踏板平台套设在片状标准节外侧,在踏板平台与片状标准节之间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的一端与踏板平台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导向装置,减少了踏板平台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与片状标准节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能源和材料损耗,并且增加了踏板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卡位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回转下支承总成,2-踏板平台,3-片状标准节,4-钢丝绳吊索,5-导向装置,6-卡位板装置,7-导轮板,8-导轮轴,9-导轮,10-导轨,11-固定架,12-隔套,21-平台框,22-围栏,23-踏板,51-连接架,52-支座,53-导轮支架,54-V型导轮,55-调节机构,56-连接销轴,61-固定板,62-卡位销轴,63-卡位板,64-转动销轴,551-调整螺栓,552-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面。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自升平台包括回转下支承总成1、踏板平台2和片状标准节3,踏板平台2包括平台框21和围栏22,围栏22与平台框21固定连接,平台框21上铺设有踏板23。回转下支承总成1通过多根钢丝绳吊索4与平台框21连接,平台框21套设在片状标准节3外侧,在平台框21的对角与片状标准节3的对角之间设有导向装置5,导向装置5的一端与平台框21连接,导向装置5的另一端与片状标准节3抵接。导向装置5包括连接架51、支座52、导轮支架53和V型导轮54,连接架51的一端通过螺钉与平台框21固定连接,连接架51的另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座52,支座52为半封闭壳体,支座52一端设有开口,在支座52内设有导轮支架53,导轮支架53的一端通过调节机构55与支座52连接,调节机构55包括调整螺栓551和锁紧螺母552,调整螺栓551的外表面与支座52封闭的一端壳体螺纹连接,调整螺栓551的一端延伸至支座52内并与导轮支架53的一端固定连接,调整螺栓551的另一端穿出支座52外部并与锁紧螺母552螺纹连接。在导轮支架53内设有V型导轮54,导轮支架53和V型导轮54通过连接销轴56连接,V型导轮54与片状标准节3抵接,通过回转下支承总成1的牵引力,经过钢丝绳吊索4可将平台框21向上牵引,在平台框21向上运动过程中,因V型导轮54与片状标准节3的混动接触,减少了摩擦力,更有利于平台框21向上运动,也减少了能源的损耗,且可对调整螺栓551与锁紧螺母552进行调节,减少V型导轮54与片状标准节3的空隙,消除平台框21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产生晃动的情况,增加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中,平台框21上设有多个卡位板装置6,每个卡位板装置6包括两个固定板61,两个固定板61间隔设置,两个固定板61通过卡位销轴62连接,在两个固定板61之间设有卡位板63,卡位板63通过转动销轴64与固定板61连接。实施例2如图1、3、5和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自升平台包括回转下支承总成1、踏板平台2和片状标准节3,踏板平台2包括平台框21和围栏22,围栏22与平台框21固定连接,平台框21上铺设有踏板23。回转下支承总成1通过多根钢丝绳吊索4与平台框21连接,平台框21套设在片状标准节3外侧,在平台框21的对角与片状标准节3的对角之间设有导向装置5,导向装置5的一端与平台框21连接,导向装置5的另一端与片状标准节3连接。导向装置5包括导轮板7、导轮轴8、导轮9和导轨10,导轮板7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固定架11,导轮板7通过固定销轴与每个固定架11连接固定,每个固定架11固定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下支承总成、踏板平台和片状标准节,所述回转下支承总成通过多根钢丝绳吊索与所述踏板平台连接,所述踏板平台套设在所述片状标准节外侧,在所述踏板平台与所述片状标准节之间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踏板平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下支承总成、踏板平台和片状标准节,所述回转下支承总成通过多根钢丝绳吊索与所述踏板平台连接,所述踏板平台套设在所述片状标准节外侧,在所述踏板平台与所述片状标准节之间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踏板平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平台包括平台框和围栏,所述围栏与所述平台框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框上铺设有踏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上设有多个卡位板装置,每个所述卡位板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间隔设置,两个固定板通过卡位销轴连接,在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卡位板,所述卡位板通过转动销轴与固定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套式塔机的自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连接架、支座、导轮支架和V型导轮,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踏板平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方亮陈策陈卫黄家瞻祝远俊唐成超吴凡言谈道辉廖家明黄观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