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纤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27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0
一种供纤张紧装置,属于光纤陀螺制造技术领域。该供纤张紧装置包括供纤座,供纤座上设有入纤导纤机构、摇摆导纤机构和出纤导纤机构;入纤导纤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转动座,转动座绕与供纤环轴向平行一轴线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转动座上设有入纤导纤轮;入纤导纤机构和摇摆导纤机构之间设有第一过渡导纤轮,摇摆导纤机构和出纤导纤机构之间依次设有第二过渡导纤轮和第三过渡导纤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摇摆导纤机构能够对光纤环绕环骨架绕纤时的供纤张力进行控制,且能够满足不同型号尺寸光纤环的绕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纤张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光纤环制造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供纤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陀螺仪属于高精度传感器,对绕制在光纤环上每层光纤的匝数非常敏感,在绕制过程中,需要保证每层光纤紧密排布。光纤排布一个重要的影响因数是光纤绕制张力。在光纤绕制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同层光纤绕制时张力的稳定,还要保证光纤环在不同直径下张力的控制。然而目前的光纤环绕制设备,如CN104792338A的中国专利申请,对于光纤绕制张力的控制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不同型号尺寸光纤环的绕制。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由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供纤张紧装置,能够对光纤环绕环骨架绕纤时的供纤张力进行控制,能够满足不同型号尺寸光纤环的绕制。本专利技术包括供纤座,供纤座用于装载供纤环;供纤座上设有入纤导纤机构、摇摆导纤机构和出纤导纤机构;入纤导纤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转动座,转动座绕与供纤环轴向平行一轴线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转动座上设有入纤导纤轮;优选地,转动座与第一支架通过转轴与转轴套的结构配合转动设置;入纤导纤机构和摇摆导纤机构之间设有第一过渡导纤轮,摇摆导纤机构和出纤导纤机构之间依次设有第二过渡导纤轮和第三过渡导纤轮;各导纤轮均设有导纤槽,摇摆导纤轮、第一过渡导纤轮、第二过渡导纤轮三者的导纤槽在供纤轮轴向方向上的投影处于同一直线上;入纤导纤轮的导纤槽与第一过渡导纤轮错位设置,供纤时搭在两者之间的光纤与供纤轮轴向平行;第二过渡导纤轮与第三过渡导纤轮错位设置,供纤时搭在两者之间的光纤与供纤轮轴向垂直。优选地,第三过渡导纤轮连接有张力检测组件,张力检测组件优选采用张力传感器。优选地,摇摆导纤机构包括摇摆导纤轮和摇摆杆;摇摆导纤轮设置在摇摆杆上,摇摆杆固定在旋转编码器上,旋转编码器根据张力检测组件输出的张力信息调整摇摆杆的摆动幅度。进一步优选地,对应摇摆杆设有锁定气缸,锁定气缸通过浮动接头连接有锁止杆,对应锁止杆,摇摆杆上设有锁止槽;锁定气缸动作,锁止杆伸出插入锁止槽,对摇摆过纤轮的位置进行锁定。优选地,入纤导纤机构还设有转动座夹持组件,转动座夹持组件包括剪式夹持件;剪式夹持件上用于夹持转动座的两夹持端通过弹簧连接,两非夹持端对应设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打开,剪式夹持件上用于夹持转动座的两夹持端张开释放转动座;双向气缸关闭,剪式夹持件上用于夹持转动座的两夹持端在弹簧预紧力作用下复位夹持转动座。优选地,在第三过渡导纤轮和出纤导纤机构之间依次设有第四过渡导纤轮和防张力突变机构,通过第四过渡导纤轮提高了张力检测组件检测的稳定性,避免了防张力突变机构对张力检测的影响;该防张力突变机构包括防突变导纤轮,防突变导纤轮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绕与供纤环轴向平行一轴线转动设置在供纤座上,且在异轴线位置上与供纤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优选地,第二支架与供纤座通过转轴与转轴套的结构配合转动设置。因光纤陀螺绕纤方式的特殊性,同时需要两个供纤环,一个供纤环(作为工作组)用于绕纤时,另一个供纤环(作为待机组)需要随收纤轴转动;收纤轴旋转的转速与随收纤轴旋转的供纤环的转速可能存在一瞬间的不一致,这种状态下,待机组和收纤轴上光纤环绕环骨架相连的光纤存在瞬时拉伸或松弛张力突变的问题,通过防张力突变机构上弹簧的传导,消除该突变,保证光纤张力控制的稳定,避免张力过大拉断光纤。对应出纤导纤机构还设有出纤限位机构,出纤限位机构包括一对设有导纤槽的限位轮,在出纤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对光纤进行限位;在工作组切换为待机组(将供纤座挂在旋转板上与收纤轴同步旋转)的过程中,避免出纤导纤机构伸出的光纤任意搭在其他机构件上造成光纤的损坏。在一些技术方案中,供纤座包括通过支撑件固定连接的第一供纤座板和第二供纤座板,摇摆导纤机构连接在支撑件上,入纤导纤机构和出纤导纤机构设置在第一供纤座板上。优选地,第一供纤座板还通过轴承组件穿设有供纤旋转轴,供纤旋转轴用于装载供纤环;第二供纤座板上穿设有驱动对接件,驱动对接件与供纤旋转轴同轴设置并通过花键配合连接,使得经驱动对接件输入的动力驱动供纤旋转轴旋转;驱动对接件设有磁铁,磁铁用于将驱动对接件吸附在第二供纤座板上,保持供纤环位置稳定。优选地,供纤旋转轴上设有弹性复位组件,弹性复位组件包括固定环和弹簧,固定环固定在供纤旋转轴上,弹簧连接固定环和驱动对接件;驱动件顶起驱动对接件后,磁铁与第二供纤座板分离,同时弹簧压缩;驱动件退出,弹簧复位,将磁铁推至与第二供纤座板磁力作用位置,将驱动对接件吸附在第二供纤座板上。优选地,供纤旋转轴在装载供纤环一端设有固定件固定供纤环,保持供纤环位置稳定;进一步优选地,固定件采用螺栓,供纤旋转轴对应设有螺孔。优选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角接触轴承座、第二角接触轴承座和六角螺柱,第一角接触轴承座和第二角接触轴承座套设在供纤旋转轴上,第一角接触轴承座与第一供纤座板固定连接,第二角接触轴承座通过六角螺柱与第一供纤座板固定连接。采用角接触轴承座可以保证供纤旋转轴能够高速旋转,从而提高绕纤速度。对应驱动对接件,工作组设有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设有与驱动对接件对接的驱动件;旋转驱动组件设置在直线位移组件上,通过直线位移组件带动驱动件伸出或缩回,驱动件伸出与驱动对接件对接,驱动供纤旋转轴旋转。优选地,驱动对接件和驱动件通过锥面配合传动。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转动座,使得在供纤轮上光纤厚度逐渐变化的过程中,入纤导纤轮的位置能够自主变化,于此同时保证搭在入纤导纤轮与第一过渡导纤轮上的光纤位置稳定,无扭转等现象,配合摇摆导纤机构,方便了供纤张力控制;2)通过设置转动座锁定结构、摇摆导纤机构锁定结构,在供纤座与收纤轴同步转动时,能够保证待机组供纤座上各机构位置稳定,避免影响收纤轴绕纤动作;3)对于待机组供纤座而言,通过磁铁将驱动对接件吸附在第二供纤座板上,保证待机组供纤座挂在主轴上,随主轴偏心旋转时位置稳定、不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全自动光纤陀螺绕环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工作组供纤驱动装置与供纤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工作组供纤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供纤张紧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供纤张紧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供纤张紧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摇摆导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供纤机构侧视图;图9为图8中A-A方向剖视图;图中:全自动光纤陀螺绕环机1000;供纤张紧装置100、供纤驱动装置200、收纤主轴300;驱动件201、电气集成快换对接件一202;供纤座1、张力传感器2、出纤限位机构3、供纤环10;入纤导纤机构11、摇摆导纤机构12、出纤导纤机构13、供纤机构14、第一过渡导纤轮15、第二过渡导纤轮16、第三过渡导纤轮17、第四过渡导纤轮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纤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纤座,供纤座用于装载供纤环;供纤座上设有入纤导纤机构、摇摆导纤机构和出纤导纤机构;/n入纤导纤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转动座,转动座绕与供纤环轴向平行一轴线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转动座上设有入纤导纤轮;/n入纤导纤机构和摇摆导纤机构之间设有第一过渡导纤轮,摇摆导纤机构和出纤导纤机构之间依次设有第二过渡导纤轮和第三过渡导纤轮;/n各导纤轮均设有导纤槽,摇摆导纤轮、第一过渡导纤轮、第二过渡导纤轮三者的导纤槽在供纤轮轴向方向上的投影处于同一直线上;入纤导纤轮的导纤槽与第一过渡导纤轮错位设置,供纤时搭在两者之间的光纤与供纤轮轴向平行;第二过渡导纤轮与第三过渡导纤轮错位设置,供纤时搭在两者之间的光纤与供纤轮轴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纤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纤座,供纤座用于装载供纤环;供纤座上设有入纤导纤机构、摇摆导纤机构和出纤导纤机构;
入纤导纤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转动座,转动座绕与供纤环轴向平行一轴线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转动座上设有入纤导纤轮;
入纤导纤机构和摇摆导纤机构之间设有第一过渡导纤轮,摇摆导纤机构和出纤导纤机构之间依次设有第二过渡导纤轮和第三过渡导纤轮;
各导纤轮均设有导纤槽,摇摆导纤轮、第一过渡导纤轮、第二过渡导纤轮三者的导纤槽在供纤轮轴向方向上的投影处于同一直线上;入纤导纤轮的导纤槽与第一过渡导纤轮错位设置,供纤时搭在两者之间的光纤与供纤轮轴向平行;第二过渡导纤轮与第三过渡导纤轮错位设置,供纤时搭在两者之间的光纤与供纤轮轴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供纤张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过渡导纤轮连接有张力检测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供纤张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摇摆导纤机构包括摇摆导纤轮和摇摆杆;摇摆导纤轮设置在摇摆杆上,摇摆杆固定在旋转编码器上,旋转编码器根据张力检测组件输出的张力信息调整摇摆杆的摆动幅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供纤张紧装置,其特征是,对应摇摆杆设有锁定气缸,锁定气缸通过浮动接头连接有锁止杆,对应锁止杆,摇摆杆上设有锁止槽;锁定气缸动作,锁止杆伸出插入锁止槽,对摇摆过纤轮的位置进行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供纤张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入纤导纤机构还设有转动座夹持组件,转动座夹持组件包括剪式夹持件;剪式夹持件上用于夹持转动座的两夹持端通过弹簧连接,两非夹持端对应设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打开,剪式夹持件上用于夹持转动座的两夹持端张开释放转动座;双向气缸关闭,剪式夹持件上用于夹持转动座的两夹持端在弹簧预紧力作用下复位夹持转动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