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稳定杆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624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稳定杆输送系统,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一侧垂直焊接有一对第一支撑腿,一对第一支撑腿上均焊接有上料板,一对上料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顶板;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二顶板,第二顶板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与第二底座之间垂直焊接有第三支撑腿;主动输送轴;从动输送轴以及输送链,通过一对摆臂带动上料杆对空心稳定杆进行上料,在上料杆与空心稳定杆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弧形面,起到托住空心稳定杆的作用,将空心稳定杆托放至输送杆下端的V形钩状处,解决了原本上料的过程均是采用人工进行操作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稳定杆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送系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空心稳定杆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空心稳定杆是汽车制造领域中一种常规的零部件,在空心稳定杆批量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空心稳定杆放置到对应的设备上进行相应的加工,为了提高其上料效率以及满足自动化生产发展的需要,采用了上料架式的上料结构,但单纯的上料架形式也需要人员参与操作,属于半自动化,其虽然能够达到上料的效果,但其上料、逐根送料的过程均是采用人工进行操作,操作工需要每根弯腰抬,长期操作对腰部损伤较大,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在输送过程中,需要人工持续间隔将空心稳定杆放置于指定输送位置,进而大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低,同时也是大幅度地增大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稳定杆输送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心稳定杆输送系统,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一侧垂直焊接有一对第一支撑腿,一对所述第一支撑腿上均焊接有上料板,一对所述上料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进一步的,设置的第一底座呈矩形框架状,具有稳定性,且节省材料的使用,在第一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一层橡胶垫,起到防滑和抗摩擦的作用,防止金属材质的第一底座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磨损。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成型于所述第一底座上表面。进一步的,在第一底座上水平连接有连接板,第二驱动装置通过螺栓螺纹固定在连接板上。r>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成型于第一底座上方,所述第一顶板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与第一底座之间垂直焊接有第二支撑腿。进一步的,在第一顶板上同样水平连接有一对连接板,在一对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与主动输送轴上方的转轴座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与第二底座之间垂直焊接有第三支撑腿。进一步的,在第二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一层橡胶垫,起到防滑和抗摩擦的作用,防止金属材质的第二底座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磨损,在第二底座上水平连接有一对连接板,一对连接板上通过螺栓与从动输送轴下方的转轴座固定连接在一起。主动输送轴,所述主动输送轴通过转轴座转动连接在第一底座与第一顶板之间。从动输送轴,所述从动输送轴通过转轴座转动连接在第二底座与第二顶板之间。进一步的,设置的主动输送轴与从动输送轴相配合,起到固定输送链的作用。输送链,所述输送链成型于主动输送轴与从动输送轴之间。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输送链以及输送链内固定的输送杆带动空心稳定杆进行循环输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一所述上料板的上表面均等距设置有凸台,相邻所述凸台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上料板靠近第二支撑腿的一侧焊接有法兰盘,所述上料板通过法兰盘与一对所述第二支撑腿螺纹连接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安装板和一对安装座,所述安装板与一侧所述上料板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第一电机与一对安装座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一对所述安装座内均转动连接有销轴,每一所述销轴的一端贯穿出安装座,且贯穿出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摆臂,一对所述摆臂之间连接有上料杆,每一所述销轴的另一端贯穿出安装座,且贯穿出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衔接盘,一对所述衔接盘外同轴套设有圆环,一对所述圆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一侧所述衔接盘连接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位于第二电机一侧的罩壳,所述罩壳内沿X轴方向通过一对转轴座水平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罩壳内沿Z轴方向通过一对转轴座水平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位于罩壳内的转动轴上同轴套设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螺杆啮合连接,所述转动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侧贯穿出罩壳,且贯穿出的一端上同轴套设有第一锥型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同轴套设有主动带轮,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出罩壳,且贯穿出的一端上同轴套设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动输送轴的下端同轴套设有第二锥型齿,所述第二锥型齿与第一锥型齿啮合连接,所述主动输送轴的上端同轴套设有第一转动齿盘,所述第一转动齿盘与输送链啮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位于所述输送链上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通过螺栓螺纹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输送部,所述输送部包括输送杆,每一所述输送杆的下端贯穿输送链,且贯穿出的一端呈V形钩状,所述输送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门型板,所述门型板的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滚动在滑轨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从动输送轴上同轴套设有第二转动齿盘,所述第二转动齿盘与输送链啮合连接,且第二转动齿盘与第一转动齿盘位于同一轴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上料板与第一驱动装置,将上料板远离第二支撑腿的一侧可通过斜板与空心稳定杆的堆料箱连接,空心稳定杆可顺着斜板滑至上料板处,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一侧的衔接盘转动,由于一对衔接盘外均套设有圆环,且圆环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从而使第一电机得输出端带动一对衔接盘做同方向转动,转动的衔接盘通过销轴带动摆臂转动,从而使一对摆臂带动上料杆对空心稳定杆进行上料,在上料杆与空心稳定杆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弧形面,起到托住空心稳定杆的作用,将空心稳定杆托放至输送杆下端的V形钩状处,解决了原本上料的过程均是采用人工进行操作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主动输送轴与从动输送轴,当输送链张紧在第一转动齿盘与第二转动齿盘之间,当输送链转动时,输送杆的上端通过门型板以及门型板的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滚轮进行辅助运动,使输送杆的运动更加顺畅,对空心稳定杆进行循环输送,节省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料板与第一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动输送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从动输送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底座;2、第一支撑腿;3、上料板;301、凸台;302、法兰盘;4、第一驱动装置;401、第一电机;402、安装板;403、安装座;404、销轴;405、摆臂;406、上料杆;407、衔接盘;408、圆环;409、连接杆;5、第二驱动装置;501、第二电机;5011、主动带轮;502、罩壳;5021、螺杆;5022、转动轴;5023、齿轮盘;5024、第一锥型齿;5025、从动带轮;5026、皮带;6、第一顶板;7、第二支撑腿;8、第二底座;9、第二顶板;10、第三支撑腿;11、主动输送轴;1101、第二锥型齿;1102、第一转动齿盘;12、从动输送轴;1201、第二转动齿盘;13、输送链;14、滑轨;15、输送部;1501、输送杆;1502、门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稳定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底座(1),所述第一底座(1)上一侧垂直焊接有一对第一支撑腿(2),一对所述第一支撑腿(2)上均焊接有上料板(3),一对所述上料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4);/n第二驱动装置(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成型于所述第一底座(1)上表面;/n第一顶板(6),所述第一顶板(6)成型于第一底座(1)上方,所述第一顶板(6)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与第一底座(1)之间垂直焊接有第二支撑腿(7);/n第二底座(8),所述第二底座(8)上设置有第二顶板(9),所述第二顶板(9)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与第二底座(8)之间垂直焊接有第三支撑腿(10);/n主动输送轴(11),所述主动输送轴(11)通过转轴座转动连接在第一底座(1)与第一顶板(6)之间;/n从动输送轴(12),所述从动输送轴(12)通过转轴座转动连接在第二底座(8)与第二顶板(9)之间;/n输送链(13),所述输送链(13)成型于主动输送轴(11)与从动输送轴(1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稳定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底座(1),所述第一底座(1)上一侧垂直焊接有一对第一支撑腿(2),一对所述第一支撑腿(2)上均焊接有上料板(3),一对所述上料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4);
第二驱动装置(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成型于所述第一底座(1)上表面;
第一顶板(6),所述第一顶板(6)成型于第一底座(1)上方,所述第一顶板(6)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与第一底座(1)之间垂直焊接有第二支撑腿(7);
第二底座(8),所述第二底座(8)上设置有第二顶板(9),所述第二顶板(9)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均与第二底座(8)之间垂直焊接有第三支撑腿(10);
主动输送轴(11),所述主动输送轴(11)通过转轴座转动连接在第一底座(1)与第一顶板(6)之间;
从动输送轴(12),所述从动输送轴(12)通过转轴座转动连接在第二底座(8)与第二顶板(9)之间;
输送链(13),所述输送链(13)成型于主动输送轴(11)与从动输送轴(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稳定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上料板(3)的上表面均等距设置有凸台(301),相邻所述凸台(30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上料板(3)靠近第二支撑腿(7)的一侧焊接有法兰盘(302),所述上料板(3)通过法兰盘(302)与一对所述第二支撑腿(7)螺纹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心稳定杆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电机(401)、安装板(402)和一对安装座(403),所述安装板(402)与一侧所述上料板(3)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第一电机(401)与一对安装座(403)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02)上,一对所述安装座(403)内均转动连接有销轴(404),每一所述销轴(404)的一端贯穿出安装座(403),且贯穿出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摆臂(405),一对所述摆臂(405)之间连接有上料杆(406),每一所述销轴(404)的另一端贯穿出安装座(403),且贯穿出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衔接盘(407),一对所述衔接盘(407)外同轴套设有圆环(408),一对所述圆环(408)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09),所述第一电机(4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一侧所述衔接盘(407)连接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悦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