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逸专利>正文

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10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挡风玻璃除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除雾装置,它包括除雾布、安装壳、电机、吸气机构、缠绕辊、导轨、弹性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需要除雾的时候,首先控制除雾布相对前挡风玻璃展开,在除雾布展开后,控制吸气泵工作,通过导流壳和吸气管对此时除雾布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空间吸气,使得该空间内产生负压,除雾布受力朝着前挡风玻璃一侧贴近,通过除雾布上的毛绒吸水层对前挡风玻璃上的雾气起到清除作用,清除过程中毛绒吸水层对前挡风玻璃没有相对运动,在吸水后不会产生污渍或者泥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除雾装置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挡风玻璃除雾
,尤其涉及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除雾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外侧具有雨刷,能够在下雨时进行刷水或者玻璃外侧变脏后进行清理,而对于玻璃内侧一般不做清理;但玻璃内侧在冬天,常发生起雾现象;在玻璃内侧起雾后一般使用冷风或者热风对玻璃进行加热或者制冷进行清理,达到除雾的效果;但是常常发生临时停车熄火但车内还有人,因车内人气体温度高于车外气体温度,使得玻璃内侧起雾,且常因停车时间较长导致雾量较大;在发动车后,当使用冷风或者热风除雾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除雾,甚至十几分钟才能除雾;有时为了保证行驶安全,会直接使用布擦拭,但是在擦拭后,内侧玻璃上会出现污渍或者泥印,后期清理比较麻烦。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除雾装置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除雾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除雾装置,它包括除雾布、安装壳、电机、吸气机构、缠绕辊、导轨、弹性条,其中安装壳是由中间壳体和安装在中间壳体一侧的侧壳两部分组成,安装壳固定安装在车体内且与前挡风玻璃的上侧区域紧贴;中间壳体靠近前挡风玻璃一侧的下端开有布输出口;电机横向固定安装在侧壳上;缠绕辊通过安装转轴旋转安装在中间壳体内且安装转轴与电机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导轨上具有导向孔,两个导轨分别安装在中间壳体的两侧,且贴紧前挡风玻璃;两个弹性条的一端分别缠绕安装在缠绕辊两端的外圆面上,两个弹性条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导轨上的导向孔位于中间壳体外侧。除雾布上对称的具有两段弹性布,除雾布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固定套;除雾布通过两个固定套与两个弹性条的嵌套配合安装在两个弹性条上,除雾布中间区域的一端缠绕于缠绕辊上,除雾布中间区域的另一端穿出中间壳体上所开的布输出口位于中间壳体外侧。上述中间壳体内侧位于除雾布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区域内安装有吸气机构,汽车的前机舱内安装有吸气泵。上述吸气机构包括吸气管、导流壳,其中导流壳固定安装在中间壳体上;导流壳的一端具有圆形输出口,圆形输出口与气泵通过气管连接,导流壳的另一端均匀的固定安装有多个吸气管;所述安装在导流壳上的多个吸气管的另一端在除雾布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区域横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流可上的圆形输出口的面积等于所有吸气管的截面积之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中间壳体内侧旋转安装有对除雾布起到导向作用的导向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两个弹性条穿出中间壳体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滚轮;两个滚轮与两个导轨上所开的两个导向孔一一对应滚动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第二齿轮位于侧壳内;第一转轴旋转安装在侧壳内,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的一端,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第四齿轮固定安装在安装转轴的一端且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安装在上述导流壳上的所有吸气管均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卡固定安装在中间壳体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除雾布分为支撑层、反光层和毛绒吸水层,支撑层上固定安装有反光层,反光层上固定安装有毛绒吸水层,毛绒吸水层面向前挡风玻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中间壳体的下侧靠近中控台台面处安装有辅助拉动机构。上述辅助拉动机构包括弹性拉绳、缠绕轮、第二转轴,其中第二转轴旋转安装在车体内,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缠绕轮;每个缠绕轮上均缠绕有弹性拉绳,两股弹性拉绳远离缠绕轮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两个弹性条上。上述第二转轴通过同步轮和同步带与安装转轴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同步轮,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侧壳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罩起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的斜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中间壳体的下侧中控台台面处安装有罩起缠绕轮和第二转轴的防护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弹性布的弹性系数大于除雾布的弹性系数。相对于传统的挡风玻璃除雾技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中在需要除雾的时候,首先控制除雾布相对前挡风玻璃展开,在除雾布展开后,控制吸气泵工作,通过导流壳和吸气管对此时除雾布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空间吸气,使得该空间内产生负压,除雾布受力朝着前挡风玻璃一侧贴近,通过除雾布上的毛绒吸水层对前挡风玻璃上的雾气起到清除作用,清除过程中毛绒吸水层对前挡风玻璃没有相对运动,在吸水后不会产生污渍或者泥印。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弹性布,弹性布具有两个作用:第一,在除雾布被驱动相对缠绕辊展开的时候,因除雾布两侧的弹性条具有弹性,在被驱动向下滑动或者向上收回时两个弹性条不能保持完全同步状态,出现上下错位现象,两个弹性条会拉扯除雾布;此时,通过除雾布上的弹性布可起到缓冲和补偿作用,防止除雾布因受到较大的拉扯力,受损或者直接裂开。第二,在除雾的时候,除雾布被展开,吸气机构开始工作,使得除雾布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区域内产生真空,除雾布受力朝着前挡风玻璃一侧贴近变形,除雾布内侧产生拉扯力,此时,通过除雾布上的弹性布可起到缓冲和补偿作用,防止除雾布因受到较大的拉扯力,受损或者直接裂开。3、本专利技术在除雾布上设计了反光层,在较热天气时,可以控制除雾布展开,遮挡前挡风玻璃内侧,通过除雾布上的反光层对车内起到遮阳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在停车的状态下且不需要除雾的时候,可以控制除雾布展开,通过照射来晒干毛绒吸水层;所以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除雾布可根据需求灵活使用。4、本专利技术中在除雾布下放的过程中,下侧的两个缠绕轮会被驱动旋转,两个缠绕轮旋转会缠绕对应的弹性拉绳,使得弹性拉绳拉动两个弹性条,对下移的除雾布起到辅助拉动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图2是除雾装置外观示意图。图3是除雾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安装壳结构示意图。图5是防护壳结构示意图。图6是除雾布和导轨配合示意图。图7是导轨结构示意图。图8是缠绕轮和缠绕辊驱动示意图。图9是缠绕辊和导向辊安装示意图。图10是弹性条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固定套安装示意图。图12是吸气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3是除雾布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1、前挡风玻璃;2、挡风玻璃上挡板;3、中控台台面;4、除雾装置;5、除雾布;6、安装壳;7、电机;8、吸气机构;9、缠绕辊;10、导向辊;11、辅助拉动机构;12、中间壳体;13、侧壳;14、斜壳;15、布输出口;16、防护壳;17、导轨;18、安装转轴;19、同步带;20、导向孔;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一转轴;24、第三齿轮;25、第四齿轮;26、第一同步轮;27、滚轮;28、弹性拉绳;29、第二同步轮;30、缠绕轮;31、第二转轴;32、弹性条;33、弹性布;34、固定套;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除雾布、安装壳、电机、吸气机构、缠绕辊、导轨、弹性条,其中安装壳是由中间壳体和安装在中间壳体一侧的侧壳两部分组成,安装壳固定安装在车体内且与前挡风玻璃的上侧区域紧贴;中间壳体靠近前挡风玻璃一侧的下端开有布输出口;电机横向固定安装在侧壳上;缠绕辊通过安装转轴旋转安装在中间壳体内且安装转轴与电机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导轨上具有导向孔,两个导轨分别安装在中间壳体的两侧,且贴紧前挡风玻璃;两个弹性条的一端分别缠绕安装在缠绕辊两端的外圆面上,两个弹性条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导轨上的导向孔位于中间壳体外侧;/n除雾布上对称的具有两段弹性布,除雾布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固定套;除雾布通过两个固定套与两个弹性条的嵌套配合安装在两个弹性条上,除雾布中间区域的一端缠绕于缠绕辊上,除雾布中间区域的另一端穿出中间壳体上所开的布输出口位于中间壳体外侧;/n上述中间壳体内侧位于除雾布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区域内安装有吸气机构,汽车的前机舱内安装有吸气泵;/n上述吸气机构包括吸气管、导流壳,其中导流壳固定安装在中间壳体上;导流壳的一端具有圆形输出口,圆形输出口与气泵通过气管连接,导流壳的另一端均匀的固定安装有多个吸气管;所述安装在导流壳上的多个吸气管的另一端在除雾布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区域横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流可上的圆形输出口的面积等于所有吸气管的截面积之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除雾布、安装壳、电机、吸气机构、缠绕辊、导轨、弹性条,其中安装壳是由中间壳体和安装在中间壳体一侧的侧壳两部分组成,安装壳固定安装在车体内且与前挡风玻璃的上侧区域紧贴;中间壳体靠近前挡风玻璃一侧的下端开有布输出口;电机横向固定安装在侧壳上;缠绕辊通过安装转轴旋转安装在中间壳体内且安装转轴与电机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导轨上具有导向孔,两个导轨分别安装在中间壳体的两侧,且贴紧前挡风玻璃;两个弹性条的一端分别缠绕安装在缠绕辊两端的外圆面上,两个弹性条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导轨上的导向孔位于中间壳体外侧;
除雾布上对称的具有两段弹性布,除雾布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固定套;除雾布通过两个固定套与两个弹性条的嵌套配合安装在两个弹性条上,除雾布中间区域的一端缠绕于缠绕辊上,除雾布中间区域的另一端穿出中间壳体上所开的布输出口位于中间壳体外侧;
上述中间壳体内侧位于除雾布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区域内安装有吸气机构,汽车的前机舱内安装有吸气泵;
上述吸气机构包括吸气管、导流壳,其中导流壳固定安装在中间壳体上;导流壳的一端具有圆形输出口,圆形输出口与气泵通过气管连接,导流壳的另一端均匀的固定安装有多个吸气管;所述安装在导流壳上的多个吸气管的另一端在除雾布和前挡风玻璃之间的区域横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流可上的圆形输出口的面积等于所有吸气管的截面积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间壳体内侧旋转安装有对除雾布起到导向作用的导向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弹性条穿出中间壳体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滚轮;两个滚轮与两个导轨上所开的两个导向孔一一对应滚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挡风玻璃内侧快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逸
申请(专利权)人:郑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