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祥兰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带接口儿童安全座椅安全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609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带接口儿童安全座椅安全监测方法,包括检测儿童已入座安全座椅;监测模块上电:检测安装面受力是否均匀;在受力均匀状态下,车辆启动,在受力不均匀状态下,车辆进行相应的调整措施,在车辆运动状态下,基于运动状态特点进行持续监测并触发相应安全措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座椅安装牢固、安全带佩戴牢固并通过安全措施,进一步保证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带接口儿童安全座椅安全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带接口儿童安全座椅安全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儿童安全座椅通常具有安全带接口、isofix接口和latch接口三种通用的连接方式,安全带接口的儿童安全座椅由于安全带穿行路径复杂或在未固定收紧到位,会导致座椅不稳固或固定面发生倾斜,安全座椅是否稳定安装,需要在儿童入座后,车辆运动前进行检查,此外在儿童座椅安全带佩戴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佩戴松垮的现象,安全带佩戴松垮,无法对儿童形成有效保护,且现有技术中也缺乏针对儿童安全座椅设置的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带接口儿童安全座椅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检测儿童已入座安全座椅;S2:监测模块上电:检测模块为设置于车辆座椅内,儿童座椅安装面的力学感应模块,其用于监测儿童座椅安装面的受力状态;S3:检测安装面受力是否均匀,当受力均匀时,进入步骤S5,当受力不均匀时,进入步骤S4;S4:当安装面受力处于第一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1,调节位于儿童座椅安装面下部的气囊至受力均匀,进入步骤S5;当安装面受力处于第二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1,调节第一安全带至受力均匀,进入步骤S5;S5:车辆启动;S6:在车辆动态状态下,检测安装面受力,当安装面受力处于第三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2,紧固第二安全带;当监测到安装面受力出现第四不均匀状态,启动安全措施。>优选地,第一不均匀状态为安装面局部受力大于其他区域,且受力较大区域位置不发生变化;第二不均匀状态为安装面局部受力大于其他区域,且受力较大区域位置动态变化;第一安全带为固定安全座椅的安全带。优选地,第三不均匀状态为车辆运动状态下,安装面局部受力超过其他区域第一阈值,第二安全带为安全座椅上固定儿童的安全带,通过紧固该安全带,将儿童紧固于安全座椅;第四不均匀状态为车辆运动状态下,安装面局部受力超过其他区域第二阈值。优选地,安全措施如下,监测安全座椅安装侧车窗状态,若车窗处于开启状态,则关闭车窗,同时控制儿童安全气囊触发模块处于预备状态,若第四不均匀状态持续时间超过t3,则开启儿童安全气囊。优选地,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所述持续时间大小关系为t3<t2<t1。优选地,儿童安全气囊具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一气囊位于安全座椅安装侧车窗上部横梁内,第二气囊位于安全座椅安装位前排座椅后部,第三气囊位于安全座椅安装位与车窗相对侧上部的车顶骨架内,儿童安全气囊开启时,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充气并包围安全座椅。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监测模块,在车辆未启动的状态下,监测安全座椅安装面的受力,保证座椅安装牢固;2、通过监测模块,在车辆启动的状态下,监测安全座椅安装面的受力,保证安全带佩戴牢固,同时基于受力触发安全措施,进一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3、基于安全座椅形状及安装位置特点,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儿童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安全监测方法控制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保护气囊开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参见附图1,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安全座椅安全监测方法,控制流程如下:S1:检测儿童已入座安全座椅;S2:监测模块上电:检测模块为设置于车辆座椅内,儿童座椅安装面的力学感应模块,其用于监测儿童座椅安装面的受力状态;S3:检测安装面受力是否均匀,当受力均匀时,进入步骤S5,当受力不均匀时,进入步骤S4;S4:当安装面受力处于第一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1,调节位于儿童座椅安装面下部的气囊至受力均匀,进入步骤S5;当安装面受力处于第二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1,调节第一安全带至受力均匀,进入步骤S5;S5:车辆启动;S6:在车辆动态状态下,检测安装面受力,当安装面受力处于第三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2,紧固第二安全带;当监测到安装面受力出现第四不均匀状态,启动安全措施。其中,第一不均匀状态为安装面局部受力大于其他区域,且受力较大区域位置不发生变化,安全座椅处于该状态下,即为座椅安装面倾斜,通过调整安装面下部的气囊,使座椅安装面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保证安装面受力均匀;第二不均匀状态为安装面局部受力大于其他区域,且受力较大区域位置动态变化,安全座椅处于该状态下,即为座椅未紧固固定于座椅安装面,第一安全带为固定安全座椅的安全带,通过调整该安全带,使安全座椅紧固固定于座椅安装面,不发生移动,从而保证安装面受力均匀;第三不均匀状态为车辆运动状态下,安装面局部受力超过其他区域第一阈值,经过步骤S4的调整后,当车辆在运动状态下出现第三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2,即为儿童位于安全座椅上,且发生加大动作幅度的运动,因此出现第三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2,则证明安全座椅的安全带未紧固固定儿童,第二安全带为安全座椅上固定儿童的安全带,通过紧固该安全带,将儿童紧固于安全座椅;第四不均匀状态为车辆运动状态下,安装面局部受力超过其他区域第二阈值,经过步骤S4的调整后,当车辆在运动状态下出现第四不均匀状态,即为儿童位于安全座椅上,车辆运动状态突变例如受到碰撞、紧急转向等,儿童或安全座椅不受控的发生倾斜,当监测到安装面受力出现第四不均匀状态,启动安全措施。其中安全措施如下,监测安全座椅安装侧车窗状态,若车窗处于开启状态,则关闭车窗,同时控制儿童安全气囊触发模块处于预备状态,若第四不均匀状态持续时间超过t3,则开启儿童安全气囊。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持续时间大小关系为t3<t2<t1。参见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安全气囊,儿童安全气囊具有第一气囊1、第二气囊2、第三气囊3,第一气囊1位于安全座椅安装侧车窗上部横梁内,第二气囊2位于安全座椅安装位前排座椅后部,第三气囊3位于安全座椅安装位与车窗相对侧上部的车顶骨架内,儿童安全气囊开启时,第一气囊1、第二气囊2、第三气囊3充气并包围安全座椅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带接口儿童安全座椅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检测儿童已入座安全座椅;/nS2:监测模块上电:检测模块为设置于车辆座椅内,儿童座椅安装面的力学感应模块,其用于监测儿童座椅安装面的受力状态;/nS3:检测安装面受力是否均匀,当受力均匀时,进入步骤S5,当受力不均匀时,进入步骤S4;/nS4:当安装面受力处于第一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接口儿童安全座椅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儿童已入座安全座椅;
S2:监测模块上电:检测模块为设置于车辆座椅内,儿童座椅安装面的力学感应模块,其用于监测儿童座椅安装面的受力状态;
S3:检测安装面受力是否均匀,当受力均匀时,进入步骤S5,当受力不均匀时,进入步骤S4;
S4:当安装面受力处于第一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1,调节位于儿童座椅安装面下部的气囊至受力均匀,进入步骤S5;
当安装面受力处于第二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1,调节第一安全带至受力均匀,进入步骤S5;
S5:车辆启动;
S6:在车辆动态状态下,检测安装面受力,当安装面受力处于第三不均匀状态,且持续时间t2,紧固第二安全带;当监测到安装面受力出现第四不均匀状态,启动安全措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接口儿童安全座椅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不均匀状态为安装面局部受力大于其他区域,且受力较大区域位置不发生变化;第二不均匀状态为安装面局部受力大于其他区域,且受力较大区域位置动态变化;第一安全带为固定安全座椅的安全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祥兰
申请(专利权)人:丁祥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