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6069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电池的SOC值来设定电池充电电流,当SOC值≤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电能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无轨电车技术的发展,双源无轨电车在城市公交运输系统中已经越来越普及。所谓双源无轨电车是指除了具有一般线网电力动力系统外还配备有电池动力系统的无轨电车,这种无轨电车既可以通过线网的电力来驱动车辆运行,也可以通过电池的电力来驱动车辆运行。当电车的集电杆连接线网时,车辆通过线网的电力来驱动车辆运行,与此同时,线网的电力还可用于对电池充电。当电车收起集电杆,与线网断开时,车辆就通过电池的电力来驱动车辆运行。参见图1,电车的集电杆1与隔离DC/DC2的输入端连接,隔离DC/DC2受控于电力管理单元5,而电力管理单元5则受控于整车控制单元6。当整车控制单元6通过电力管理单元5控制集电杆1升起并接触线网4时,电车的集电杆1由线网4引入电流至隔离DC/DC2,隔离DC/DC2输出的直流电流如图1中箭头A指示,该输出电流分成两路,一路为用于供给车辆正常耗电的电流,如图1中箭头C指示,另一路为用于供给电池3的电流,如图1中箭头B指示。供给车辆正常耗电的电流,其主要用于供给车轮驱动电机,使车辆正常行驶,以及供给其它车用电器,以维持其它设备正常运转。供给电池3的电流则用于对电池3进行充电,这种通过线网充电的方式也称作在网充电。当电车的集电杆1下降收起而脱离开线网4时,隔离DC/DC2则不再输出电流,此时由电池3来供给车辆正常耗电的电流,此时的电池3处于放电状态。目前,当电车在网充电时,会对电车上电池的电量进行控制,控制方法主要是使电池的电量保持稳定。然而,当控制电池电量处于稳定状态时,势必会对电池反复充放电,长时间的反复充放电则会导致电池寿命缩短。另外,电车运营系统的线网的负载能力是有限的,一旦线网上的车辆对于线网的供电需求功率增大时,就会出现线网功率不足的问题,从而会影响整个电车运营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说明的是,电车中电池的电量情况通常是以SOC值的形式来标量,所谓SOC值是英文Stateofcharge的缩写,中译为荷电状态,是用来反映电池的剩余电量的数值,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其数值定义为电池剩余电量占电池容量的比值,其取值范围为0%~100%,当SOC=0%时表示电池放电完全,当SOC=100%时表示电池完全充满。还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电车运营系统中通常会设置一个中央调度控制中心,该中央调度控制中心能够对整个线网及线网中电车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该电能管理方法能够保证在网电车的正常行驶,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于电车电池的SOC值,设置第一SOC阈值T1、第二SOC阈值T2和第三SOC阈值T3,且T1<T2<T3;所述电池的SOC值为电池剩余电量占电池容量的比值;步骤2,根据电池的SOC值来设定电池充电电流,该步骤包括;步骤2.1,当SOC值≤T1时,将电池充电电流设定为标准充电电流;步骤2.2,当T1<SOC值≤T3时,将电池充电电流设定为随电池SOC值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步骤2.3,当SOC值>T2时,将电池充电电流设定为零;步骤3,将设定的电池充电电流与车辆耗电电流即时预测值相加后得出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预备设定值,然后根据所述预备设定值来确定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目标设定值;步骤4,用所述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目标设定值来设定隔离DC/DC的输出电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2还包括: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电池充电电流的设定值,电池充电电流设定值的计算公式为:IC=0.0714×(SOC)2-14.9286(SOC)+735,式中,IC为电池充电电流的设定值,SOC为电池SOC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还包括:将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预备设定值作为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目标设定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还包括:当T1<电池的SOC值≤T3时,对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预备设定值进行波动补偿处理,经过所述波动补偿处理后得出补偿后电流设定值,将补偿后电流设定值作为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目标设定值;否则,将所述预备设定值作为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目标设定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还包括:当电车滑行或制动时,对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预备设定值进行波动补偿处理,经过所述波动补偿处理后得出补偿后电流设定值,将补偿后电流设定值作为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目标设定值;否则,将所述预备设定值作为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目标设定值。进一步地,所述对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预备设定值进行波动补偿处理包括: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电流补偿值,电流补偿值的计算公式为:ΔI补偿电流=ΔI电池放电电流+ΔI允许偏移,式中,ΔI补偿电流为电流补偿值,ΔI电池放电电流为电池放电电流的即时变化值,ΔI允许偏移为预设的最大允许电流偏移量;将计算得出的电流补偿值与所述预备设定值相加得出补偿后电流设定值。进一步地,所述最大允许电流偏移量ΔI允许偏移设置为5安培。进一步地,所述电能管理方法还包括:步骤5,当接收到中央调度控制中心发出的线网负荷过大信号时,若电池的SOC值<T1,则对电车的起步加速度进行限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SOC阈值T1设置为60%,所述第二SOC阈值T2设置为80%,所述第三SOC阈值T3设置为85%;所述标准充电电流为100安培。在本专利技术的电能管理方法中,根据电池的SOC值来确定电池充电电流,从而使得电池SOC值较低的车辆能优先获得大电流充电,保证在网的每一辆车的正常行驶。当T1<电池的SOC值≤T3时,以及当电车滑行或制动时,对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预备设定值进行波动补偿处理,然后将补偿后电流设定值作为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目标设定值,使电池充电电流在允许的范围内波动,从而避免频繁充放电对电池寿命的不利影响,延长电池寿命。当线网负荷过大时对电车的起步加速度进行限制,则能保证线网功率稳定,保障整个电车运营系统的正常运行。本专利技术的电能管理方法相对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电能管理方法,能够保证在网电车的正常行驶,减少电池的充放电次数,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主动限制电车的功率消耗,使得线网负载降低,保证线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在网的双源无轨电车的电气工作原理图,其中,电力管理单元的英文简称为EMU(EnergyManagementUnit),整车控制单元的英文简称为VCU(Vehiclecontrolunit);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集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对于电车电池的SOC值,设置第一SOC阈值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于电车电池的SOC值,设置第一SOC阈值T1、第二SOC阈值T2和第三SOC阈值T3,且T1<T2<T3;
所述电池的SOC值为电池剩余电量占电池容量的比值;
步骤2,根据电池的SOC值来设定电池充电电流,该步骤包括;
步骤2.1,当SOC值≤T1时,将电池充电电流设定为标准充电电流;
步骤2.2,当T1<SOC值≤T3时,将电池充电电流设定为随电池SOC值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步骤2.3,当SOC值>T2时,将电池充电电流设定为零;
步骤3,将设定的电池充电电流与车辆耗电电流即时预测值相加后得出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预备设定值,然后根据所述预备设定值来确定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目标设定值;
步骤4,用所述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目标设定值来设定隔离DC/DC的输出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还包括: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电池充电电流的设定值,电池充电电流设定值的计算公式为:
IC=0.0714×(SOC)2-14.9286(SOC)+735,式中,IC为电池充电电流的设定值,SOC为电池SOC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将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预备设定值作为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目标设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源无轨电车在网充电时的电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
当T1<电池的SOC值≤T3时,对隔离DC/DC输出电流的预备设定值进行波动补偿处理,经过所述波动补偿处理后得出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易张显胜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