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598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吸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该滚刷体用于安装清洁件以形成滚刷,所述滚刷体包括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清洁件,所述螺旋结构绕所述筒体的轴线螺旋延伸,所述螺旋结构的数量设置有至少三个和/或所述螺旋结构绕所述筒体轴线的旋转角度不小于180度。该滚刷体中,筒体为中空结构,重量轻,可以减小滚刷体转动所需的能耗;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刷体的螺旋结构,通过确保螺旋结构具有一定的数量和/或旋转角度,能够保证刷体的固定效果以及对灰尘的聚拢效果,从而提高吸尘设备的清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吸尘器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的一种清洁设备。吸尘器内设置有滚刷,通过滚刷转动拍打地面将尘屑扬起,从而提高吸尘效果。滚刷包括滚刷体以及刷体,刷体设置在滚刷体的外壁上并呈螺旋状延伸。滚刷体一般为实心结构,导致滚刷体的重量大,滚刷转动时所需的能耗大。为减小滚刷体转动时的能耗,部分滚刷体为空心结构,滚刷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凹槽或螺旋凸棱,以便安装刷体。现有技术中,成型滚刷体的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定模及内芯,动模与定模合模后,动模和定模成型滚刷体的外壁,内芯成型滚刷体的内壁。成型后,内芯沿轴向移动实现出模,动模和定模打开以便取出成型的滚刷体。上述滚刷体结构,虽然能够减轻滚刷体的重量,但受模具结构以及脱模方式的限制,凹槽或凸棱绕滚刷体的轴线的角度较小,一般不能达到180°,且滚刷体上仅能设置一条或两条凹槽或凸棱,影响滚刷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能改善滚刷体的使用效果。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滚刷体,用于安装清洁件以形成滚刷,所述滚刷体包括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清洁件,所述螺旋结构绕所述筒体的轴线螺旋延伸,所述螺旋结构的数量设置有至少三个和/或所述螺旋结构绕所述筒体轴线的旋转角度不小于180度。其中,所述螺旋结构为螺旋延伸的凹陷部或螺旋凸起。其中,所述螺旋结构包括连接的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所述第一螺旋段和所述第二螺旋段的螺旋参数不同。其中,所述螺旋参数包括螺距、螺旋角和/或螺旋方向。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段和所述第二螺旋段的螺旋方向相反。其中,所述滚刷体注塑成型,所述滚刷体的外轮廓面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一成型面和所述第二成型面的连接处形成夹线。其中,所述第二成型面设置有多段,多个所述第二成型面沿所述滚刷体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成型面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成型面。其中,所述第二成型面设置有多段,多个所述第二成型面沿所述滚刷体的周向排布并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成型面均与所述第一成型面连接,相邻所述第二成型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夹线。其中,所述滚刷体包括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位于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之间并分别与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连接,所述第二成型面与每个所述第一成型面的连接处均形成有所述夹线。其中,所述夹线包括第一线段以及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延伸的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线段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线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螺旋结构的螺旋方向平行。其中,两条所述第一线段和两条所述第二线段交替连接围成所述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位于所述螺旋结构上或所述螺旋结构的旁侧。其中,所述螺旋结构为螺旋延伸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由所述筒体的外壁内凹形成。其中,所述凹陷部的开口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向背离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逐渐增大。其中,所述凹陷部的截面形状为V型、梯形或弧形。其中,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对应所述凹陷部的位置凸设有螺旋延伸有第一凸棱,所述凹陷部内凹至所述第一凸棱内。其中,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对应所述第一凸棱的位置处设置有基准盲孔,所述基准盲孔能够被加工成植毛孔洞。其中,所述基准盲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基准盲孔沿所述第一凸棱的螺旋方向排列。其中,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向所述筒体内部凸出且螺旋延伸的第二凸棱,所述筒体对应所述第二凸棱的外壁内凹至所述第二凸棱内部以形成螺旋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具有沿所述筒体的径向由内向外排列的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其中,所述凹槽伸入所述第二凸棱内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凸棱的形状相适配。其中,所述滚刷体的壁厚为2-4mm。其中,所述第二凸棱和所述螺旋结构沿所述筒体的周向交替设置且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筒体的外壁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凸棱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所述凹槽。其中,所述筒体的外径为40mm-60mm。一种滚刷,包括清洁件以及上述的滚刷体,所述清洁件安装于所述螺旋结构上。一种吸尘设备,包括地刷组件,所述地刷组件包括壳体以及如上述的滚刷,所述滚刷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一种滚刷体的成型方法,应用于注塑模具,用于加工上述的滚刷体,所述滚刷体采用所述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外型芯和穿设于所述外型芯内的内型芯,所述内型芯和所述外型芯处于成型位置时,其之间形成成型腔,所述外型芯上设置有成型所述螺旋结构的第一螺旋成型结构;所述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步骤,向所述成型腔内注入注塑材料,以在所述成型腔内形成具有中空的筒体的所述滚刷体;脱模步骤,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螺旋成型结构通过螺旋运动与成型的所述滚刷体脱离。其中,所述外型芯包括第一外芯和第二外芯,所述第二外芯包括沿滚刷体的周向排布的至少两个夹持部,所述第一螺旋成型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芯的内壁上和/或所述夹持部上,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外芯处于成型位置时,拼接形成所述外型芯;所述成型腔内形成成型的滚刷体时,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滚刷体;所述脱模步骤包括:第一外芯脱模步骤,所述第一外芯绕所述滚刷体的轴线螺旋运动,以与所述滚刷体脱离;内型芯脱模步骤,所述内型芯与所述滚刷体脱离;第二外芯脱模步骤,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沿所述滚刷体的径向背离所述滚刷体,以与所述滚刷体脱离。其中,所述外型芯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外芯,所述夹持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外芯之间,且分别能与两个所述第一外芯拼接;所述第一外芯脱模步骤中,两个所述第一外芯同时螺旋运动,且分别向所述滚刷体的轴线的两端移动。其中,所述内型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成型结构,所述内型芯脱模步骤具体包括:所述内型芯绕所述滚刷体的轴线螺旋运动,以与所述滚刷体脱离。其中,所述内型芯包括两个内芯轴,两个所述内芯轴能沿轴向拼接;内型芯脱模步骤中,两个所述内芯轴同时螺旋运动,且分别向所述滚刷体的轴线的两端移动。其中,所述注塑步骤之前还包括:合模步骤,所述内型芯和所述外型芯运动至处于成型位置。其中,所述注塑步骤之前还包括:合模步骤,所述合模步骤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相互靠近,直至所述夹持部移动到其成型位置;所述第一外芯螺旋运动,直至所述第一外芯与所述夹持部拼接形成所述外型芯,所述内型芯插入所述外型芯内,直至形成所述成型腔。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滚刷体、滚刷、吸尘设备及滚刷体的成型方法。该滚刷体中,筒体为中空结构,重量轻,可以减小滚刷体转动所需的能耗;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刷体的螺旋结构,通过确保螺旋结构具有一定的数量和/或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刷体,用于安装清洁件(2)以形成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体包括中空的筒体(11),所述筒体(1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清洁件(2),所述螺旋结构绕所述筒体(11)的轴线螺旋延伸,所述螺旋结构的数量设置有至少三个和/或所述螺旋结构绕所述筒体(11)轴线的旋转角度不小于18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刷体,用于安装清洁件(2)以形成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体包括中空的筒体(11),所述筒体(1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清洁件(2),所述螺旋结构绕所述筒体(11)的轴线螺旋延伸,所述螺旋结构的数量设置有至少三个和/或所述螺旋结构绕所述筒体(11)轴线的旋转角度不小于18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结构为螺旋延伸的凹陷部(17)或螺旋凸起;
优选地,所述螺旋结构包括连接的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所述第一螺旋段和所述第二螺旋段的螺旋参数不同;
优选地,所述螺旋参数包括螺距、螺旋角和/或螺旋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段和所述第二螺旋段的螺旋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体注塑成型,所述滚刷体的外轮廓面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成型面(114)和第二成型面(115),所述第一成型面(114)和所述第二成型面(115)的连接处形成夹线;
优选地,所述第二成型面(115)设置有多段,多个所述第二成型面(115)沿所述滚刷体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成型面(114)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成型面(115);
优选地,所述第二成型面(115)设置有多段,多个所述第二成型面(115)沿所述滚刷体的周向排布并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成型面(115)均与所述第一成型面(114)连接,相邻所述第二成型面(115)之间设置有所述夹线;
优选地,所述滚刷体包括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114),所述第二成型面(115)位于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114)之间并分别与两段所述第一成型面(114)连接,所述第二成型面(115)与每个所述第一成型面(114)的连接处均形成有所述夹线;
优选地,所述夹线包括第一线段(112)以及沿所述筒体(11)的周向延伸的第二线段(113),所述第一线段(112)与所述第二线段(113)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线段(11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线段(113)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段(112)与所述螺旋结构的螺旋方向平行;
优选地,两条所述第一线段(112)和两条所述第二线段(113)交替连接围成所述第二成型面(115),所述第二成型面(115)位于所述螺旋结构上或所述螺旋结构的旁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结构为螺旋延伸的凹陷部(117),所述凹陷部(117)由所述筒体(11)的外壁内凹形成;
优选地,所述凹陷部(117)的开口沿所述筒体(11)的径向向背离所述筒体(11)的轴线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凹陷部(117)的截面形状为V型、梯形或弧形;
优选地,所述筒体(11)的内壁上对应所述凹陷部(117)的位置凸设有螺旋延伸有第一凸棱(13),所述凹陷部(117)内凹至所述第一凸棱(13)内;
优选地,所述筒体(11)的外壁上对应所述第一凸棱(13)的位置处设置有基准盲孔,所述基准盲孔能够被加工成植毛孔洞(1171);
优选地,所述基准盲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基准盲孔沿所述第一凸棱(13)的螺旋方向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向所述筒体(11)内部凸出且螺旋延伸的第二凸棱(12),所述筒体(11)对应所述第二凸棱(12)的外壁内凹至所述第二凸棱(12)内部以形成螺旋延伸的凹槽(111),所述凹槽(111)具有沿所述筒体(11)的径向由内向外排列的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优选地,所述凹槽(111)伸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健梁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金莱克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