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加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580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首先,将加工好的铜接管、阀体、阀盖送入专用焊接系统中备用;利用火焰喷嘴喷出的火焰对铜接管、阀体、阀盖进行预加热,在预热结束后再利用焊枪与火焰喷嘴的配合进行焊接,并在在焊接结束后,利用三个冷却水管开始喷出冷却水对焊接处进行逐步冷却,由人工将冷却后的工件取出,完成了阀体、阀盖与铜接管的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基于专用焊接系统,再配合预加热的温度、时间,焊接的温度、时间,从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的稳定性,再通过不同的冷却水的温度等参数的控制,从而能够对焊接处进行快速的冷却,又不会因快速冷却对焊接处造成影响,确保焊接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机组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叫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由制冷剂和四大机件,即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动力,它由电动机拖动而不停地旋转,它除了及时抽出蒸发器内蒸气,维持低温低压外,还通过压缩作用提高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创造将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向外界环境介质转移的条件。即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以便能用常温的空气或水作冷却介质来冷凝制冷剂蒸气。冷凝器是一个热交换设备,作用是利用环境冷却介质(空气或水),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气的热量带走,使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值得一提的是,冷凝器在把制冷剂蒸气变为制冷剂液体的过程中,压力是不变的,仍为高压。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不能直接送入低温蒸发器、根据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对应原理,降低制冷剂液体的压力,从而降低制冷剂液体的温度。将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通过降压装置——节流元件,得到低温低压制冷剂,再送入蒸发器内吸热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冰箱、空调常用毛细管作为节流元件。蒸发器也是一个热交换设备。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在其内蒸发(沸腾)变为蒸气,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使物质温度下降,达到冷冻、冷藏食品的目的。在空调器中,冷却周围的空气,达到对空气降温、除湿的作用。蒸发器内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越低,被冷却物的温度也越低。在冰箱中一般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调整在-26℃~-20℃,在空调器中调整在5℃~8℃。目前,在现有的制冷系统中,经常会使用到球阀作为启闭件,常规的球阀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配合的阀体1、阀盖2,所述阀体1与阀盖2之间螺纹固定,在阀体1远离阀盖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铜接管3,在阀盖2远离阀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铜接管4,阀体1、阀盖2、第一铜接管3、第二铜接管4共同配合形成容流体流通的路径。上述的球阀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阀体1与第一铜接管3之间、阀盖2与第二铜接管4进行焊接固定,然后再将阀体1与阀盖2螺纹固定,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而传统的焊接方式,采用的是人工焊接的方式,人工劳动强度比较大,而且一次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焊接,整个焊接过程无法实现连续化生产,工作效率不高,另外,人工焊接时,焊接的质量会受到人为的影响,焊接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接方便、减少人工劳动的制冷系统球阀用加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加工方法,球阀包括相互配合的阀体、阀盖,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螺纹固定,在阀体远离阀盖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铜接管,在阀盖远离阀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铜接管,阀体、阀盖、第一铜接管、第二铜接管共同配合形成容流体流通的路径,其创新点在于: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上料:首先,将加工好的铜接管、阀体、阀盖送入专用焊接系统中备用;所述专用焊接系统包括一焊接底座,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转盘,所述焊接转盘由安装在焊接底座上的焊接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在焊接转盘的上端面上沿着焊接转盘的圆周方向并列分布有数个工件放置座,所述焊接底座上沿着焊接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分布有上料区、预热区、焊接区、冷却区、下料区;所述工件放置座包括一固定在焊接转盘上端面的第一水平板,该第一水平板的一侧水平伸出焊接转盘外,在第一水平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还连接有一水平伸出焊接转盘外的第二水平板,在第一水平板的上端面上还安装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一上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第二水平板的上还安装有一位于固定座正上方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活动段、第二压制段,所述第二压制段的尺寸大于第一活动段的尺寸,从而使得活动座整体呈倒T字形状,在第二水平板上还具有一容第一活动段穿过并上下活动的通孔,在第一活动段的上端穿过第二水平板后还连接有一手柄,所述活动座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垂下,在第二压制段的底端还具有一容铜接管嵌入的定位槽,所述第二压制段与固定座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定位装配;所述焊接底座上位于上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上料框,在焊接底座上位于下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下料框;所述预热区内设置有一安装在焊接底座上并位于焊接转盘旁侧的预热座,所述预热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预热板、第二预热板、第三预热板,其中,第三预热板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预热板活动安装在第三预热板上,且第二预热板由第一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第一预热板活动安装在第二预热板上,且第一预热板由第二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第一预热板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预热管,在预热管的端部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所述焊接区内设置有一安装在焊接底座上并位于焊接转盘旁侧的第一焊接座、第二焊接座,所述第一焊接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焊接板、第二焊接板、第三焊接板,其中,第三焊接板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焊接板活动安装在第三焊接板上,且第二焊接板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第一焊接板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板上,且第一预热板由第四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第一焊接板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管,在焊接管的端部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所述第二焊接座包括一对设置在第一焊接座两侧的第二焊接柱,在第二焊接柱的顶端安装有焊枪,所述焊枪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柱上,并由第五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焊接底座的侧端还安装有与焊枪配合使用的焊丝供料机构;所述冷却区处设置有沿着焊接转盘的旋转方向并列分布的三个冷却水管,各个冷却水管的进液口分别通过输送软管与不同温度的冷却水源相连,冷却水管的出液口位于工件放置座上放置的工件的上方,并正对着放置在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将加工好的铜接管、阀体、阀盖均倒入上料框内,由人工取出一个阀体、一个阀盖以及两个铜接管,其中,与阀体配合的铜接管即为第一铜接管,与阀盖配合的铜接管即为第二铜接管,然后将阀体与第一铜接管放置在第一个工件放置座上,阀盖与第二铜接管放置在第二个工件放置座上;S2预加热:由焊接电机驱动焊接转盘转动,当第一个工件放置座移动至预热区时,通过第一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水平移动机构的配合驱动预热座的火焰喷嘴移动至第一个工件放置座的旁侧,利用火焰喷嘴喷出的火焰对阀体与第一铜接管进行预加热,并在预加热结束后,由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水平移动机构的配合驱动火焰喷嘴退回原位,当第二个工件放置座移动至预热区时,通过同样的方式对阀盖与第二铜接管进行预加热,预加热的时间为5-20s,预加热的温度为150-200℃;S3焊接:由焊接电机驱动焊接转盘转动,当第一个工件放置座移动至焊接区时,通过第三水平移动机构、第四水平移动机构、第五移动机构的配合驱动第一焊接座的火焰喷嘴与焊枪移动至第一个工件放置座的旁侧,同时焊丝供料机构开始工作,为焊枪提供焊丝,利用焊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加工方法,球阀包括相互配合的阀体、阀盖,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螺纹固定,在阀体远离阀盖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铜接管,在阀盖远离阀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铜接管,阀体、阀盖、第一铜接管、第二铜接管共同配合形成容流体流通的路径,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nS1 上料:首先,将加工好的铜接管、阀体、阀盖送入专用焊接系统中备用;/n所述专用焊接系统包括一焊接底座,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转盘,所述焊接转盘由安装在焊接底座上的焊接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在焊接转盘的上端面上沿着焊接转盘的圆周方向并列分布有数个工件放置座,所述焊接底座上沿着焊接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分布有上料区、预热区、焊接区、冷却区、下料区;/n所述工件放置座包括一固定在焊接转盘上端面的第一水平板,该第一水平板的一侧水平伸出焊接转盘外,在第一水平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还连接有一水平伸出焊接转盘外的第二水平板,在第一水平板的上端面上还安装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一上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第二水平板的上还安装有一位于固定座正上方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活动段、第二压制段,所述第二压制段的尺寸大于第一活动段的尺寸,从而使得活动座整体呈倒T字形状,在第二水平板上还具有一容第一活动段穿过并上下活动的通孔,在第一活动段的上端穿过第二水平板后还连接有一手柄,所述活动座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垂下,在第二压制段的底端还具有一容铜接管嵌入的定位槽,所述第二压制段与固定座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定位装配;/n所述焊接底座上位于上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上料框,在焊接底座上位于下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下料框;/n所述预热区内设置有一安装在焊接底座上并位于焊接转盘旁侧的预热座,所述预热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预热板、第二预热板、第三预热板,其中,第三预热板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预热板活动安装在第三预热板上,且第二预热板由第一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第一预热板活动安装在第二预热板上,且第一预热板由第二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第一预热板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预热管,在预热管的端部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n所述焊接区内设置有一安装在焊接底座上并位于焊接转盘旁侧的第一焊接座、第二焊接座,所述第一焊接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焊接板、第二焊接板、第三焊接板,其中,第三焊接板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焊接板活动安装在第三焊接板上,且第二焊接板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第一焊接板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板上,且第一预热板由第四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第一焊接板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管,在焊接管的端部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所述第二焊接座包括一对设置在第一焊接座两侧的第二焊接柱,在第二焊接柱的顶端安装有焊枪,所述焊枪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柱上,并由第五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焊接底座的侧端还安装有与焊枪配合使用的焊丝供料机构;/n所述冷却区处设置有沿着焊接转盘的旋转方向并列分布的三个冷却水管,各个冷却水管的进液口分别通过输送软管与不同温度的冷却水源相连,冷却水管的出液口位于工件放置座上放置的工件的上方,并正对着放置在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n将加工好的铜接管、阀体、阀盖均倒入上料框内,由人工取出一个阀体、一个阀盖以及两个铜接管,其中,与阀体配合的铜接管即为第一铜接管,与阀盖配合的铜接管即为第二铜接管,然后将阀体与第一铜接管放置在第一个工件放置座上,阀盖与第二铜接管放置在第二个工件放置座上;/nS2 预加热:由焊接电机驱动焊接转盘转动,当第一个工件放置座移动至预热区时,通过第一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水平移动机构的配合驱动预热座的火焰喷嘴移动至第一个工件放置座的旁侧,利用火焰喷嘴喷出的火焰对阀体与第一铜接管进行预加热,并在预加热结束后,由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水平移动机构的配合驱动火焰喷嘴退回原位,当第二个工件放置座移动至预热区时,通过同样的方式对阀盖与第二铜接管进行预加热,预加热的时间为5-20s,预加热的温度为150-200℃;/nS3 焊接:由焊接电机驱动焊接转盘转动,当第一个工件放置座移动至焊接区时,通过第三水平移动机构、第四水平移动机构、第五移动机构的配合驱动第一焊接座的火焰喷嘴与焊枪移动至第一个工件放置座的旁侧,同时焊丝供料机构开始工作,为焊枪提供焊丝,利用焊枪与火焰喷嘴的配合对阀体与第一铜接管的接触处进行焊接,并在焊接结束后,第三水平移动机构、第四水平移动机构、第五移动机构驱动第一焊接座的火焰喷嘴与焊枪复位,当第二个工件放置座移动至焊接区时,通过同样的方式对阀盖与第二铜接管进行焊接,焊接的时间为10-14s,焊接的温度为350-400℃;/nS4 冷却:由焊接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加工方法,球阀包括相互配合的阀体、阀盖,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螺纹固定,在阀体远离阀盖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铜接管,在阀盖远离阀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铜接管,阀体、阀盖、第一铜接管、第二铜接管共同配合形成容流体流通的路径,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上料:首先,将加工好的铜接管、阀体、阀盖送入专用焊接系统中备用;
所述专用焊接系统包括一焊接底座,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转盘,所述焊接转盘由安装在焊接底座上的焊接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在焊接转盘的上端面上沿着焊接转盘的圆周方向并列分布有数个工件放置座,所述焊接底座上沿着焊接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分布有上料区、预热区、焊接区、冷却区、下料区;
所述工件放置座包括一固定在焊接转盘上端面的第一水平板,该第一水平板的一侧水平伸出焊接转盘外,在第一水平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还连接有一水平伸出焊接转盘外的第二水平板,在第一水平板的上端面上还安装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一上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第二水平板的上还安装有一位于固定座正上方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活动段、第二压制段,所述第二压制段的尺寸大于第一活动段的尺寸,从而使得活动座整体呈倒T字形状,在第二水平板上还具有一容第一活动段穿过并上下活动的通孔,在第一活动段的上端穿过第二水平板后还连接有一手柄,所述活动座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垂下,在第二压制段的底端还具有一容铜接管嵌入的定位槽,所述第二压制段与固定座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定位装配;
所述焊接底座上位于上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上料框,在焊接底座上位于下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下料框;
所述预热区内设置有一安装在焊接底座上并位于焊接转盘旁侧的预热座,所述预热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预热板、第二预热板、第三预热板,其中,第三预热板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预热板活动安装在第三预热板上,且第二预热板由第一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第一预热板活动安装在第二预热板上,且第一预热板由第二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第一预热板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预热管,在预热管的端部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
所述焊接区内设置有一安装在焊接底座上并位于焊接转盘旁侧的第一焊接座、第二焊接座,所述第一焊接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焊接板、第二焊接板、第三焊接板,其中,第三焊接板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焊接板活动安装在第三焊接板上,且第二焊接板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第一焊接板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板上,且第一预热板由第四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第一焊接板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管,在焊接管的端部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所述第二焊接座包括一对设置在第一焊接座两侧的第二焊接柱,在第二焊接柱的顶端安装有焊枪,所述焊枪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柱上,并由第五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焊接底座的侧端还安装有与焊枪配合使用的焊丝供料机构;
所述冷却区处设置有沿着焊接转盘的旋转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洪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欧意姆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