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75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该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包括椎体固定板,所述椎体固定板的中部对称贯穿设置有椎体螺钉孔,所述椎体固定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椎体钩突连接板,所述椎体钩突连接板远离椎体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钩突固定板,所述钩突固定板前端面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钩突螺钉孔,解决了现有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与人体颈椎适应性差,容易造成后续并发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
本技术涉及医用耗材
,具体为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
技术介绍
颈椎是连接头颅与胸椎的一段椎骨,由7个椎体组成,椎体间由颈椎间盘连接,椎管内容纳脊髓,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严重的颈椎病和颈椎损伤往往是致命的。目前治疗严重颈椎病和严重颈椎损伤往往需要前路次全切除多节颈椎椎体,再使用颈椎钢板和钛网内固定植骨融合进行治疗。因切除颈椎椎体多导致颈椎不稳,再加上现有的颈椎前路钢板和钛网是两种分开的固定装置,在融合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颈椎前路钢板或钛网的脱出,造成融合失败,引起诸多并发症,致使病人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死亡,还会引起医疗纠纷。这是前路多节段颈椎次全切除+颈椎钢板、钛网内固定植骨融合术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解决了现有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与人体颈椎适应性差,容易造成后续并发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包括椎体固定板,所述椎体固定板的中部对称贯穿设置有椎体螺钉孔,所述椎体固定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椎体钩突连接板,所述椎体钩突连接板远离椎体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钩突固定板,所述钩突固定板前端面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钩突螺钉孔。优选的,所述椎体固定板为左右长度为10mm、上下宽度为8mm,厚度为1mm的钛合金板,边缘光滑,后端面呈弧形,贴合颈椎椎体中间部分。优选的,两个所述钩突固定板与一个所述椎体固定板为一组,所述椎体固定板与钩突固定板组成一个“几”字型结构。“几”字型结构的钛合金钢板,结构设计完全贴合正常人体颈椎椎体前缘结构,整个钛板设计符合颈椎结构特点,内固定螺钉经皮质骨,固定牢靠。钛板只固定单节段,不涉及上下节段,保持脊柱的活动度。较目前国内外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此种本申请的钛板可保留颈椎椎体的完整结构,无需融合,椎管减压解除脊髓压迫更充分、减少进入椎管的机会更好的保护脊髓,减少术中出血及脊髓损伤的概率、利用椎体前移漂浮恢复颈椎的“弓弦效应”,颈椎前凸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同时减少脊髓的向后漂浮的牵拉,进一步解除脊髓的压迫,该设计还保留颈椎的活动度减少颈椎融合,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及生活质量。优选的,所述钩突固定板为上下长度为8mm、左右宽度为7mm、厚度为1mm的钛合金板,边缘光滑,前端面设置有弧形凹槽,贴合颈椎两侧近颈椎横突根部。优选的,所述椎体钩突连接板为上下长度为8mm、左右宽度为5mm、厚度为1mm的钛合金板,边缘光滑,贴合前移颈椎椎体两侧。优选的,所述钩突螺钉孔与椎体螺钉孔的内径均为2.5mm,表面分别设置有容纳螺钉帽凹槽,所述钩突螺钉孔与椎体螺钉孔内侧壁带自锁反螺纹。优选的,所述椎体固定板与钩突固定板均设置成弧形板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通过采用“几”字型结构的钛合金钢板,结构设计完全贴合正常人体颈椎椎体前缘结构,整个钛板设计符合颈椎结构特点,内固定螺钉经皮质骨,固定牢靠。钛板只固定单节段,不涉及上下节段,保持脊柱的活动度。较目前国内外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此种本申请的钛板可保留颈椎椎体的完整结构,无需融合,椎管减压解除脊髓压迫更充分、减少进入椎管的机会更好的保护脊髓,减少术中出血及脊髓损伤的概率、利用椎体前移漂浮恢复颈椎的“弓弦效应”,颈椎前凸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同时减少脊髓的向后漂浮的牵拉,进一步解除脊髓的压迫,该设计还保留颈椎的活动度减少颈椎融合,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及生活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与初步固定结构示意图。图中:1椎体固定板、2椎体螺钉孔、3椎体钩突连接板、4钩突固定板、5钩突螺钉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包括椎体固定板1,椎体固定板1的中部对称贯穿设置有椎体螺钉孔2,,椎体固定板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椎体钩突连接板3,椎体钩突连接板3远离椎体固定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钩突固定板4,钩突固定板4前端面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钩突螺钉孔5。本实施例中,椎体固定板1为左右长度为10mm、上下宽度为8mm,厚度为1mm的钛合金板,边缘光滑,后端面呈弧形,贴合颈椎椎体中间部分。本实施例中,两个钩突固定板4与一个椎体固定板1为一组,椎体固定板1与钩突固定板4组成一个“几”字型结构。“几”字型结构的钛合金钢板,结构设计完全贴合正常人体颈椎椎体前缘结构,整个钛板设计符合颈椎结构特点,内固定螺钉经皮质骨,固定牢靠。钛板只固定单节段,不涉及上下节段,保持脊柱的活动度。较目前国内外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此种本申请的钛板可保留颈椎椎体的完整结构,无需融合,椎管减压解除脊髓压迫更充分、减少进入椎管的机会更好的保护脊髓,减少术中出血及脊髓损伤的概率、利用椎体前移漂浮恢复颈椎的“弓弦效应”,颈椎前凸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同时减少脊髓的向后漂浮的牵拉,进一步解除脊髓的压迫,该设计还保留颈椎的活动度减少颈椎融合,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本实施例中,钩突固定板4为上下长度为8mm、左右宽度为7mm、厚度为1mm的钛合金板,边缘光滑,前端面设置有弧形凹槽,贴合颈椎两侧近颈椎横突根部。本实施例中,椎体钩突连接板3为上下长度为8mm、左右宽度为5mm、厚度为1mm的钛合金板,边缘光滑,贴合前移颈椎椎体两侧。本实施例中,钩突螺钉孔5与椎体螺钉孔2的内径均为2.5mm,表面分别设置有容纳螺钉帽凹槽,钩突螺钉孔5与椎体螺钉孔2内侧壁带自锁反螺纹。本实施例中,椎体固定板1与钩突固定板4均设置成弧形板型。通过将椎体固定板1与钩突固定板设置成弧形板,从而使得椎体固定板1的内侧形成一个融合前移椎体的凹槽,钩突固定板4设置成弧形板样式,从而能够适应颈椎前方的外形,能够更好的贴附于椎体表面。工作时,通过固定螺钉配合钩突螺钉孔5将钩突固定板4与颈椎钩突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螺钉配合椎体螺钉孔2将椎体固定板1与颈椎椎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完成本技术钛板与颈椎的固定,通过采用“几”字型结构的钛合金钢板,结构设计完全贴合正常人体颈椎椎体前缘结构,整个钛板设计符合颈椎结构特点,内固定螺钉经皮质骨,固定牢靠。本申请钛板只固定单节段,不涉及上下节段,保持脊柱的活动度。整个固定钛板与颈椎椎体是通过椎体螺钉及钩突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包括椎体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固定板(1)的中部对称贯穿设置有椎体螺钉孔(2),所述椎体固定板(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椎体钩突连接板(3),所述椎体钩突连接板(3)远离椎体固定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钩突固定板(4),所述钩突固定板(4)前端面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钩突螺钉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包括椎体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固定板(1)的中部对称贯穿设置有椎体螺钉孔(2),所述椎体固定板(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椎体钩突连接板(3),所述椎体钩突连接板(3)远离椎体固定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钩突固定板(4),所述钩突固定板(4)前端面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钩突螺钉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固定板(1)为左右长度为10mm、上下宽度为8mm,厚度为1mm的钛合金板,边缘光滑,后端面呈弧形,贴合颈椎椎体中间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椎体前移固定钛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钩突固定板(4)与一个所述椎体固定板(1)为一组,所述椎体固定板(1)与钩突固定板(4)组成一个“几”字型结构。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东舒高梁鹏展杨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