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376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包括帽壳,帽壳的边沿设置有帽舌,帽壳的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靠近帽舌且与帽舌朝向一致,照明灯内设置有灯珠;帽壳外表面的侧面还设置有电源开关,其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爆闪灯阵列,其内部设置有帽箍;帽箍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帽箍与帽壳之间通过顶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GPS模块和爆闪灯阵列,可以监测工人去向和闪光指示,以便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被困人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照明灯,除了夜间照明外,可配合爆闪灯和GPS定位实现更快工人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可以极大地减轻夜晚救援的困难,有较好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
技术介绍
目前工厂里安全帽随处可见,只要室外作业都必须佩戴好安全帽,但是很多地方安全帽只能起到防止砸伤、头部碰伤的作用,当夜间遇到紧急抢修等突发设备事故时,在没有照明、条件苛刻的情况下,不容易被外面发现,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包括帽壳,所述帽壳的边沿设置有帽舌,所述帽壳的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靠近帽舌且与帽舌朝向一致,所述照明灯内设置有灯珠;所述帽壳外表面的侧面还设置有电源开关,其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爆闪灯阵列,其内部设置有帽箍;所述帽箍上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帽箍与帽壳之间通过顶带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灯珠为12V供电的LED灯珠。进一步地,所述帽壳外表面上电子元器件安装缝隙内填充有密封胶。进一步地,所述帽壳内设置有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包括单片机U1,所述单片机U1的XTAL1引脚分别与晶振Y1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1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XTAL2引脚分别与晶振Y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RST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3、开关K1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5V电压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VCC引脚和EA引脚均与+5V电压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GND引脚接地;所述单片机U1的P1.2-P1.7引脚分别与无线通讯芯片U2的CE引脚、CSN引脚、SCK引脚、MOSI引脚、MISO引脚和IRQ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无线通讯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所述无线通讯芯片U2的VCC引脚与+3.3V电压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RXD引脚、TXD引脚和P3.2引脚分别与GPS模块U3的TXD引脚、RXD引脚和PPS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GPS模块U3的GND引脚接地,所述GPS模块U3的VCC引脚与+5V电压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爆闪灯阵列包括爆闪灯电路,所述爆闪灯电路包括接线端子J1、时基芯片U4和脉冲分配芯片U5,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2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4、电阻R4的一端、时基芯片U4的TRI引脚、时基芯片U4的VCC引脚、+5V电压和脉冲分配芯片U5的VCC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电阻R3的一端和时基芯片U4的DIS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滑动电阻R2的第一不动端和滑动端连接,所述滑动电阻R2的第二不动端分别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时基芯片U4的TRI引脚和时基芯片U4的THR引脚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5的负极接地,所述时基芯片U4的GND引脚接地,所述时基芯片U4的OUT引脚与脉冲分配芯片U5的CP引脚连接,所述脉冲分配芯片U5的CR引脚、INH引脚和VSS引脚接地,所述脉冲分配芯片U5的Q0引脚、Q2引脚、Q4引脚和Q6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脉冲分配芯片U5的Q8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6的正极和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5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6的一端和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通过电阻R7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接线端子J4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4的第2引脚与+5V电压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接线端子J3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3的第2引脚与+5V电压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接线端子J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2的第2引脚与+5V电压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爆闪灯电路还包括接线端子J4、接线端子J5和接线端子J6,所述接线端子J4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接线端子J2的第2引脚和发光二极管LDE1的正极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4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DE1、发光二极管LDE2、发光二极管LDE3和发光二极管LDE4依次连接且相邻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DE4的负极接地;所述接线端子J5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接线端子J3的第2引脚和发光二极管LDE5的正极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5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DE5、发光二极管LDE6、发光二极管LDE7和发光二极管LDE8依次连接且相邻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DE8的负极接地;所述接线端子J6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接线端子J4的第2引脚和发光二极管LDE9的正极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6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DE9、发光二极管LDE10、发光二极管LDE11和发光二极管LDE12依次连接且相邻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DE12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均为红色发光二极管。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帽内还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按键K2以及与按键K2的一端连接的+12V电源,所述按键K2的另一端分别与极性电容的C6正极、接地电容C7和稳压芯片U6的IN引脚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6的OUT引脚输出+5V电压且分别与极性电容C8的正极、接地电容C9、接地电容C10、极性电容C11的正极、接地电容C12和稳压芯片U7的IN引脚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7的OUT引脚输出+3.3V电压且分别与极性电容C13的正极、接地电容C14和接地电容C15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6的负极、稳压芯片U6的GND引脚、极性电容C8的负极、极性电容C11的负极、稳压芯片U7的GND引脚和极性电容C13的负极均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U1所采用的型号为AT89S51,所述无线通讯芯片U2所采用的型号为NRF24L01+,所述GPS模块U3所采用的型号为NEO-6MUBLOXAPM2.5,所述时基芯片U4所采用的型号为NE555,所述脉冲分配芯片U5所采用的型号为CD4017,所述二极管D1-D7所采用的型号为1N4148,所述三极管Q1-Q3所采用的型号为8050,所述稳压芯片U6所采用的型号为78L05,所述稳压芯片U7所采用的型号为AS1117-3.3V。进一步地,所述按键K2作为电源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设置有GPS模块,可以通过GPS模块监测工人去向,以便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被困人员。(2)本技术设置有爆闪灯阵列,在夜间作业遇到事故时,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3)本技术设置有照明灯,除了夜间照明外,可配合爆闪灯和GPS定位实现更快工人定位。(4)本技术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可以极大地减轻夜晚救援的困难,有较好的应用场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壳(1),所述帽壳(1)的边沿设置有帽舌(5),所述帽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3),所述照明灯(3)靠近帽舌(5)且与帽舌(5)朝向一致,所述照明灯(3)内设置有灯珠(4);所述帽壳(1)外表面的侧面还设置有电源开关(6),其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爆闪灯阵列(2),其内部设置有帽箍(7);所述帽箍(7)上设置有锁紧装置(8),所述帽箍(7)与帽壳(1)之间通过顶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壳(1),所述帽壳(1)的边沿设置有帽舌(5),所述帽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照明灯(3),所述照明灯(3)靠近帽舌(5)且与帽舌(5)朝向一致,所述照明灯(3)内设置有灯珠(4);所述帽壳(1)外表面的侧面还设置有电源开关(6),其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爆闪灯阵列(2),其内部设置有帽箍(7);所述帽箍(7)上设置有锁紧装置(8),所述帽箍(7)与帽壳(1)之间通过顶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4)为12V供电的LED灯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1)外表面上电子元器件安装缝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1)内设置有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包括单片机U1,所述单片机U1的XTAL1引脚分别与晶振Y1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1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XTAL2引脚分别与晶振Y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2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RST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3、开关K1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K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5V电压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VCC引脚和引脚均与+5V电压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GND引脚接地;所述单片机U1的P1.2-P1.7引脚分别与无线通讯芯片U2的CE引脚、CSN引脚、SCK引脚、MOSI引脚、MISO引脚和IRQ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无线通讯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所述无线通讯芯片U2的VCC引脚与+3.3V电压连接,所述单片机U1的RXD引脚、TXD引脚和P3.2引脚分别与GPS模块U3的TXD引脚、RXD引脚和PPS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GPS模块U3的GND引脚接地,所述GPS模块U3的VCC引脚与+5V电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照明和定位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爆闪灯阵列(2)包括爆闪灯电路,所述爆闪灯电路包括接线端子J1、时基芯片U4和脉冲分配芯片U5,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2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4、电阻R4的一端、时基芯片U4的TRI引脚、时基芯片U4的VCC引脚、+5V电压和脉冲分配芯片U5的VCC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电阻R3的一端和时基芯片U4的DIS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滑动电阻R2的第一不动端和滑动端连接,所述滑动电阻R2的第二不动端分别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时基芯片U4的TRI引脚和时基芯片U4的THR引脚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5的负极接地,所述时基芯片U4的GND引脚接地,所述时基芯片U4的OUT引脚与脉冲分配芯片U5的CP引脚连接,所述脉冲分配芯片U5的CR引脚、INH引脚和VSS引脚接地,所述脉冲分配芯片U5的Q0引脚、Q2引脚、Q4引脚和Q6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脉冲分配芯片U5的Q8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6的正极和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5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6的一端和二极管D6的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磊文尚华周湘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