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15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壳,所述帽壳外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右侧固定连接在保护壳底端,所述保护壳底端设置有气体传感器且气体传感器贯穿保护壳并在保护壳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顶端固定连接在处理器底端,所述处理器上端固定连接有警报器,所述帽壳外表面左端设置有收缩盒,所述收缩盒内设置有防护网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气体传感器对井下工作环境进行侦测,在出现瓦斯泄露时及时发生警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收缩盒内设置的防护网罩避免了在发生坍塌时粉尘对人员眼部的伤害,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煤炭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中的主要能量来源,蒸汽火车、蒸汽船等开始成为工业国家中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同时炼钢业也需要大量的煤矿,城市的照明、暖气和烹调等也需要使用煤气,英国在18世纪末专利技术了许多地下采煤的科技,从此采煤进入了大规模商业开采的时代,挖煤的机器约在1880年代左右专利技术,在那之前,采矿需要以人工用铲子或十字镐挖掘。到了1912年,蒸汽挖土机科技方面的进步使得露天开采变得可能,煤矿在超过50个国家中商业开采,世界一年(2006年估计)约生产53亿7000万公吨的硬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有煤矿储藏,以生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已探明的煤矿储藏量估计可再使用147年。在现阶段的煤矿生产井下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帽,多数安全帽只具有单一的性能,因煤矿易发生瓦斯泄露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多数安全帽没有对危险环境的检测与警报功能,同时在面对坍塌时只能对头部启到保护作用,无法避免粉尘对眼睛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壳,所述帽壳外表面左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帽壳外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右侧固定连接在保护壳底端,所述保护壳底端设置有气体传感器且气体传感器贯穿保护壳并在保护壳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顶端固定连接在处理器底端,所述处理器上端固定连接有警报器,所述帽壳外表面左端设置有收缩盒,所述收缩盒内部中部设置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右端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右侧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右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一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横杆贯穿防护网罩且防护网罩底端设置有橡胶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处理器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传输线一端且第二传输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警报器底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警报器底端固定连接的保护壳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传声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贯穿收缩盒并固定连接在按钮左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横杆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且转动轴承均固定连接在收缩盒内壁两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扣内卡合连接有照明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首先气体传感器对空气中的瓦斯含量进行侦测,在遇到瓦斯泄露的情况时,气体传感器通过第一传输线将信号传输至处理器,由处理器处理完成后通过第二传输线传输至警报器并激活警报器发生警报,人员听到警报后可在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从而避免了瓦斯泄露导致的安全事故,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2、本技术中,在遇到坍塌的情况时,人员需第一时间迅速撤离,此时将按钮向外拔出,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固定块的移动,使第二固定块与限位块脱离,在橡胶块的重力作用下带动防护网罩向下打开,从而保护面部防止粉尘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在发生坍塌时的撤离速度,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中保护壳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中收缩盒的剖面图。图例说明:1、帽壳;2、卡扣;3、第一固定块;4、保护壳;5、气体传感器;6、第一传输线;7、处理器;8、警报器;9、收缩盒;10、固定横杆;11、限位块;12、第二固定块;13、连接杆;14、防护网罩;15、橡胶块;16、第二传输线;17、传声孔;18、按钮;19、转动轴承;20、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壳1,帽壳1外表面左侧设置有卡扣2,卡扣2与照明灯20卡合连接方便照明灯20取下充电,帽壳1外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第一固定块3右侧固定连接在保护壳4底端,保护壳4底端设置有气体传感器5且气体传感器5贯穿保护壳4并在保护壳4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线6,第一传输线6顶端固定连接在处理器7底端,处理器7上端固定连接有警报器8,气体传感器5对外界空气中的瓦斯浓度进行实时侦测,当发生瓦斯泄露时,首先气体传感器5感应后将信号通过第一传输线6传输至处理器7内,处理器7将信号处理完成后传输至警报器8并激活警报器8发生警报,从而避免了瓦斯泄露导致的安全事故,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帽壳1外表面左端设置有收缩盒9,收缩盒9内部中部设置有固定横杆10,固定横杆10右端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右侧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2右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3一端。固定横杆10贯穿防护网罩14且防护网罩14底端设置有橡胶块15,橡胶块15由于自身重力会带动防护网罩14向下落出,处理器7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传输线16一端且第二传输线16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警报器8底端,第二传输线16将处理器7处理完成的信号传输至警报器8内并激活警报器8发生警报,警报器8底端固定连接的保护壳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传声孔17,传声孔17提高了警报时的音量,避免人员在嘈杂的工作环境内出现听不到警报的情况,连接杆13另一端贯穿收缩盒9并固定连接在按钮18左端,固定横杆10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19且转动轴承19均固定连接在收缩盒9内壁两端,转动轴承19在打开防护网罩14时实现固定横杆10的转动,卡扣2内卡合连接有照明灯20。工作原理:在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1)外表面左侧设置有卡扣(2),所述帽壳(1)外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第一固定块(3)右侧固定连接在保护壳(4)底端,所述保护壳(4)底端设置有气体传感器(5)且气体传感器(5)贯穿保护壳(4)并在保护壳(4)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线(6),所述第一传输线(6)顶端固定连接在处理器(7)底端,所述处理器(7)上端固定连接有警报器(8),所述帽壳(1)外表面左端设置有收缩盒(9),所述收缩盒(9)内部中部设置有固定横杆(10),所述固定横杆(10)右端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右侧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2),所述第二固定块(12)右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3)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帽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1)外表面左侧设置有卡扣(2),所述帽壳(1)外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第一固定块(3)右侧固定连接在保护壳(4)底端,所述保护壳(4)底端设置有气体传感器(5)且气体传感器(5)贯穿保护壳(4)并在保护壳(4)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线(6),所述第一传输线(6)顶端固定连接在处理器(7)底端,所述处理器(7)上端固定连接有警报器(8),所述帽壳(1)外表面左端设置有收缩盒(9),所述收缩盒(9)内部中部设置有固定横杆(10),所述固定横杆(10)右端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右侧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2),所述第二固定块(12)右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3)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生产井下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杆(10)贯穿防护网罩(14)且防护网罩(14)底端设置有橡胶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公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森信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