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25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左右两端设置有定位安装孔,所述机座中心上部设置有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所述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上部设置有锅体,通过第二电机转动时驱动弧形旋转头进行转动,此时转轮在轴承上进行转动,柱形顶杆通过球头柱配合转盘进行360度无死角转动,从而带动锅体进行左右前后圆周颠锅运动,模仿厨师在炒菜时的炒菜动作,使得锅体内部菜品多方位运动,且进行翻炒操作,辐射范围更大,炒菜效果更好,同时配合防粘锅炒菜搅拌装置使得侧壁铲进行公转对锅体内侧壁进行翻炒,且使得底铲进行自转和公转,使得锅体内部的菜品和调味料翻炒更加均匀,菜品更加入味,且可防止翻炒不均匀造成的糊锅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具体为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
技术介绍
自动炒菜机是一款现代科技产品,新一代智能烹饪设备,无油烟、无辐射、省油省电、自动翻炒,炒菜机还有自动炒、爆、炖等多功能自动炒菜机,方便,简单的操作让你只需轻轻一按,即可远离厨房油烟危害,轻松享受美味,实现了做饭过程的自动化和趣味化,还可以根据型号的不同,适用于家庭、学校食堂、企业食堂、部队食堂及熟食品加工行业。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自动炒菜机在实际的使用中还是会有很多弊端,由于自动炒菜机的锅体一般型号较小,所以在大食堂炒菜实际的使用中对翻炒时候的搅拌机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大食堂单独菜品分量过多,翻炒困难,容易造成粘锅,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搅拌机构一般都是采用转轴直接带动翻炒板直接转动实现翻炒,这种翻炒板一般都是固定位置翻炒,无法实现位置变换,因此在翻炒时候,辐射范围小,翻炒效率低。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自动炒菜机在实际的使用中还是会有很多弊端,由于自动炒菜机的锅体一般型号较小,所以在大食堂炒菜实际的使用中对翻炒时候的搅拌机构要求比较严格,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搅拌机构一般都是采用转轴直接带动翻炒板直接转动实现翻炒,这种翻炒板一般都是固定位置翻炒,无法实现位置变换,因此在翻炒时候,辐射范围小,翻炒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左右两端设置有定位安装孔,所述机座中心上部设置有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所述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上部设置有锅体,所述锅体通过铰链设置有锅盖,所述锅盖左端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锅盖内底部设置有防粘锅炒菜搅拌装置,解决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自动炒菜机在实际的使用中还是会有很多弊端,由于自动炒菜机的锅体一般型号较小,所以在大食堂炒菜实际的使用中对翻炒时候的搅拌机构要求比较严格,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搅拌机构一般都是采用转轴直接带动翻炒板直接转动实现翻炒,这种翻炒板一般都是固定位置翻炒,无法实现位置变换,因此在翻炒时候,辐射范围小,翻炒效率低的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包括防护箱、左支架、右支架,所述防护箱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弧形旋转头,所述旋转头的尾端上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设置有柱形顶杆,所述柱形顶杆顶端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通过螺栓与锅体底部连接,所述柱形顶杆中部前后两端设置有球头柱,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上设置有转轮,两所述转轮之间的前后端均通过连接杆设置有转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盘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包括左盖和右盖,所述左盖和右盖中心处开设有半圆通孔,所述左盖和右盖内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底座上下两端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上盖通过锁紧螺栓配合螺纹孔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一圈滑槽,所述底座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凹槽与滑槽之间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滚珠的三分之一通过连接孔伸入到凹槽内部,所述柱形顶杆上的球头柱设置在凹槽内,且通过上盖进行限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粘锅炒菜搅拌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上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盘通过第一通孔配合螺栓固定在锅盖的内底部,所述第一固定盘下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下方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顶部设置有齿轮轨道,所述齿轮轨道中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设置在第一固定盘底部中心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固定盘连接齿轮,所述齿轮与齿轮轨道相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箱前后两端通过直杆连接侧壁铲,所述固定杆穿过传动箱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中心下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尾端设置于螺纹筒,所述螺纹筒通过螺纹杆连接底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电机驱动齿轮,所述齿轮的转动带动传动箱在第一轴承上圆周运动,所述传动箱的转动使得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围绕第一齿轮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传动杆进行自转和公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电机转动时驱动弧形旋转头进行转动,此时转轮在轴承上进行转动,柱形顶杆通过球头柱配合转盘进行360度无死角转动,从而带动锅体进行左右前后圆周颠锅运动,模仿厨师在炒菜时的炒菜动作,使得锅体内部菜品多方位运动,且进行翻炒操作,辐射范围更大,炒菜效果更好,同时配合防粘锅炒菜搅拌装置使得侧壁铲进行公转对锅体内侧壁进行翻炒,且使得底铲进行自转和公转,使得锅体内部的菜品和调味料翻炒更加均匀,菜品更加入味,且可防止翻炒不均匀造成的糊锅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的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的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的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的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的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的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的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转盘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的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的转盘上盖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的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的防粘锅炒菜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的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的防粘锅炒菜搅拌装置传动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该专利技术的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的防粘锅炒菜搅拌装置传动箱上顶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座;2、定位安装孔;3、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4、锅体;5、铰链;6、锅盖;7、第一电机;8、防粘锅炒菜搅拌装置;9、防护箱;10、左支架;11、右支架;12、第二电机;13、弧形旋转头;14、连接柱;15、柱形顶杆;16、固定盘;17、球头柱;18、轴承;19、转轮;20、连接杆;21、转盘;22、上盖;23、底座;24、左盖;25、右盖;26、半圆通孔;27、螺纹孔;28、滑槽;29、凹槽;30、滚珠;31、第一固定盘;32、第一通孔;33、第一轴承;34、传动箱;35、齿轮轨道;36、固定杆;37、齿轮;38、侧壁铲;39、第一齿轮;40、第二齿轮;41、第三齿轮;42、底铲;43、螺纹筒;44、螺纹杆;45、锁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包括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左右两端设置有定位安装孔(2),所述机座(1)中心上部设置有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3),所述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3)上部设置有锅体(4),所述锅体(4)通过铰链(5)设置有锅盖(6),所述锅盖(6)左端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所述锅盖(6)内底部设置有防粘锅炒菜搅拌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包括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左右两端设置有定位安装孔(2),所述机座(1)中心上部设置有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3),所述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3)上部设置有锅体(4),所述锅体(4)通过铰链(5)设置有锅盖(6),所述锅盖(6)左端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所述锅盖(6)内底部设置有防粘锅炒菜搅拌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仿人工颠锅驱动装置(3)包括防护箱(9)、左支架(10)、右支架(11),所述防护箱(9)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设置有弧形旋转头(13),所述旋转头(13)的尾端上部设置有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14)上端设置有柱形顶杆(15),所述柱形顶杆(15)顶端设置有固定盘(16),所述固定盘(16)通过螺栓与锅体(4)底部连接,所述柱形顶杆(15)中部前后两端设置有球头柱(17),所述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轴承(18),所述轴承(18)的内圈上设置有转轮(19),两所述转轮(19)之间的前后端均通过连接杆(20)设置有转盘(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人工食堂炒菜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1)包括上盖(22)和底座(23),所述上盖(22)包括左盖(24)和右盖(25),所述左盖(24)和右盖(25)中心处开设有半圆通孔(26),所述左盖(24)和右盖(25)内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锁紧螺栓(45),所述底座(23)上下两端设置有若干螺纹孔(27),所述上盖(22)通过锁紧螺栓(45)配合螺纹孔(27)固定在底座(23)上,所述底座(23)内部开设有一圈滑槽(28),所述底座(23)中心处开设有凹槽(29),所述滑槽(28)内部设置有若干滚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暴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