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69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元件(1),其适于将电缆(2)定位在孔中,支撑元件(1)包括支撑部件(4)和保持器部件(6),支撑部件(4)和保持器部件(6)结合在一起并且由不同的材料,特别是不同的树脂材料制成。支撑元件(1)还包括延伸穿过支撑部件(4)和保持器部件(6)的电缆开口(8),从而电缆开口(8)适于接收电缆(2)。为了将支撑元件(1)固定在孔(3)内,保持器部件(6)还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电缆定位在孔中的支撑元件。
技术介绍
这样的支撑元件可以用于稳定电缆的位置,特别是单线电缆在连接器壳体的孔中的位置。支撑元件适于至少固定电缆在孔内的相对径向位置。通常,支撑元件套在电缆的护套周围并压接到所述电缆上。然而,在现有的应用中,电缆的运动,特别是轴向和/或旋转运动直接传递到压接区域,从而导致端子的运动。这可能会导致端子本身以及连接到端子的配合突片的大量磨损。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接触组件的磨损的支撑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将电缆定位在孔中的支撑元件来解决上述问题。支撑元件包括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它们连接在一起并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支撑元件还包括延伸穿过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的电缆开口,用于接收电缆。为了将支撑元件固定在孔内,保持器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元件,支撑元件经由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在旋转位置和轴向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中被固定在孔内。因此,电缆的运动通过支撑元件,特别是通过至少一个保持元件被传递到孔中。因此,压接区域可以被稳定,防止端子由于电缆运动而运动。因此,可以减小端子和配合突片的磨损,即使在受到例如振动的应力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加接触组件的预期寿命。通过以下特征可以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这些特征就其各自的技术效果而言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可以任意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保持器部件和支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大体为圆柱形的,并且电缆开口可以与大体为圆柱形的保持器部件和/或支撑部件同轴地布置,因此确定电缆在孔内的相对位置。电缆可以同轴地布置在孔中,使得电缆到孔壁的距离在任何径向上基本相等,从而防止了在将支撑元件与电缆插入孔中时的不平衡。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可以由不同的材料,特别是不同的树脂材料形成。每个部件都可以根据其各自的任务进行优化。保持器部件可以包括具有比支撑部件的材料更高的刚度和更高的硬度中的至少一种的材料。较高的刚度可以防止保持器部件由于电缆移动时施加到保持器部件上的力而变形。与支撑部件相比,保持器部件可以是相当刚性的,用于由于电缆相对于孔的运动而传递施加到该保持器部件上的力,例如沿纵向轴线拉动电缆或围绕纵向轴线旋转电缆。可以通过杨氏模量比较保持器部件和支撑部件的刚度,由此,保持器部件的杨氏模量可以高于支撑部件的杨氏模量。支撑部件可以是优化的密封部件,用于密封电缆、孔和/或端子以防潮气或其他外部颗粒,例如灰尘。密封部件可以包括硅树脂,特别是硅树脂复合材料,其可以提供气密密封。另一方面,保持器部件可以被优化以用于将支撑元件的相对位置固定在孔内,特别是在轴向和/或圆周方向上。保持器部件可以包括热塑性材料,与支撑部件相比,该热塑性材料可以具有相对较高的刚度和/或硬度,并且仍然可以容易地例如通过注射成型工艺来加工。然而,保持器部件也可以包括金属。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可以彼此一体地结合以形成整体单元。因此,由于应力,保持器部件和支撑部件可能不容易彼此分离。支撑元件可以例如形成为多部件模制部件,即,在至少两个处理步骤中模制两个或更多个部件。优选地由热塑性材料或包含热塑性材料的组合物形成的保持器部件可以在第一处理步骤中形成,并且支撑部件可以随后在第二处理步骤中成型。因此,可以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大规模生产支撑元件。替代地,保持器部件可以包括具有高刚度的金属。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可以彼此粘结,从而增加保持器部件和支撑部件之间的接合的刚度。该联结可以是可以在多组分模制过程中建立的化学联结。替代地或附加地,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可以形状配合地彼此接合。优选地,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可以沿着纵向轴线彼此连接,并且形状配合可以阻止保持器部件相对于支撑部件沿着纵向轴线的运动。保持器部件可以形成基本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的轴向突起。轴向突起可以是大致周向的并且被接收在支撑部件中。支撑部件可以模制在突起上,以确保支撑部件和突起之间的紧密的密封配合。突起可以包括基本为波浪形的外形,该外形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波浪形的形状产生径向突出部和凹陷。支撑部件可以嵌套成波浪形,从而进一步形成形状配合,从而阻碍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的相对运动。因此,可以进一步加强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之间的接合。需要注意的是,波浪形不限于所谓的“正弦”波形。可以实现任何其他波形,例如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为了进一步增加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之间的接合强度,保持器部件和支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径向突起,该至少一个径向突起延伸到保持器部件和支撑部件的相应的另一个中。所述至少一个径向突起可以延伸到形成在保持器部件和支撑部件中的相应的另一个的底切部中,所述底切部还形成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的形状配合。所述至少一个径向突起可以比由外部形状形成的径向突出部进一步径向延伸,增加了径向突起与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中的相应的另一个之间的重叠。为了保持支撑元件紧凑,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的彼此相邻布置的外表面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可以至少部分地彼此齐平。换句话说,支撑部件和保持器部件可以至少部分地包括基本相同的外径。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可以是保持器部件的外周特征。为了将支撑元件固定在孔中,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可以适于接合孔的互补形成的保持元件。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可以是适于接收互补形成的保持元件的凹部。为了更容易地组装支撑元件和孔,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可以形成为突出的可弹性偏转的闩锁。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和保持器部件可以作为整体式部件彼此一体地形成,从而允许容易且成本有效地生产支撑元件。在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形成为可弹性偏转的闩锁的情况下,所述闩锁可以附接到位于所述支撑部件的远端的支撑部件的主体并且朝向所述支撑部件倾斜地延伸。因此,闩锁在插入到孔中之后以及一旦与孔的互补形成的保持元件(即凹部)对准就可以在径向上向内弹性偏转,闩锁可以回复到其初始位置,并且至少在一个方向上邻接凹部的壁。为了给至少一个保持元件,特别是可弹性偏转的闩锁提供径向向内偏转的空间,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可以与形成在支撑元件上的至少一个凹口对准。凹口可以形成在保持器部件的外表面上,并且从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附接到保持器部件的主体的点朝向支撑部件延伸。为了进一步稳定支撑元件,设置了至少两个保持元件,所述至少两个保持元件沿着支撑元件的圆周彼此远离。如果保持元件的数量为偶数,则一对保持元件可以沿直径方向彼此布置。所述至少两个保持元件可以沿着保持器部件的主体的圆周均匀地分布。对于每个保持元件,可以在保持器部件的主体的外表面上设置一个单独的凹口。因此,保持器部件的主体可以在基本上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具有基本为圆周的横截面,其中,凹口限定具有第一半径的部分,这些部分通过具有第二半径的部分连接,第二半径比第一半径大。优选地,可以提供三个保持元件,其沿着保持器部件的主体的圆周均匀地分布。因此,每个保持元件的中心轴可以布置成与相邻保持元件的各个其他中心轴成约120°。这种布置可以进一步优化支撑元件在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元件(1),用于将电缆(2)定位在孔(3)中,所述支撑元件(1)包括支撑部件(4)和保持器部件(6),所述支撑部件(4)和所述保持器部件(6)被连接在一起并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所述支撑元件(1)还包括延伸穿过所述支撑部件(4)和所述保持器部件(6)的电缆开口(8),所述电缆开口(8)适于接收所述电缆(2),其中,所述保持器部件(6)还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10),用于将所述支撑元件(1)固定在所述孔(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2 EP 19215516.61.一种支撑元件(1),用于将电缆(2)定位在孔(3)中,所述支撑元件(1)包括支撑部件(4)和保持器部件(6),所述支撑部件(4)和所述保持器部件(6)被连接在一起并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所述支撑元件(1)还包括延伸穿过所述支撑部件(4)和所述保持器部件(6)的电缆开口(8),所述电缆开口(8)适于接收所述电缆(2),其中,所述保持器部件(6)还包括至少一个保持元件(10),用于将所述支撑元件(1)固定在所述孔(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元件(1),其中,所述保持器部件(6)的材料具有比所述支撑部件(4)的材料更高的刚度和更高的硬度中的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元件(1),其中,所述保持器部件(6)和所述支撑部件(4)彼此一体地结合,形成整体单元(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元件(1),其中,所述支撑元件(1)是多部件模制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元件(1),其中,所述支撑部件(4)和所述保持器部件(6)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彼此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元件(1),其中,在所述保持器部件(6)中形成突起(20),所述突起(20)被接收在所述支撑部件(4)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元件(1),其中,所述保持器部件(6)和所述支撑部件(4)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径向突起(26),所述径向突起延伸到所述保持器部件(6)和所述支撑部件(4)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基利安M弗勒瑟R普赫纳P比斯
申请(专利权)人: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