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15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包括外护线圈,所述外护线圈上端配合设置有安装沟槽,所述安装沟槽上端配合设置有内护线圈,所述内护线圈内部配合设置有密封安装层,所述密封安装层下端配合设置有内密封环形套,所述密封安装层中部开设有密封穿线孔,所述外护线圈上端配合设置有外密封环形套,所述安装沟槽沿周向分布在外护线圈与内护线圈的连接处,所述安装沟槽与外护线圈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外护线圈的直径大于安装沟槽的直径,将电线穿过密封穿线孔时,密封穿线孔为下宽上窄的锥形孔,小端面能够始终良好的包裹线材,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而且内护线圈为下宽上窄的锥形体,便于将本装置安装到金属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
本技术属于护线圈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
技术介绍
消防应急灯是为人员疏散、消防作业提供照明或方向指示的消防应急设备,它平时利用外接电源为其畜电池充电,在断电时自动切换到畜电池供电状态。一般建筑物及公共场所等都须配置消防应急灯。消防应急灯按功能可分为照明型灯具和标志型灯具两种,其中标志型灯具上有文字和图标,主要用于醒目地指示安全出口及应急通道位置和疏散方向。现有的标志型消防灯一般都是安装在走廊的墙壁上或者为地埋式,一般地埋式标志灯上端通过固定螺丝设置有玻璃,发生事故时,能够有效引导人们有序疏散和逃生,护线圈是卡在金属板上,中间穿电线,其目的是保护电线不被金属板割破。目前缺少一种针对地埋式标志灯内部的电线和安装在金属板上相适配的护线圈,而且目前,护线圈通常采用中间穿孔的平面结构,在安装时线材穿过护线圈中间孔,靠线材和护线圈的干涉来达到防水的目的,方式效果不好,而且电线容易来回移动,同时现有的护线圈安装时容易导致护线圈变形或者损坏,因此提出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便于更好的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包括外护线圈,所述外护线圈上端配合设置有安装沟槽,所述安装沟槽上端配合设置有内护线圈,所述内护线圈内部配合设置有密封安装层,所述密封安装层下端配合设置有内密封环形套,所述密封安装层中部开设有密封穿线孔,所述外护线圈上端配合设置有外密封环形套,所述安装沟槽沿周向分布在外护线圈与内护线圈的连接处,所述安装沟槽与外护线圈中部开设有通孔。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护线圈整体为环状,所述外护线圈与内护线圈、密封安装层和安装沟槽为一体铸成。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护线圈的直径大于安装沟槽的直径,所述内护线圈为锥形,且安装沟槽的直径大于内护线圈上端的最小直径。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护线圈与内护线圈、安装沟槽和密封安装层整体的材质为硅胶,所述外护线圈与内护线圈、安装沟槽和密封安装层整体为黑色,所述硅胶的硬度为45度。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护线圈与内护线圈、安装沟槽和密封安装层的整体长度为8cm,所述内护线圈的长度为4.5cm,所述外护线圈的外直径为10.9cm,所述密封安装层的内直径为5.6cm。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穿线孔内护线圈为下宽上窄的锥形孔,所述内护线圈为下宽上窄的锥形体。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更好的。1、本技术中,密封安装层上的密封穿线孔的下宽上窄的锥形孔结构具有导向作用,方便线材的穿入且保证线材始终处于护线圈中心位置,降低了线材的装配难度;密封安装层利用其自身的硅胶伸缩性能,使得密封穿线孔能够对线材进行紧密包裹,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2、本技术中,内护线圈为下宽上窄的锥形体结构具有导向作用,方便将护线圈的穿入到金属板上开设的孔洞中,而且安装沟槽的的直径小于内护线圈和外护线圈的直径方便对护线圈进行固定,而且内护线圈的长度比较长,提高对电线的保护,内护线圈和外护线圈利用其自身的硅胶伸缩性能,使得内护线圈和外护线圈能够对金属板进行紧密包裹,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的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图中标记:51-密封安装层、52-外护线圈、53-外密封环形套、55-内护线圈、56-安装沟槽、57-内密封环形套、58-密封穿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3,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包括外护线圈52,外护线圈52上端配合设置有安装沟槽56,安装沟槽56上端配合设置有内护线圈55,内护线圈55内部配合设置有密封安装层51,密封安装层51下端配合设置有内密封环形套57,密封安装层51中部开设有密封穿线孔58,密封安装层51上的密封穿线孔58的下宽上窄的锥形孔结构具有导向作用,方便线材的穿入且保证线材始终处于护线圈中心位置,降低了线材的装配难度,外护线圈52上端配合设置有外密封环形套53,安装沟槽56沿周向分布在外护线圈52与内护线圈55的连接处,内护线圈55为下宽上窄的锥形体结构具有导向作用,方便将护线圈的穿入到金属板上开设的孔洞中,而且安装沟槽56的的直径小于内护线圈55和外护线圈52的直径方便对护线圈进行固定,安装沟槽56与外护线圈52中部开设有通孔。需要说明的是,外护线圈52整体为环状,外护线圈52与内护线圈55、密封安装层51和安装沟槽56为一体铸成。需要说明的是,外护线圈52的直径大于安装沟槽56的直径,内护线圈55为锥形,且安装沟槽56的直径大于内护线圈55上端的最小直径。需要说明的是,外护线圈52与内护线圈55、安装沟槽56和密封安装层51整体的材质为硅胶,外护线圈52与内护线圈55、安装沟槽56和密封安装层51整体为黑色,硅胶的硬度为45度,密封安装层51利用其自身的硅胶伸缩性能,使得密封穿线孔58能够对线材进行紧密包裹,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外护线圈52与内护线圈55、安装沟槽56和密封安装层51的整体长度为8cm,内护线圈55的长度为4.5cm,外护线圈52的外直径为10.9cm,密封安装层51的内直径为5.6cm。需要说明的是,密封穿线孔58内护线圈55为下宽上窄的锥形孔,内护线圈55为下宽上窄的锥形体。本技术提供的护线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护线圈上的密封安装层51上的密封穿线孔58的下宽上窄的锥形孔结构具有导向作用,方便线材的穿入且保证线材始终处于护线圈中心位置,降低了线材的装配难度;密封安装层51利用其自身的硅胶伸缩性能,使得密封穿线孔58能够对线材进行紧密包裹,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护线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护线圈上的内护线圈55为下宽上窄的锥形体结构具有导向作用,方便将护线圈的穿入到金属板上开设的孔洞中,而且安装沟槽56的的直径小于内护线圈55和外护线圈52的直径方便对护线圈进行固定,而且内护线圈55的长度比较长,提高对电线的保护性能,内护线55和外护线圈利用其自身的硅胶伸缩性能,使得内护线圈55和外护线圈52能够对金属板进行紧密包裹,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包括外护线圈(5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线圈(52)上端配合设置有安装沟槽(56),所述安装沟槽(56)上端配合设置有内护线圈(55),所述内护线圈(55)内部配合设置有密封安装层(51),所述密封安装层(51)下端配合设置有内密封环形套(57),所述密封安装层(51)中部开设有密封穿线孔(58),所述外护线圈(52)上端配合设置有外密封环形套(53),所述安装沟槽(56)沿周向分布在外护线圈(52)与内护线圈(55)的连接处,所述安装沟槽(56)与外护线圈(52)中部开设有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包括外护线圈(5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线圈(52)上端配合设置有安装沟槽(56),所述安装沟槽(56)上端配合设置有内护线圈(55),所述内护线圈(55)内部配合设置有密封安装层(51),所述密封安装层(51)下端配合设置有内密封环形套(57),所述密封安装层(51)中部开设有密封穿线孔(58),所述外护线圈(52)上端配合设置有外密封环形套(53),所述安装沟槽(56)沿周向分布在外护线圈(52)与内护线圈(55)的连接处,所述安装沟槽(56)与外护线圈(52)中部开设有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线圈(52)整体为环状,所述外护线圈(52)与内护线圈(55)、密封安装层(51)和安装沟槽(56)为一体铸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护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线圈(52)的直径大于安装沟槽(56)的直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利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固特佳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