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CuBTC@MoS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94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CuBTC@M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及CA125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材料CuBTC@MoS2(铜金属有机框架@二硫化钼)的制备以及利用CuBTC@MoS2-AuNPs(铜金属有机框架@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修饰工作电极,并使用修饰好的电极去检测癌症标记物CA125的方法。
技术介绍
CA125是检测卵巢癌的重要血清肿瘤标志物[1]。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荧光光谱、电化学发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2-5]。这些方法往往费用昂贵、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耗时耗力,具有高亲和力抗体-抗原结合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被认为是一种响应快、成本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检测方法。为了降低检测下线并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信噪比,各种先进的纳米材料被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功能化[6]。特别是,金属有机框架(MOF)作为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新型晶体材料,由于其大孔体积、高比表面积和可裁剪的化学性质,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候选材料[7]。然而,MOF通常具有无序取向和低电导率,这不利于电子转移[8]。而MoS2具有嵌入形态、高电化学活性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包裹的MoS2更是一种极性物质和催化剂,为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此外,一些具有电活性的MOF,如CuBTC,具有三维多孔蜂窝状网络,由空白金属位组成,以接收吸附分子,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优异的导电性[9]。与大多数MOF相比,CuBTC的耐热性和相对便捷的前体合成,可以满足对快速检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CuBTC@MoS2-AuNPs修饰由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所组成三电极体系中的工作电极用于CA125的快速、可靠、精准痕量分析。其中CuBTC是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多孔材料,由金属Cu作为节点,有机配体作为连接体组成,是一种很好的电介质材料,材料的大比表面积可以增加工作电极的反应位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氧活化法相比于酸碱中和法制备的CuBTC粉末具有更好的负载能力。本专利技术提出水热法将CuBTC、Mo源和S源混合,制成一种新的电极修饰材料CuBTC@MoS2。水热法合成的CuBTC@MoS2对电极检测电流有放大作用,该结构可以很好的增大反应表面积,对工作电极修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金纳米颗粒可以通过Au-S键连接在工作电极上,由于其良好的导电特性可以进一步放大电极的电流响应信号,金纳米颗粒的修饰方法主要利用NaAuCl4·2H2O溶液在电极上还原,然后沉积到工作电极上,并且电化学扫描的方法使得修饰更为均匀,工作电极更为平整。CA125Ab作为工作电极识别敏感层,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去检测CA125,于是将电极置于室温下物理吸附CA125抗体,将抗体继续固定在工作电极上。因此本专利技术制备了CuBTC@MoS2-AuNPs/CA125Ab电极。所制备的CuBTC@MoS2-AuNPs/CA125抗体电极可以实现对CA125宽线性范围0.0005U/mL~500U/mL的检测,由于CuBTC@MoS2-AuNPs物质加入,该电极具有极低的检测下限,并且含盖了临床检测指标35U/mL,对于临床有很大的研究应用价值,并且由于采用了电化学方法可以实现对CA125的快速检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其特征是,CuBTC由金属Cu作为节点,有机配体作为连接体组成,是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多孔材料;CuBTC@MoS2以水热法将CuBTC、Mo源和S源混合,制成电极修饰材料CuBTC@MoS2;通过物理吸附将其固定在工作电极上,形成CuBTC@MoS2电极;接下来,利用NaAuCl4·2H2O溶液在电极上还原,然后沉积金纳米颗粒到工作电极上,使金纳米颗粒通过Au-S键固定在工作电极上。基于本专利技术的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检测CA125方法,其特征是,将电极置于室温下物理吸附CA125抗体,将抗体继续固定在电极上;制备了CuBTC@MoS2-AuNPs/CA125Ab电极。本专利技术的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体积比DMF:EtOH:超纯水=1:1.33:1的比例制备溶剂去配制浓度比均苯三酸(C9H6O6):Cu(NO3)2·3H2O=1:2的溶液置于清洁的玻璃瓶中,超声直至玻璃瓶中浑浊溶液变透明,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内,置于烘箱中设置85℃反应24h,得到CuBTC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CuBTC溶液通过离心得到CuBTC颗粒,然后用乙醇洗涤3~5次,每次6~10h,将其置于30~50℃下真空干燥得到浅蓝色颗粒物质,最后将得到的浅蓝色颗粒在氮气吹扫的氛围中进行活化,在120~180℃下保持直至浅蓝色的颗粒逐渐变为深蓝色,表明活化过程完成,CuBTC粉末合成;3)按照质量分数比CuBTC:Na2MoO4·2H2O:CH4N2S=1:2:4配制CuBTC,Na2MoO4·2H2O和CH4N2S的混合水溶液,将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高压釜中,置于烘箱中180~220℃,720min;4)将步骤3)得到的物质经过洗涤,超声,干燥,得到固体粉末,称量,再次溶于超纯水中,配制成10mg/mL的CuBTC@MoS2溶液静置;在印刷电极上利用物理吸附的方法修饰合成的CuBTC@MoS2复合物;5)制备质量分数1%的NaAuCl4·2H2O溶液和浓度为0.5M的Na2SO4纳米金还原源溶液,按照体积比1:1混合滴加在CuBTC@MoS2电极上,利用线性循环伏安电化学还原方法在电极表面修饰AuNPs,形成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基于本专利技术的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检测CA125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制备的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的工作电极上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固定CA125抗体,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不同浓度CA125以及空白对照PBS溶液进行电化学检测;2)建立标准曲线建立,根据所检测不同浓度的CA125标准溶液检测的差分脉冲电流峰值与PBS溶液下检测的电流峰值差的绝对值和CA125标准溶液浓度对数绘制拟合曲线,得到一个电流相关性方程:△I=-50.29766/[1+(ln[CA125]/1.68886E9)^0.15001]+50.92737相关系数R2为0.99801,检测下限0.5mU/mL;3)将制备的CuBTC@MoS2-AuNPs/CA125抗体电极应用于样本分析。具体说明如下:一种基于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的CA125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1)合成CuBTC: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氧活化法相比于酸碱中和法制备的CuBTC粉末具有更好的负载能力。(2)合成CuBTC@MoS2复合物:准备用于工作电极修饰。(3)制备CuBT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uBTC@Mo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其特征是,CuBTC由金属Cu作为节点,有机配体作为连接体组成,是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多孔材料;CuBTC@MoS2以水热法将CuBTC、Mo源和S源混合,制成电极修饰材料CuBTC@MoS2;通过物理吸附将其固定在工作电极上,形成CuBTC@MoS2电极;接下来,利用NaAuCl4·2H2O溶液在电极上还原,然后沉积金纳米颗粒到工作电极上,使金纳米颗粒通过Au-S键固定在工作电极上。


2.基于权利要求1的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检测CA125方法,其特征是,将电极置于室温下物理吸附CA125抗体,将抗体继续固定在工作电极上;制备了CuBTC@MoS2-AuNPs/CA125Ab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uBTC@MoS2-AuNPs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体积比DMF:EtOH:超纯水=1:1.33:1的比例制备溶剂去配制浓度比均苯三酸(C9H6O6):Cu(NO3)2·3H2O=1:2的溶液置于清洁的玻璃瓶中,超声直至玻璃瓶中浑浊溶液变透明,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内,置于烘箱中设置85℃反应24h,得到CuBTC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CuBTC溶液通过离心得到CuBTC颗粒,然后用乙醇洗涤3~5次,每次6~10h,将其置于30~50℃下真空干燥得到浅蓝色颗粒物质,最后将得到的浅蓝色颗粒在氮气吹扫的氛围中进行活化,在120~180℃下保持直至浅蓝色的颗粒逐渐变为深蓝色,表明活化过程完成,CuBTC粉末合成;
3)按照质量分数比CuBTC:Na2MoO4·2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爽胡畅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