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49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动门结构,包括滑动门组件、上部导向滑轨、两个下部导向滑轨、把手组件、传力线体、下部导向组件、位于搅拌仓上的配合卡扣,滑动门组件包括门体、设置在门体两侧的上部导向轮、设置在门体上部的上部弹性卡扣;下部导向滑轨位于上部导向滑轨的下侧,上部弹性卡扣卡扣于配合卡扣,转动把手组件使下部导向组件贴合于下部导向滑轨,拉动把手组件使滑动门组件移动。使用时直接操作把手组件进而拉动滑动门组件上下移动,下部导向滑轨和下部导向组件的配合设置为下滑提供了一定的平稳度,解决了铰链式开合门物料浪费、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动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动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粉体搅拌设备也称为干粉混合机,混合时,机内物料受两个相反方向的转子作用,进行着复合运动,浆叶带动物料方面沿着机槽内壁作逆时针旋转,一方面带动物料左右翻动,在两转子交叉重叠外形失重区,在此区域内,不论物料的形状,大小,和密度如何,都能使物料上浮处于瞬间失重状态,这使物料在机槽内形成全方位连续循环翻动,相互交错剪切,从而达到快速柔和混合均匀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粉体搅拌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市面上的粉体搅拌设备的维修窗结构一般采用铰链式结构,采用铰链式开合门,铰链式开合门打开后,门内侧附着粉料易脱落,造成物料浪费,且妨碍人员观察及进入维修;2、铰链式开合门占用设备操作空间较大;3、铰链式开合门采用翻转式结构,靠近旋转端的密封垫不易配置,密封胶垫受力不均匀,易被破坏且易造成密封不严的问题,从而增加更换密封胶垫的频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滑动门结构,其能解决铰链式开合门物料浪费、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滑动门结构,包括滑动门组件、设置于滑动门组件两侧的上部导向滑轨、两个下部导向滑轨、把手组件、传力线体、下部导向组件、位于搅拌仓上的配合卡扣,所述滑动门组件包括门体、设置在门体两侧的上部导向轮、设置在门体上部的上部弹性卡扣;所述上部导向滑轨设置有与上部导向轮相对应的上部滑槽,所述下部导向滑轨设置有与下部导向组件相对应的下部滑槽;所述上部导向轮滑动安装于所述上部滑槽,所述把手组件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门组件,所述传力线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部导向组件和所述把手组件连接,所述下部导向滑轨位于所述上部导向滑轨的下侧,所述上部弹性卡扣卡扣于所述配合卡扣,转动所述把手组件使所述下部导向组件贴合于所述下部导向滑轨,拉动所述把手组件使所述滑动门组件移动。使用时直接操作所述把手组件进而拉动所述滑动门组件上下移动,所述下部导向滑轨和所述下部导向组件的配合设置为下滑提供了一定的平稳度,解决了铰链式开合门物料浪费、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门组件还包括上部导向组件,所述上部导向组件包括上部连接轴,所述上部连接轴的端部铰接于所述上部导向轮。进一步地,所述门体设置有用于传力线体穿过的安装孔,所述门体的侧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下部导向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转轴、下部导向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下部导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传力线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力线体沿所述安装槽滑动,所述第二转轴铰接于所述门体的侧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导向滑轨设置有用于导向的上部滑槽,所述上部导向滑轨包括向外侧扩张的外延段和直线段。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滑槽的横截面呈U型。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导向滑轨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上部滑槽与搅拌仓的侧壁形成下部滑槽,所述下部导向组件包括下部导向轮,所述下部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下部导向轮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导向滑轨的侧边与所述上部导向滑轨的内侧贴合,所述上部导向滑轨的宽度与所述下部导向滑轨宽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导向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下部导向滑轨的延伸方向平行。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弹性卡扣、配合卡扣的数量分别为两个,所述上部弹性卡扣的下侧呈弯折状。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下部导向滑轨设置有与下部导向组件相对应的下部滑槽;所述上部导向轮滑动安装于所述上部滑槽,所述把手组件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门组件,所述传力线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部导向组件和所述把手组件连接,所述下部导向滑轨位于所述上部导向滑轨的下侧,所述上部弹性卡扣卡扣于所述配合卡扣,转动所述把手组件使所述下部导向组件贴合于所述下部导向滑轨,拉动所述把手组件使所述滑动门组件移动。使用时直接操作所述把手组件进而拉动所述滑动门组件上下移动,所述下部导向滑轨和所述下部导向组件的配合设置为下滑提供了一定的平稳度,解决了铰链式开合门物料浪费、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滑动门结构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滑动门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滑动门结构的另一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滑动门结构的又一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滑动门结构的再一立体图;图6为图1所示滑动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7为图1所示滑动门结构的另一局部立体图。图中:10、滑动门组件;11、门体;12、上部导向组件;121、上部连接轴;122、上部导向轮;13、上部弹性卡扣;14、安装孔;15、安装槽;20、上部导向滑轨;201、上部滑槽;21、外延段;22、直线段;30、下部导向滑轨;31、下部滑槽;40、把手组件;41、抓持部;42、铰接轴;43、连接片;50、传力线体;60、下部导向组件;61、第一转轴;62、第一连杆;63、第二连杆;64、第二转轴;65、下部导向轮;80、配合卡扣;200、搅拌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7,一种滑动门结构,包括滑动门组件10、设置于滑动门组件10两侧的上部导向滑轨20、两个下部导向滑轨30、把手组件40、传力线体50、下部导向组件60、位于搅拌仓200上的配合卡扣80,所述滑动门组件10包括门体11、设置在门体11两侧的上部导向轮122、设置在门体11上部的上部弹性卡扣13;所述上部导向滑轨20设置有与上部导向轮122相对应的上部滑槽201,所述下部导向滑轨30设置有与下部导向组件60相对应的下部滑槽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门结构,包括滑动门组件、设置于滑动门组件两侧的上部导向滑轨、两个下部导向滑轨、把手组件、传力线体、下部导向组件、位于搅拌仓上的配合卡扣,其特征在于:/n所述滑动门组件包括门体、设置在门体两侧的上部导向轮、设置在门体上部的上部弹性卡扣;/n所述上部导向滑轨设置有与上部导向轮相对应的上部滑槽,所述下部导向滑轨设置有与下部导向组件相对应的下部滑槽;/n所述上部导向轮滑动安装于所述上部滑槽,所述把手组件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门组件,所述传力线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部导向组件和所述把手组件连接,所述下部导向滑轨位于所述上部导向滑轨的下侧,所述上部弹性卡扣卡扣于所述配合卡扣,转动所述把手组件使所述下部导向组件贴合于所述下部导向滑轨,拉动所述把手组件使所述滑动门组件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门结构,包括滑动门组件、设置于滑动门组件两侧的上部导向滑轨、两个下部导向滑轨、把手组件、传力线体、下部导向组件、位于搅拌仓上的配合卡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门组件包括门体、设置在门体两侧的上部导向轮、设置在门体上部的上部弹性卡扣;
所述上部导向滑轨设置有与上部导向轮相对应的上部滑槽,所述下部导向滑轨设置有与下部导向组件相对应的下部滑槽;
所述上部导向轮滑动安装于所述上部滑槽,所述把手组件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门组件,所述传力线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部导向组件和所述把手组件连接,所述下部导向滑轨位于所述上部导向滑轨的下侧,所述上部弹性卡扣卡扣于所述配合卡扣,转动所述把手组件使所述下部导向组件贴合于所述下部导向滑轨,拉动所述把手组件使所述滑动门组件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门组件还包括上部导向组件,所述上部导向组件包括上部连接轴,所述上部连接轴的端部铰接于所述上部导向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设置有用于传力线体穿过的安装孔,所述门体的侧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下部导向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转轴、下部导向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岩
申请(专利权)人: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