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44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涉及建筑模壳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模壳组件、木模板底模和拆卸装置;模壳组件固定安装在木模板底模上;拆卸装置与模壳组件卡接配合;模壳组件包括模壳本体和固定框;固定框与模壳本体卡接配合;连接套筒转动配合有拉模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固定框定位柱对准弹出的控制线,将固定框通过固定钉固定在木模板底模上,将模壳本体卡接到固定框中,固定框与木模板底模之间的缝隙添加发泡剂,防止混凝土漏浆,在浇灌混凝土时,避免模壳本体移动,避免移动的模壳本体与钢筋笼碰撞;通过拆卸装置卡接拉模件,将模壳本体从混凝土中拉出;避免跑模、模壳与钢筋碰撞导致其破裂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模壳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模壳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它在建筑业中的价值作用,它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模壳,性价比高,模壳选用了聚丙烯作原料。这种塑料具有耐磨、不脆、不会因老化开裂、不受太阳紫外线的影响等优点,并可用不锈钢作模具,注人成型,生产效率高;在高层或多层建筑,在办公楼写字楼展览馆等公共场合都有普遍使用。建筑模壳的使用,一方面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速度,节省时间和人力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保持稳固的形状和尺寸,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得以防护和养护。然而现有建筑模壳无固定结构,当在浇筑混凝土时存在跑模、模壳与钢筋碰撞导致其破裂的质量问题,会给装修阶段的处理造成困难;现有技术是在模壳之间添加固定板,通过固定钉将固定板固定,之后贴上胶带,有效防止跑模和渗浆;然而在模壳拆除过程中,需要人工利用工具现将钉有固定钉的固定板取出,再将模壳从混凝土中撬出,此过程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影响工程进度,而且在撬开模壳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模壳本体的损坏,甚至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通过将固定框定位柱对准弹出的控制线,将固定框通过固定钉固定在木模板底模上,将模壳本体卡接到固定框中,固定框与木模板底模之间的缝隙添加发泡剂,防止混凝土漏浆,在浇灌混凝土时,避免模壳本体移动,避免移动的模壳本体与钢筋笼碰撞;通过拆卸装置卡接拉模件,将模壳本体从混凝土中拉出,解决了现有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包括模壳组件、木模板底模和拆卸装置;所述模壳组件固定安装在木模板底模上;所述拆卸装置与模壳组件卡接配合;所述模壳组件包括模壳本体和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与模壳本体卡接配合;所述模壳本体内顶部位于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所述模壳本体内顶部位于连接套筒四周呈圆周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第一吊耳;所述连接套筒转动配合有拉模件。进一步地,所述模壳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四周呈线性阵列分布开有第一卡接槽道;所述固定框内壁四周呈线性分布开有第二卡接槽道;所述第一卡接槽道与第二卡接槽道卡接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固定架;所述十字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与拉模件转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顶部呈圆周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定位柱。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底部呈线性阵列分布开设有防滑纹;所述固定框底部位于四边角处固定连接有固定钉。进一步地,所述拉模件包括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一端固定连接有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与拆卸装置卡接配合;所述螺纹柱与连接套筒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柱螺纹转动配合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周侧面呈圆周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第二吊耳与第一吊耳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拆卸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转动配合有支撑架;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六角套筒;所述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把手;所述环形把手周侧面呈圆周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直杆。进一步地,所述木模板底模铺设完毕后,弹出中心线及所述固定框控制线,所述固定框表面的定位柱与固定框控制线重合,将所述固定框通过固定钉固定安装在木模板底模上;固定好所有所述固定框后,将所述模壳本体卡接到固定框上,所述固定框与木模板底模之间的缝隙添加发泡剂,防止混凝土漏浆;绑扎框架梁钢筋、绑扎肋梁及楼板钢筋,浇灌混凝土;达到拆卸技术要求后,依次拆除钢管脚手支架、木模板底模和固定框;此时模壳本体从木模板底模以及固定框上脱离,将所述支撑架架设在支撑台上,将所述六角套筒卡接到六角螺母上,通过转动所述环形把手带动转轴的转动,使得螺纹柱沿着转动套筒向下移动,同时螺纹套筒沿着螺纹柱向下连同钢丝绳劳动模壳本体,将模壳本体从混凝土中拉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固定框定位柱对准弹出的控制线,将固定框通过固定钉固定在木模板底模上,将模壳本体卡接到固定框中,固定框与木模板底模之间的缝隙添加发泡剂,防止混凝土漏浆,在浇灌混凝土时,避免模壳本体移动,避免移动的模壳本体与钢筋笼碰撞;通过拆卸装置卡接拉模件,将模壳本体从混凝土中拉出;本新型模壳有效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存在的跑模、模壳与钢筋碰撞导致其破裂的质量问题,且方便后期模壳的取出,加快工程的进度。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壳本体倒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框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拉模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模壳组件,2-木模板底模,3-拆卸装置,4-拉模件,101-模壳本体,102-固定框,103-连接套筒,104-第一吊耳,105-矩形框,106-第一卡接槽道,107-第二卡接槽道,108-十字固定架,109-转动套筒,110-定位柱,111-防滑纹,112-固定钉,301-转轴,302-支撑架,303-六角套筒,304-环形把手,305-直杆,401-螺纹柱,402-六角螺母,403-螺纹套筒,404-第二吊耳,405-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底”、“顶”、“侧面”、“周侧面”、“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包括模壳组件1、木模板底模2和拆卸装置3;模壳组件1固定安装在木模板底模2上;拆卸装置3与模壳组件1卡接配合;模壳组件1包括模壳本体101和固定框102;固定框102与模壳本体101卡接配合;模壳本体101内顶部位于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103;模壳本体101内顶部位于连接套筒103四周呈圆周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第一吊耳104;连接套筒103转动配合有拉模件4;固定框102通过固定钉112固定安装在木模板底模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包括模壳组件(1)、木模板底模(2)和拆卸装置(3);所述模壳组件(1)固定安装在木模板底模(2)上;所述拆卸装置(3)与模壳组件(1)卡接配合;/n其特征在于:/n所述模壳组件(1)包括模壳本体(101)和固定框(102);所述固定框(102)与模壳本体(101)卡接配合;所述模壳本体(101)内顶部位于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103);所述模壳本体(101)内顶部位于连接套筒(103)四周呈圆周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第一吊耳(104);/n所述连接套筒(103)转动配合有拉模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包括模壳组件(1)、木模板底模(2)和拆卸装置(3);所述模壳组件(1)固定安装在木模板底模(2)上;所述拆卸装置(3)与模壳组件(1)卡接配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壳组件(1)包括模壳本体(101)和固定框(102);所述固定框(102)与模壳本体(101)卡接配合;所述模壳本体(101)内顶部位于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103);所述模壳本体(101)内顶部位于连接套筒(103)四周呈圆周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第一吊耳(104);
所述连接套筒(103)转动配合有拉模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壳本体(101)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框(105);所述矩形框(105)四周呈线性阵列分布开有第一卡接槽道(106);所述固定框(102)内壁四周呈线性分布开有第二卡接槽道(107);所述第一卡接槽道(106)与第二卡接槽道(107)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05)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固定架(108);所述十字固定架(108)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筒(109);所述转动套筒(109)与拉模件(4)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02)顶部呈圆周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02)底部呈线性阵列分布开设有防滑纹(111);所述固定框(102)底部位于四边角处固定连接有固定钉(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模件(4)包括螺纹柱(401);所述螺纹柱(401)一端固定连接有六角螺母(402);所述六角螺母(402)与拆卸装置(3)卡接配合;所述螺纹柱(401)与连接套筒(103)滑动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巧巧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博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