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质波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43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2
本申请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质波导,包括塑料介质内芯,塑料介质内芯包括交错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外径小于第二段的外径;第一段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段与第二段连接,连接段的外径从第一段到第二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本申请通过交错设置且外径不同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构成一段完整的介质波导,在保证介质波导能够正常输送信号的前提下,渐变间隔对称结构设计可以获得较好的色散特性,减小介电常数,从而降低长距离传输时的传输损耗,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传输损耗大以及同轴电缆存在截止频率使高频传输受限的技术问题;而且第一段和第二段还通过渐变的连接段连接,保证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处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质波导
本申请涉及信号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介质波导。
技术介绍
微波按波长不同可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及亚毫米波,分别对应于特高频UHF(0.3GHz~3GHz)、超高频SHF(3GHz~30GHz)、极高频EHF(30GHz~300GHz)及至高频THF(300GHz~3THz)。传缆的通信同轴电缆主要应用于分米波或8GHz及以下的厘米波段通信。随着传输频率的升高,受同轴本身结构限制,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及其填充介质的损耗也相应增加,导致电缆的传输损耗增大,同时受结构限制,功率容量也下降,因此对5G高频毫米波或者太赫兹波通信有长距离传输要求时存在困难。聚合物微波纤维利用聚合物或塑料作为一个引导通道,可用于替代光缆和铜缆,称为介质波导。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需求一种低损耗且柔软性能好的介质波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波导,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传输损耗大以及同轴电缆存在截止频率使高频传输受限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介质波导,包括塑料介质内芯,所述塑料介质内芯包括交错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所述第一段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外径从所述第一段到所述第二段的方向逐渐增大。优选地,在上述的介质波导中,所述第二段呈直线状或弧状。优选地,在上述的介质波导中,所述塑料介质内芯由聚四氟乙烯或石墨烯改性聚四氟乙烯制成。>优选地,在上述的介质波导中,所述塑料介质内芯的内部设有中空通道。优选地,在上述的介质波导中,所述塑料介质内芯的内部还设有多个空气间隙通道,多个所述空气间隙通道环绕所述中空通道呈圆周分布。优选地,在上述的介质波导中,还包括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套设于所述塑料介质内芯的外壁上。优选地,在上述的介质波导中,所述屏蔽层为多个,多个所述屏蔽层依次套叠设置。优选地,在上述的介质波导中,所述屏蔽层具体为泡沫发泡屏蔽层、金属箔纵包搭接屏蔽层、金属丝编织屏蔽层、金属管屏蔽层和扁带编织屏蔽层中的一个或组合。优选地,在上述的介质波导中,还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套设于所述屏蔽层的外壁上。优选地,在上述的介质波导中,所述外护套由聚氨酯、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介质波导,包括塑料介质内芯,所述塑料介质内芯包括交错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所述第一段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外径从所述第一段到所述第二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本申请通过交错设置且外径不同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构成一段完整的介质波导,在保证介质波导能够正常输送信号的前提下,渐变间隔对称结构设计可以获得较好的色散特性,减小介电常数,从而降低长距离传输时的传输损耗,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传输损耗大以及同轴电缆存在截止频率使高频传输受限的技术问题,以便更好地传输高频毫米波或者太赫兹波;而且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还通过逐渐变大的连接段连接,有利于引导信号在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连续输送,从而保证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处信号传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波导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介质波导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波导的塑料介质内芯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波导的塑料介质内芯中空通道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波导的塑料介质内芯另一种中空通道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波导的第一种屏蔽层的分布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波导的第二种屏蔽层的分布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波导的第三种屏蔽层的分布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介质波导的外护套的分布图。图中:11为第一段、12为第二段、13为连接段、2为塑料介质内芯、21为中空通道、22为空气间隙通道、31为第一屏蔽层、32为第二屏蔽层、33为第三屏蔽层、4为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微波按波长不同可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及亚毫米波,分别对应于特高频UHF(0.3GHz~3GHz)、超高频SHF(3GHz~30GHz)、极高频EHF(30GHz~300GHz)及至高频THF(300GHz~3THz)。传缆的通信同轴电缆主要应用于分米波或8GHz及以下的厘米波段通信。随着传输频率的升高,受同轴本身结构限制,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及其填充介质的损耗也相应增加,导致电缆的传输损耗增大,同时受结构限制,功率容量也下降,因此对5G高频毫米波或者太赫兹波通信有长距离传输要求时存在困难。聚合物微波纤维利用聚合物或塑料作为一个引导通道,可用于替代光缆和铜缆,称为介质波导。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需求一种低损耗且柔软性能好的介质波导。请参阅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质波导,包括塑料介质内芯2,塑料介质内芯2包括交错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第一段11的外径小于第二段12的外径;第一段1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段13与第二段12连接,连接段13的外径从第一段11到第二段12的方向逐渐增大。更具体地说,塑料介质内芯2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应尽可能小,可以减少传输损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质波导,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介质内芯,所述塑料介质内芯包括交错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n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n所述第一段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外径从所述第一段到所述第二段的方向逐渐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波导,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介质内芯,所述塑料介质内芯包括交错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
所述第一段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外径从所述第一段到所述第二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呈直线状或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介质内芯由聚四氟乙烯或石墨烯改性聚四氟乙烯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介质内芯的内部设有中空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介质内芯的内部还设有多个空气间隙通道,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寿皓陈宁刘哲韦小兰胡法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