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服装半里裁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24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0
一种服装半里裁制方法,包括面料衣片、挂面、里料衣片、里袋、开衩、面里组合裁制方法;面料衣片裁剪是在前后衣片净样板AB的基础上放量裁制,挂面裁剪是依托裁剪好后的面料衣片进行描摹裁剪,里料衣片包括里料前衣片和里料后衣片,里料前后衣片的裁剪是将面料前后衣片的上侧缝处掺合后进行裁剪,里袋包括胸里袋和名片里袋,胸里袋处在里料前衣片左右胸部位置,名片里袋处在里料前衣片左边腹部位置,开衩包括面料衣片开衩和里料衣片开衩,里料前衣片开衩与面料前衣片台阶式开衩进行匹配缝合。面里组合裁制工艺包括里料衣片缝合在面料衣片反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前后里料连体的方法、口袋集约化制作的方法和侧衩自带且手工嵌合的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半里裁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配里裁制
,特别涉及一种服装半里裁制方法。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服装配全里子的裁制工艺方法多见。对于服装配半里子的裁制技术少见,而且全里的服装多为冬季的毛呢料服装和礼服。春夏的服装因很少有半里技术的推广也采用全里配裁方法,这显然不能满足春夏礼服的设计要求,使春夏服装显得厚重硬括。在配里
里长期采用前衣片和后衣片分开裁制导致半里制作易于丢失和扭曲,加之采用侧衩裁制技术有加大了工艺复杂性,操作难度大,工序多,配里不平服的不良现象。另外服装里料里还设有上里袋和名片袋,以往的做法是将袋牙条单独分离裁开再重新缝合,增大了缝合步骤和操作工序,没有达到集约化缝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半里裁制方法,采取前后里料连体的方法、口袋集约化制作的方法和侧衩自带且手工嵌合的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服装半里裁制方法,包括面料衣片、挂面、里料衣片、里袋、开衩、面里组合裁制方法;所述面料衣片裁剪是在前后衣片净样板AB的基础上放量裁制,挂面裁剪是依托裁剪好后的面料衣片进行描摹裁剪,且挂面采用与面料衣片同布料裁制,里料衣片包括里料前衣片和里料后衣片,里料前后衣片的裁剪是将面料前后衣片的上侧缝处掺合2.0厘米后进行裁剪,里料前后衣片属于连体结构,所述里袋包括胸里袋和名片里袋,胸里袋处在里料前衣片左右胸部位置,名片里袋处在里料前衣片左边腹部位置,里袋工艺采取集约化制作技术。所述开衩包括面料衣片开衩和里料衣片开衩,面料衣片开衩又包括面料前衣片台阶式开衩和面料后衣片通条式开衩两种不同结构,里料前衣片开衩与面料前衣片台阶式开衩进行匹配缝合,所述面里组合裁制工艺包括里料衣片缝合在面料衣片反面上,且里料衣片比面料衣片底边短2.0厘米。所述面料衣片裁剪方法,面料衣片裁剪包括面料前衣片裁剪和面料后衣片裁剪,面料前后衣片裁剪分别在前净样板A和后净样板B的基础上进行,所述在前净样板A和后净样板B的周边进行放缝头、开衩和折边进行毛样裁剪,设定前后净样板AB的圆摆、前驳头、前领口、前肩缝、前袖窿、前上侧缝、后袖窿、后肩缝、后领口部位处均放缝头1.0厘米(/定数)裁剪,所述在前净样板A的底边放4.0厘米(/定数)折边,在前下侧缝处裁制台阶式开衩,设定开衩长度为25厘米(/定数),宽度为4.0厘米(/定数),设定圆摆宽度为6.5厘米(/定数)构成圆摆止点,圆摆止点用于挂面的裁剪和折边的缝制,所述在后净样板B的底边放5.0厘米(/定数)折边,在后下侧缝处绘制通条式开衩,开衩宽度为5.0厘米(/定数),所述后净样板B的上侧缝放2.0厘米(/定数),后净样板B的背中缝放1.5厘米(/定数)。所述的挂面包括裁剪和粘合衬裁制;所述挂面裁剪方法,包括依托面料前片在领口、驳头、圆摆处比照裁剪,设定在面料前片颈侧点向里量进4.0厘米(/定数),在圆摆止点向里量进2.0厘米(/定数),连接4.0厘米点和2.0厘米点,且在中间弯度1.0厘米(/定数)构成挂面里边线并裁剪此线,所述挂面采取经纱布纹,与面料衣片同材质;挂面粘合衬裁制工艺,设定挂面粘合衬采取无纺粘合衬与挂面裁剪同大,设定无纺粘合衬粘合在挂面的糙面并采取垫布进行粘合,技术要求为间接式粘合手法,挂面的光面不渗胶为宜,粘合参数设定为;温度=150度、压力=196kpa~294kpa(2kgf/cm2~3kgf/cm2)、时间=10s,挂面下脚处打剪口,剪口宽度和深度均为0.8厘米(/定数),用于与里料缝合。所述的里料裁制工艺,里料衣片裁制属于连体结构裁制,设定面料前后衣片在上侧缝处掺合2.0厘米(/定数),要求按照前上侧缝的斜度扭动面料后衣片的上侧缝对齐进行掺合,里料衣片与挂面掺合2.0厘米(/定数),里料前衣片的底边比面料衣片底边短2.0厘米(/定数),里料前衣片的台阶式开衩比面料前衣片的台阶式开衩高出2.0厘米,设定在面料前衣片上侧缝处向下量取8.0厘米(/定数),在面料后衣片背中处向下量取25厘米(/定数),连接8.0厘米点和25厘米点并在中间弯进0.5厘米(/定数)构成里料后衣片下背线,里料前后衣片的肩缝、袖窿、后领口、前侧缝均与面料前后衣片同大裁剪,里料前后衣片采取羽纱布料经纱方向裁制,且提前预缩处理;所述的里料衣片具体包括里料前衣片省道和挂面缝制工艺,设定里料衣片省道与面料衣片省道同形同大(/净样板中已绘制过省道大小),包括腰省和袖窿省道,要求在里料糙面进行缝制省道,缝制方法;采取锁式线迹和平缝方式,参数为;针码密度=14针/2.5厘米,缝型=1.01.01/(301),要求缝制好的省道烫到定型处理,熨烫参数为;温度=120度、压力=206kpa~294kpa(2.1kgf/cm2~3kgf/cm2)、时间=5s,所述里料前衣片和挂面缝制工艺,设定里料前衣片门襟线和挂面里边线缝合,缝合宽度为1.0厘米(/定数),缝制方法;采取锁式线迹和平缝方式,参数为;针码密度=14针/2.5厘米,缝型=1.03.01/(301),所述里料前衣片门襟线和挂面里边线缝合至下端10厘米处停缝,用于折边与掩皮的缝合。所述的里料前衣片上设置有口袋,所述里料前衣片口袋定位方法,里料前衣片口袋包括上里袋和名片袋,所述上里袋定位包括驳折线、胸围线、里袋标位线、上袋斜线、胸线点1、胸线点2、袋位点、袋位点1、袋位点2、袋位点3、袋位点4,所述驳折线和胸围线是依托净样板绘制(/净样板中已有的线段),胸线点1是驳折线和胸围线的交点,胸线点2是源于净样板中袖窿底贴点。设定胸线点1到袋位点的距离为“3.0~4.0”厘米(/定数),袋位点做胸围线的垂直线产生里袋标位线,里袋标位线的袋位点1和袋位点2是构成里袋宽度点,两点距离为“0.8”厘米(/定数),设定袋位点1到袋位点的距离为“3.0”厘米(/定数),连接袋位点1和胸线点2构成上袋斜线,上袋斜线是设有袋位点3,袋位点3到袋位点1是里袋口袋口大,设定净口大为“12~13”厘米(/定数),袋位点4与袋位点3以及袋位点1和袋位点2是构成里袋结构,里袋造型为平行四边形;所述里料前衣片名片袋定位方法,名片袋定位点包括名片袋位点1、名片袋位点2、名片袋位点3、名片袋位点4,设定名片袋位点1距袋位点2的距离为“20~22”厘米(/定数),名片袋位点1到名片袋位点2的尺寸等于名片袋位点3到名片袋位点4的尺寸,净口尺寸为“9.0”厘米(/定数),名片袋位点1、名片袋位点2、名片袋位点3、名片袋位点4所构成的口袋为平行四边形且与上袋斜线保持平行,所述名片口袋的宽度为“0.8”厘米(/定数)。所述里料口袋裁剪和缝制工艺,里料口袋裁剪和缝制工艺包括上里袋和名片袋裁剪和缝制,所述上里袋的裁剪方法包括袋布和粘合衬裁剪,设定上里袋长宽尺寸为“30”厘米、“16”厘米(/均为定数)。设定上里袋两端均粘有无纺粘合衬,其高度和宽边尺寸为“8.0”厘米、“16”厘米(/均为定数),所述名片袋的裁剪方法包括袋布和粘合衬裁剪,设定名片袋长宽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半里裁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衣片、挂面、里料衣片、里袋、开衩、面里组合裁制方法;/n所述面料衣片裁剪是在前后衣片净样板AB的基础上放量裁制,挂面裁剪是依托裁剪好后的面料衣片进行描摹裁剪,且挂面采用与面料衣片同布料裁制,里料衣片包括里料前衣片和里料后衣片,里料前后衣片的裁剪是将面料前后衣片的上侧缝处掺合2.0厘米后进行裁剪,里料前后衣片属于连体结构,所述里袋包括胸里袋和名片里袋,胸里袋处在里料前衣片左右胸部位置,名片里袋处在里料前衣片左边腹部位置,所述开衩包括面料衣片开衩和里料衣片开衩,面料衣片开衩又包括面料前衣片台阶式开衩和面料后衣片通条式开衩两种不同结构,里料前衣片开衩与面料前衣片台阶式开衩进行匹配缝合,所述面里组合裁制工艺包括里料衣片缝合在面料衣片反面上,且里料衣片比面料衣片底边短2.0厘米;/n所述面料衣片裁剪方法,面料衣片裁剪包括面料前衣片裁剪和面料后衣片裁剪,面料前后衣片裁剪分别在前净样板A和后净样板B的基础上进行,所述在前净样板A和后净样板B的周边进行放缝头、开衩和折边进行毛样裁剪,设定前后净样板AB的圆摆、前驳头、前领口、前肩缝、前袖窿、前上侧缝、后袖窿、后肩缝、后领口部位处均放缝头1.0厘米(/定数)裁剪,所述在前净样板A的底边放4.0厘米(/定数)折边,在前下侧缝处裁制台阶式开衩,设定开衩长度为25厘米(/定数),宽度为4.0厘米(/定数),设定圆摆宽度为6.5厘米(/定数)构成圆摆止点,圆摆止点用于挂面的裁剪和折边的缝制,所述在后净样板B的底边放5.0厘米(/定数)折边,在后下侧缝处绘制通条式开衩,开衩宽度为5.0厘米(/定数),所述后净样板B的上侧缝放2.0厘米(/定数),后净样板B的背中缝放1.5厘米(/定数);/n所述的挂面包括裁剪和粘合衬裁制;/n所述挂面裁剪方法,包括依托面料前片在领口、驳头、圆摆处比照裁剪,设定在面料前片颈侧点向里量进4.0厘米(/定数),在圆摆止点向里量进2.0厘米(/定数),连接4.0厘米点和2.0厘米点,且在中间弯度1.0厘米(/定数)构成挂面里边线并裁剪此线,所述挂面采取经纱布纹,与面料衣片同材质;/n挂面粘合衬裁制工艺,设定挂面粘合衬采取无纺粘合衬与挂面裁剪同大,设定无纺粘合衬粘合在挂面的糙面并采取垫布进行粘合,技术要求为间接式粘合手法,挂面的光面不渗胶为宜,粘合参数设定为;温度=150度、压力=196kpa~294kpa(2kgf/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半里裁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衣片、挂面、里料衣片、里袋、开衩、面里组合裁制方法;
所述面料衣片裁剪是在前后衣片净样板AB的基础上放量裁制,挂面裁剪是依托裁剪好后的面料衣片进行描摹裁剪,且挂面采用与面料衣片同布料裁制,里料衣片包括里料前衣片和里料后衣片,里料前后衣片的裁剪是将面料前后衣片的上侧缝处掺合2.0厘米后进行裁剪,里料前后衣片属于连体结构,所述里袋包括胸里袋和名片里袋,胸里袋处在里料前衣片左右胸部位置,名片里袋处在里料前衣片左边腹部位置,所述开衩包括面料衣片开衩和里料衣片开衩,面料衣片开衩又包括面料前衣片台阶式开衩和面料后衣片通条式开衩两种不同结构,里料前衣片开衩与面料前衣片台阶式开衩进行匹配缝合,所述面里组合裁制工艺包括里料衣片缝合在面料衣片反面上,且里料衣片比面料衣片底边短2.0厘米;
所述面料衣片裁剪方法,面料衣片裁剪包括面料前衣片裁剪和面料后衣片裁剪,面料前后衣片裁剪分别在前净样板A和后净样板B的基础上进行,所述在前净样板A和后净样板B的周边进行放缝头、开衩和折边进行毛样裁剪,设定前后净样板AB的圆摆、前驳头、前领口、前肩缝、前袖窿、前上侧缝、后袖窿、后肩缝、后领口部位处均放缝头1.0厘米(/定数)裁剪,所述在前净样板A的底边放4.0厘米(/定数)折边,在前下侧缝处裁制台阶式开衩,设定开衩长度为25厘米(/定数),宽度为4.0厘米(/定数),设定圆摆宽度为6.5厘米(/定数)构成圆摆止点,圆摆止点用于挂面的裁剪和折边的缝制,所述在后净样板B的底边放5.0厘米(/定数)折边,在后下侧缝处绘制通条式开衩,开衩宽度为5.0厘米(/定数),所述后净样板B的上侧缝放2.0厘米(/定数),后净样板B的背中缝放1.5厘米(/定数);
所述的挂面包括裁剪和粘合衬裁制;
所述挂面裁剪方法,包括依托面料前片在领口、驳头、圆摆处比照裁剪,设定在面料前片颈侧点向里量进4.0厘米(/定数),在圆摆止点向里量进2.0厘米(/定数),连接4.0厘米点和2.0厘米点,且在中间弯度1.0厘米(/定数)构成挂面里边线并裁剪此线,所述挂面采取经纱布纹,与面料衣片同材质;
挂面粘合衬裁制工艺,设定挂面粘合衬采取无纺粘合衬与挂面裁剪同大,设定无纺粘合衬粘合在挂面的糙面并采取垫布进行粘合,技术要求为间接式粘合手法,挂面的光面不渗胶为宜,粘合参数设定为;温度=150度、压力=196kpa~294kpa(2kgf/cm2~3kgf/cm2)、时间=10s,挂面下脚处打剪口,剪口宽度和深度均为0.8厘米(/定数),用于与里料缝合;
所述的里料裁制工艺,里料衣片裁制属于连体结构裁制,设定面料前后衣片在上侧缝处掺合2.0厘米(/定数),要求按照前上侧缝的斜度扭动面料后衣片的上侧缝对齐进行掺合,里料衣片与挂面掺合2.0厘米(/定数),里料前衣片的底边比面料衣片底边短2.0厘米(/定数),里料前衣片的台阶式开衩比面料前衣片的台阶式开衩高出2.0厘米,设定在面料前衣片上侧缝处向下量取8.0厘米(/定数),在面料后衣片背中处向下量取25厘米(/定数),连接8.0厘米点和25厘米点并在中间弯进0.5厘米(/定数)构成里料后衣片下背线,里料前后衣片的肩缝、袖窿、后领口、前侧缝均与面料前后衣片同大裁剪,里料前后衣片采取羽纱布料经纱方向裁制,且提前预缩处理;
所述的里料衣片具体包括里料前衣片省道和挂面缝制工艺,设定里料衣片省道与面料衣片省道同形同大(/净样板中已绘制过省道大小),包括腰省和袖窿省道,要求在里料糙面进行缝制省道,缝制方法;采取锁式线迹和平缝方式,参数为;针码密度=14针/2.5厘米,缝型=1.01.01/(301),要求缝制好的省道烫到定型处理,熨烫参数为;温度=120度、压力=206kpa~294kpa(2.1kgf/cm2~3kgf/cm2)、时间=5s,所述里料前衣片和挂面缝制工艺,设定里料前衣片门襟线和挂面里边线缝合,缝合宽度为1.0厘米(/定数),缝制方法;采取锁式线迹和平缝方式,参数为;针码密度=14针/2.5厘米,缝型=1.03.01/(301),所述里料前衣片门襟线和挂面里边线缝合至下端10厘米处停缝,用于折边与掩皮的缝合;
所述的里料前衣片上设置有口袋,所述里料前衣片口袋定位方法,里料前衣片口袋包括上里袋和名片袋,所述上里袋定位包括驳折线、胸围线、里袋标位线、上袋斜线、胸线点1、胸线点2、袋位点、袋位点1、袋位点2、袋位点3、袋位点4,所述驳折线和胸围线是依托净样板绘制(/净样板中已有的线段),胸线点1是驳折线和胸围线的交点,胸线点2是源于净样板中袖窿底贴点。设定胸线点1到袋位点的距离为“3.0~4.0”厘米(/定数),袋位点做胸围线的垂直线产生里袋标位线,里袋标位线的袋位点1和袋位点2是构成里袋宽度点,两点距离为“0.8”厘米(/定数),设定袋位点1到袋位点的距离为“3.0”厘米(/定数),连接袋位点1和胸线点2构成上袋斜线,上袋斜线是设有袋位点3,袋位点3到袋位点1是里袋口袋口大,设定净口大为“12~13”厘米(/定数),袋位点4与袋位点3以及袋位点1和袋位点2是构成里袋结构,里袋造型为平行四边形;
所述里料前衣片名片袋定位方法,名片袋定位点包括名片袋位点1、名片袋位点2、名片袋位点3、名片袋位点4,设定名片袋位点1距袋位点2的距离为“20~22”厘米(/定数),名片袋位点1到名片袋位点2的尺寸等于名片袋位点3到名片袋位点4的尺寸,净口尺寸为“9.0”厘米(/定数),名片袋位点1、名片袋位点2、名片袋位点3、名片袋位点4所构成的口袋为平行四边形且与上袋斜线保持平行,所述名片口袋的宽度为“0.8”厘米(/定数);
所述里料口袋裁剪和缝制工艺,里料口袋裁剪和缝制工艺包括上里袋和名片袋裁剪和缝制,所述上里袋的裁剪方法包括袋布和粘合衬裁剪,设定上里袋长宽尺寸为“30”厘米、“16”厘米(/均为定数)。设定上里袋两端均粘有无纺粘合衬,其高度和宽边尺寸为“8.0”厘米、“16”厘米(/均为定数),所述名片袋的裁剪方法包括袋布和粘合衬裁剪,设定名片袋长宽尺寸为“23”厘米、“13”厘米(/定数),设定名片袋两端均粘有无纺粘合衬,其高度和宽边尺寸为“5.0”厘米、“13”厘米(/均为定数),所述上里袋和名片袋口袋布两端的粘合衬均粘合在各自口袋布的光面,采取熨斗简易化粘合,粘合参数为;温度=100度、压力=196kpa~294kpa(1.8kgf/cm2~2kgf/cm2)、时间=3s。所述上里袋和名片袋口袋布采取羽纱布料经纱方向裁制;
所述里料口袋缝制工艺,里料口袋缝制工艺包括上里袋和名片袋口袋缝合,在里料前衣片光面标出上里袋标位图和名片袋标位图,设定在里料反面(/糙面)的两个口袋标位线处分别粘合上里袋垫衬和名片袋垫衬,取熨斗简易化粘合,粘合参数为;温度=100度、压力=196kpa~294kpa(1.8kgf/cm2~2kgf/cm2)、时间=3s。所述上里袋垫衬和名片袋垫衬采取无纺粘合衬,上里袋垫衬的尺寸为“长边=10厘米”、“短边=7.0厘米”(/均为定数)。名片袋垫衬的尺寸为“长边=7.0厘米”、“短边=5.0厘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