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间狭缝端部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17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间狭缝端部封堵装置,包括由顶面板、两个侧面板和两个端面板一体成型合围的上宽下尖中空腔体结构,能够使用常规加压气体产生气帘非接触式的在辊间狭缝端部形成封堵效果,进而避免PDLC物料沿辊间狭缝流到ITO膜以外的辊轴上,通过使用本封堵装置分别安装在辊间狭缝两端,就能够有效避免原材料浪费,节省生成成本,降低生产操作控制复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间狭缝端部封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PDLC液晶器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辊间狭缝端部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polymerdispersedLiquidcrystal)目前广泛应用于智能窗户上,可以在透明态与散射态之间切换,透明态时具有高光线透过率的特点,而散射态则具有保护隐私、遮蔽室外阳光的作用。正式的PDLC,即通电状态下透明,撤电情况下呈现散射态;而反式PDLC光电特性刚好与之相反,即通电状态下呈散射态,撤电情况下呈透明态。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具体使用场景选择相应的PDLC产品。受制于目前各类PDLC产品原材料制作难度大、研发周期长的特点,原材料的价格普遍较高,因此生产厂家更需要减少浪费、提高生产良率来控制生产成本。目前PDLC产品厂家生产时均采取以下方法:加料盒和固定支架在电机的带动下沿两辊间狭缝上方往复移动,PDLC物料从加料盒底部开孔处流出滴入狭缝中,在辊轴的压合下和两张ITO膜经UV固化,组成正/反式PDLC产品。该过程要求滴下的PDLC物料必须精准滴入辊轴狭缝中,如果滴到狭缝两侧ITO膜上会形成永久性滴胶痕,在批量生产时出现连续的“之”字型条纹,极大的影响到产品的良率。另外过量滴加的PDLC物料会沿辊间狭缝流到ITO膜以外的辊轴上,直接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辊间狭缝端部封堵装置,能够使用常规加压气体产生气帘非接触式的在辊间狭缝端部形成封堵效果,进而避免PDLC物料沿辊间狭缝流到ITO膜以外的辊轴上,通过使用本封堵装置分别安装在辊间狭缝两端,就能够有效避免原材料浪费,节省生成成本,降低生产操作控制复杂性。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辊间狭缝端部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顶面板、两个侧面板和两个端面板一体成型合围的上宽下尖中空腔体结构;所述顶面板设置有进气孔,所述侧面板朝向形成辊间狭缝的辊轴并设置有若干出气孔,所述两个端面板中的一个朝向辊间狭缝内侧并接触PDLC物料,另一个朝向辊间狭缝外侧;所述出气孔至辊轴的垂线距离相等,所述出气孔边缘设置有出气孔孔径1.03至1.05倍尺寸的平面倒角,所述出气孔以85°至87°夹角从辊轴端部向辊间狭缝内侧吹扫气体;所述封堵装置通过万向调节头连接固定架可调节的安装在辊间狭缝两端。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板设置有并排两列的出气孔,每列出气孔包括若干个上部出气孔和若干个孔径小于等于上部出气孔的下部出气孔,所述上部出气孔在侧面板上靠近顶面板设置,所述下部出气孔在侧面板上靠近底端设置,所述上部出气孔与下部出气孔在侧面板上的数量之比为2:1至1:1。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出气孔孔径为0.3至0.5毫米,所述下部出气孔孔径为0.2至0.3毫米。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出气孔的孔间距为1.5至2毫米,所述下部出气孔的孔间距为1至1.5毫米。进一步地,顶面板分别与两个侧面板之间连接处、两个侧面板在底端连接处、两个端面板分别与顶面板和两个侧面板连接处均采用折角,不存在圆角或平面倒角。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孔径为4至6毫米,所述进气孔通过金属制宝塔头与传输加压气体的管路连接。进一步地,朝向辊间狭缝内侧并接触PDLC物料的端面板外表面抛光处理。进一步地,所述封堵装置采用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技术所述辊间狭缝端部封堵装置,使用常规的加压气体(例如0.6Mpa的空气、氮气或惰性气体等)就可以实现具有较好效果的气帘封堵,不需要使用二次加压设备等额外装置;出气孔采用平面倒角使喷出的气体具有更佳的扩散效果,提升气帘封堵能力;通过封堵装置上出气孔的孔径、孔间距差异化布置弥补由于PDLC物料自身质量造成的底部压力大于上部的特性,使单一进气孔就可以分别在封堵装置上部及下部形成差异化的封堵气帘,对于压力较大的下部提供更强的封堵能力,避免泄露,最大程度确保PDLC物料不被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辊间狭缝端部封堵装置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设置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上部出气孔与下部出气孔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出气孔结构示意图。附图编号说明:1-顶面板、11-进气孔、2-侧面板、21-出气孔、211-上部出气孔、212-下部出气孔、3-端面板、4-辊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内容,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辊间狭缝端部封堵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结构,包括顶面板1、两个侧面板2和两个端面板3一体成型合围的上宽下尖中空腔体结构,且顶面板1设置有进气孔11,侧面板2朝向形成辊间狭缝的辊轴4设置有两列出气孔21。为了实现较好的气帘吹扫效果,优选的侧面板2为弧面板,且该弧面的曲率对应辊轴4外表面弧度,使侧面板2任意位置至辊轴4表面垂线距离均相等,确保封堵装置中吹出加压气体所形成的气帘在各处封堵能力相同。同时,出气孔21以85°至87°夹角(出气孔21中心轴线相较辊轴4表面切线轴向夹角)从辊轴4端部向辊间狭缝内侧吹扫气体,可以实现加压气体压力0.6Mpa下较好的封堵效果;如倾角过小(小于85°),吹出的加压气体封堵性能虽然明显增加,但加压气体会吹动辊轴4间累积的PDLC物料,并有吹飞PDLC物料的风险,液面的波动还会造成最终产品有相应的痕迹;如果开孔呈90度直角,0.6MPa的常用压缩气体压力则无法实现很好的封堵效果,需要更高的气体压力才能实现同样的封堵效果,并且还需要配置二次气体加压设备。进一步地,结合如图4所示结构将出气孔21边缘设置为相较出气孔21孔径1.03至1.05倍尺寸的平面倒角,更有利于加压气体在各个出气孔21的扇形吹出,保证封堵效果。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设置位置示意图,优选的采用万向调节头连接固定架可调节的安装在辊间狭缝两端。虽然图2中并未示出具体的固定架结构和连接结构,但对于PDLC产品生产线,辊轴4及其他设备固定在固定架结构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通过常规的连接结构(例如万向调节头)将封堵装置设置在指定位置是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侧面板2的一种示意图,设置有两列分别包含上部出气孔211和下部出气孔212的出气孔21组合。其中,上部出气孔211孔径大于下部出气孔212,且上部出气孔211之间的孔间距也大于下部出气孔212之间的孔间距。在使用中,下部出气孔212更靠近封堵装置底端,由于PDLC物料自身质量作用,在底端会承担更大的封堵压力,因此采用较密集的排布可以有效提高封堵效果。优选的,所述上部出气孔211孔径为0.3至0.5毫米、孔间距为1.5至2毫米,所述下部出气孔212孔径为0.2至0.3毫米、孔间距为1至1.5毫米,且上部出气孔211与下部出气孔212在侧面板2上的数量之比为2:1至1:1。为了进一步说明采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间狭缝端部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顶面板、两个侧面板和两个端面板一体成型合围的上宽下尖中空腔体结构;所述顶面板设置有进气孔,所述侧面板朝向形成辊间狭缝的辊轴并设置有若干出气孔,所述两个端面板中的一个朝向辊间狭缝内侧并接触PDLC物料,另一个朝向辊间狭缝外侧;所述出气孔至辊轴的垂线距离相等,所述出气孔边缘设置有出气孔孔径1.03至1.05倍尺寸的平面倒角,所述出气孔以85°至87°夹角从辊轴端部向辊间狭缝内侧吹扫气体;/n所述封堵装置通过万向调节头连接固定架可调节的安装在辊间狭缝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间狭缝端部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顶面板、两个侧面板和两个端面板一体成型合围的上宽下尖中空腔体结构;所述顶面板设置有进气孔,所述侧面板朝向形成辊间狭缝的辊轴并设置有若干出气孔,所述两个端面板中的一个朝向辊间狭缝内侧并接触PDLC物料,另一个朝向辊间狭缝外侧;所述出气孔至辊轴的垂线距离相等,所述出气孔边缘设置有出气孔孔径1.03至1.05倍尺寸的平面倒角,所述出气孔以85°至87°夹角从辊轴端部向辊间狭缝内侧吹扫气体;
所述封堵装置通过万向调节头连接固定架可调节的安装在辊间狭缝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板设置有并排两列的出气孔,每列出气孔包括若干个上部出气孔和若干个孔径小于等于上部出气孔的下部出气孔,所述上部出气孔在侧面板上靠近顶面板设置,所述下部出气孔在侧面板上靠近底端设置,所述上部出气孔与下部出气孔在侧面板上的数量之比为2:1至1:1。


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珂颜希哲李正强靳鹏程李瑶瑶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