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光电
,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介绍
一般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具有典型的5层式结构,顺序从上至下分别为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电荷存储层和透明导电层,电解质层通常为封闭的电解槽,以存储电解液。然而,常常会出现电解质层中的电解液泄漏或者产生气泡等问题,进而影响器件响应时间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以实现在向电解质层中注入电解液时通过电解质层的至少两个开口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电解液泄漏或者产生气泡的问题,进而提高器件的响应时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电解质层,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电解质层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其中,所述电解质层设置有凹槽,所述电解质层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凹槽连通的开口。可选地,所述电解质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导电层;/n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n电解质层,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n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电解质层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n其中,所述电解质层设置有凹槽,所述电解质层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凹槽连通的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电层;
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
电解质层,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
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电解质层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电解质层设置有凹槽,所述电解质层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凹槽连通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对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凹槽由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间设有一所述开口,所述第四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间设有一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垂直,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垂直,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成峰,刘召军,孙天皓,伏桂月,娄飞,刘红均,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